深远海网箱养殖国内外形势1.1发达国家加快战略布局

admin

0 前言

目前海水养殖主要以近海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为主。 但普遍存在养殖密度过高、养殖水体恶化等问题。 受污染的池塘水排入近海,日益成为海洋渔业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与传统海水养殖方式相比,深海养殖通常设置在水深20m以上的海域。 养殖条件更接近自然环境,可实现近海养殖。 对于解放近岸资源、减少海洋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仍将是最大的渔业生产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秘鲁和俄罗斯。 目前,我国近海养殖面积已接近饱和。 特别是受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一些近海养殖区逐渐退出,海水养殖空间受到限制。 未来,我国海洋渔业向深海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福建近海海洋资源日益枯竭,鱼类捕捞量也大幅下降。 但城乡居民对海鲜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福建深海装备养殖业的发展。 随着国内沿海“深海超级渔业”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福建省深海装备养殖业的发展。

1 国内外深海养殖现状

1.1 发达国家加快战略布局

在沿海发达国家生态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发展工厂化海水养殖已成为必然选择。 深海集约网箱养殖模式已在美国、挪威、爱尔兰、加拿大等世界工业化海水养殖强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成功。

美国拥有世界第八长的海岸线,海水养殖资源丰富。 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棕熊”号货船改造成养殖船,并建造了简易钢网箱,用于水城近海养殖银鲑鱼。 目前美国深海养殖的鱼种主要是大西洋鲑鱼,主要集中在东北部沿海海域,养殖密度基本维持在15~25kg/m3。 1980年,日本开发出用于蓝鳍金枪鱼养殖的具有升降功能的超大型深海网箱养殖系统,后来又开发出浮式大型养殖网箱。 日本深水网箱养殖虽然起步较早,但其发展水平与美国、挪威等国家的深水网箱养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挪威拥有全球最大的深海养殖场,在深海养殖技术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例如,挪威最大的鲑鱼渔业网箱总高70m,直径110m,箱体总容量超过20万立方米。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鲑鱼渔业网箱。 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渔业。 如今,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鲑鱼生产国,世界上一半的鲑鱼来自挪威的深海养殖。 目前已拥有“Aquatraz”养殖池、“Havfarmen”养殖渔船、智慧养鱼场、远洋一号养鱼场等多个深海养殖平台。此外,在智能化配套方面深水网箱养殖设备方面,挪威、瑞典等国家的深水智能装备相当发达。 死鱼自动清理、鱼体自动计数、环境监测等智能化设备均处于世界前沿,并且一人即可实现。 控制多个网箱大大提高了网箱养殖的效率。

1.2 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快速发展

202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690.29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387.24万吨,同比增长2.20%。 据《2022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广东省仍是中国第一水产大省,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主要海水养殖鱼类是鲈鱼。 目前,我国已在山东建成了“深兰一号”、“远洋渔业一号”、“长鲸一号”、“闽头一号”等一批高端海洋牧场装备,海南、福建等地,主要用于养殖鲈鱼和大型鱼类。 黄鱼、石斑鱼、金蟹等(表1)。

海南省是深海网箱养殖大省。 依托其良好的海洋渔业资源环境、产业发展基础和广阔的海域,为深海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目前拥有“普盛海洋牧场一号”、“海南陵水深海渔业养殖平台”等多个深海养殖平台。 2019年,海南深水网箱养殖面积达630万公顷,居全国第一,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居全国第二。 2021年,组建省级深海养殖工作专班,切实实施深海养殖工厂化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深海养殖装备建设。

烟台深海生物_烟台深海生物这个公司怎么样_烟台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2017年,山东省研制设计了我国第一艘养殖船“鲁兰渔业61699”,开展规模化三文鱼养殖。 目前拥有“远洋渔业一号”、“深兰一号”、“长鲸一号”、“国新一号”等多个近海智能渔业养殖平台项目。2018年6月,习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山东烟台,考察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并强调,“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 山东可以开展试点。”2021年5月,山东深海开发有限公司成立烟台深海生物,进一步推动山东省深海产业集群化发展。

广东省拥有“澎湖”、“衡州湾”、“海威一号”等深海养殖平台,以及惠州的“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和湛江的“深海”网箱养殖优势产区产业园”等深海网箱产业园。 此外,为有效集聚网箱养殖产业资源,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牵头成立“广东省深水网箱养殖联盟”,进一步构建深海养殖产业共享平台。

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作船和其他深海水产养殖。 在政策制定方面,沿海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促进深海网箱养殖发展。 近年来,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省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项目管理规定(试行)》,细化深水网箱养殖扶持政策; 还印发了《加快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大型养殖设备、大型养殖设备按实际成本的20%至30%给予补贴。山东省青岛市先后出台《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领军城市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海上强国”,提出本市企业投资建设的大型脚手架项目。 养殖设备(5万立方米以上水体周围)按照不超过总成本的30%给予补贴。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海养殖业”。

烟台深海生物这个公司怎么样_烟台深海生物_烟台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2 福建省深海养殖发展现状

2.1 福建省深海养殖发展概况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海域北至福鼎沙堤虎头壁,南至诏安铁路港东南大陆海岸线。 它是东海向南延伸的组成部分,面积13.6万平方公里。 福建沿海岛屿众多,港口众多,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 据《2022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福建省海水养殖产量居全国第一(约544万吨),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为大黄鱼。 。 发展深海装备养殖已成为福建省建设海上牧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全省有12套深海养殖设备在建或投入运营。 其中,首台集渔业与旅游为一体的深海养殖设备“闽头一号”已于2022年9月投产,该设备实现了全方位智能化深海养殖,将成为大型半深海养殖设备。 ——集深海养殖、旅游休闲、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于一体的潜式海上“渔旅”综合体。

2.2 政策支持

2021年,福建省政府先后印发《海洋养殖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海洋养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海洋福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福建省深海装备培育项目试点工作方案(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将“建设海洋牧场”列为重点为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12个单位成立了深耕专班海洋装备培育工作,不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 2021年“福建闽投深海养殖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建立了。 该公司通过从福建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装备制造企业采购深海养殖设备,并以优惠价格租赁给养殖企业解决了这一问题。 深海养殖的“瓶颈”是成本高、融资难。

2.3 深海养殖装备现状

烟台深海生物这个公司怎么样_烟台深海生物_烟台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2018年以来,以福州市连江县的“珍宝一号”作业为试点,掀起了福建省深海养殖平台发展的热潮。 央企、国企、民企积极参与福建省深海装备养殖业。 现有各类设备12台(套),其中央企投资建设4套,其中振华重工“振宇一号”、“振宝一号”和“振华一号”各2套。黔东系列》; 集团公司福建船舶重工“福宝一号”、福建省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闽投一号”等省级企业投资建设2套; 民营企业投资建设6套,其中“宁德一号”3套、“太宇”系列、“定海湾”系列2套。

2019年4月,“振鱼1号”在连江县小城海域下水试验,2020年2月养殖鱼下水。2019年7月烟台深海生物,“福宝1号”下水福州市连江县东螺岛海域。 预计年产鲍鱼40吨左右。 目前设备运行和养殖条件基本良好。 2020年8月,钢结构底部抗风浪养殖网箱在莆田秀屿区南日岛海域下水,放流大黄鱼等材料进行生产试验。 目前设备运行和养殖条件良好。 “黔东一号”将于2022年9月投产,“黔东二号”将于2023年3月组装。此外,还有“太渔一号”、“太渔二号”、“太渔二号”等深海养殖平台。 “太宇三号”、“定海湾一号”、“定海湾二号”也在稳步推进(表2)。

烟台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_烟台深海生物这个公司怎么样_烟台深海生物

烟台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_烟台深海生物这个公司怎么样_烟台深海生物

3 福建省深海养殖比较优势

3.1 广阔的发展空间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水深200m以内海洋渔业面积12.51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深海养殖装备技术的不断提高,福建省在深海养殖装备建设和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全省深海区域的广阔空间,发挥海域广阔的区位优势。

3.2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福建海域拥有闽东、闽中、闽外、台湾浅滩、闽南五个主要渔场。 它还拥有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 近海海洋生物有3000余种,其中经济鱼类200余种,其中带鱼、大黄鱼、慢鱼、游水等贝类、藻类、鱼虾为主要捕捞对象螃蟹,在全国名列前茅。 优越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为福建省深海养殖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3 多元化的激励政策措施

烟台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_烟台深海生物这个公司怎么样_烟台深海生物

福州、莆田、泉州等沿海城市相继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深海装备养殖。 2019年7月,莆田市印发《莆田市渔业水城生态治理和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指出发展深水抗风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集约高效养殖模式,探索发展深海养殖。 2020年6月,福州市连江县人民政府印发《连江县支持海洋工程装备深海养殖平台政策措施》,鼓励发展深海养殖试验平台。 2020年12月,福州市出台《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十大措施》,对深海装备养殖平台按省级(含)以上补助资金的25%给予配套奖励设立于福州。

3.4深海养殖装备产能强大

为开拓福建省市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福建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研制企业对深海装备的需求和装备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福建省海洋渔业养殖. 福建太船重工、福建新丰船舶重工等省内企业也积极参与养殖平台研发试验,为深海养殖装备国产化和推广奠定基础。

近年来,振华重工自主研发建设的机械化海洋鱼类养殖平台“振宇一号”在福州连江县小镇丁湾海域正式下水。 这是我国首台影响深远的海带网转运装置; 福建省首个本地开发的深海养殖平台“福宝一号”由富船集团建造并已投入运营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为廉江首个“国产”深海养殖平台,由福建太原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建造的深海养殖平台“泰渔一号”主体已完全的。 此外,福建新丰造船有限公司还承建了“鑫茂一号”、“鑫茂二号”深海养殖平台。

3.5 初步建立蓝色金融促进产业发展新模式

2021年,福建闽投深海养殖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成立,填补了福建省深海养殖设备租赁行业空白;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与福州金控集团成立产业基金,帮助渔民解决贷款融资,解决渔民租得起、养得起的难题; 福州市连江县还建立了“十企业集团十渔民”多元化合作机制,引入企业社会资本打造深海养殖平台。

4 福建省深海养殖面临的问题

4.1能源供应不足导致渔业生产无法实现机械化

深海养殖平台距离电网较远,燃料运输和储存困难。 它还具有发电成本高、污染大的特点。 尽管海上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但其间歇性和波动性较大。 在孤立的海上平台上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100%零碳能源供应面临着多能源捕获、存储和转换保护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此外,福建省深海养殖设施装备智能化水平较低,给饲料投喂、生产观察、规范捕捞带来很大困难。 例如“振宇一号”,养殖的大黄鱼产品无法按规格分拣装箱,影响产品价格和经济效益。

4.2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深海养殖业发展缓慢

由于海域使用费征收、渔业补贴等政策尚未为深海养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深海养殖企业融资、生产经营较为困难]。 虽然福建省初步建立了以深海网箱养殖为主的金融体系,但在金融信贷、税收优惠、保险金融等方面仍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以福建省连江县为例,目前深海养殖的发展模式是以国家或地方企业(如振华重工、洪洞渔业、太原渔业)投资(以装备制造为主),结合当地养殖户自筹资金和政府补贴支持(主要用于具体养殖工作)。

4.3产业链不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尚未建立。

与传统海水养殖相比,深海养殖是全产业链渔业生产的新模式,对产业链的技术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福建深海养殖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与深海养殖发达国家相比,配套产业(如物质和能源供应、捕捞加工和冷链物流、数字化管理和生命保障系统等)等),相关技术还存在不足,产业链的链条还不够完善,产业链后端的营销也有所欠缺。 与远洋捕捞、国际水产品贸易的互补和衔接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4.4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较少,缺乏示范带动效益。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一年来我国深海养殖深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为保障海洋“蓝色粮仓”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153个,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与山东省、广东省相比,福建省仅有莆田市南日岛海域和福清东汉海域梅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两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城市。 缺乏促进海洋生态修复和提供优质水体的能力。 产品供应、渔业产业链拓展等示范带动效益。

促进福建省深海水产养殖发展的5大策略

深海装备养殖通常位于水深20m以上的海域,可以有效缓解近年来已接近饱和的近海养殖造成的污染,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它是配合10部委支持深海绿色养殖发展、鼓励深海大规模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福建省“海洋福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保障。

5.1完善制度保障

沿海地方政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制定深海养殖发展布局规划,根据当地优势养殖品种,科学划定养殖海域,积极创建国家深海绿色养殖实验区,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渔业向深海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 改变。 重点支持养殖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社会投入与地方和国家支持相结合,发展深海养殖产业。 要善于运用市场化手段,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外资,盘活民间资金,并在贷款、税收、保险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努力加大投入,使深海养殖业能够发展起来。稳步快速发展。

5.2加强科技创新

烟台深海生物_烟台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_烟台深海生物这个公司怎么样

利用5G高带宽、低时延等技术优势,建立三维观测系统,实时掌握水下视频、水温等数据以及水产品的生长状况,实现水产养殖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整个养殖过程,提高深海养殖的成活率。 开发远程饲喂控制系统,精准饲喂,减少饲料浪费。 大力选育深海养殖品种,探索适合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 积极推进以深海养殖核心技术研究为主题的科技研发项目,设立深海养殖技术专项,开展涵盖智能装备、种业、养殖、加工、饲料、疾病和饲养管理。 加快研发满足养殖需求、可靠性高的装备和养殖品种,引进省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设施装备技术水平,有效控制装备安全风险,减少装备平台制造和运营维护成本,推动海水养殖向深海、集约化、高端化转型。

5.3 打造特色品牌

组织科研部门探索适合深水抗风网箱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努力拓展深海养殖空间,建设现代化、集约化、高品质的“福海粮仓”以福建特色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打造游客向往的“海上草原”。 根据市场对深海、仿野生、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推动相关企业或地方政府打造以三倍体“深海牡蛎”、仿野生大黄等深海养殖企业品牌或区域品牌。黄花鱼、石斑鱼等特殊品种。 ,以品牌占领市场,提升价值。

5.4延伸产业链

支持省级企业、省内龙头企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深海养殖装备试点。 实施深海养殖产品冷链物流联盟行动,搭建连接深海养殖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的大数据平台,打造水产养殖装备研发制造、运营维护、渔业养殖、饲料供应、冷链物流、水产品销售及加工链。 建立深海水产品交易配送平台,改造升级一批大型绿色冷库和智能冷链,构建预冷、低温仓储、运输、深海水产品销售。 支持陆海接力深海养殖相关配套设施和基地建设。 拓展深海养殖装备功能,促进渔旅融合、渔光互补,发展休闲海钓、垂钓体验、海洋运动、科考等渔旅一体化业态发展。 建设一批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拓展上下游环节,引导养殖主体加强市场打造和营销,探索渔业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打造“设计、制造、养殖、销售”全产业链模式,降低从生产到销售的成本。

5.5 改善金融服务

引导相关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装备研发和金融服务力度,提高装备可靠性,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打造深海养殖金融保险服务,争取兴业银行、福建海峡银行等省级涉海金融机构对深海养殖项目提供中长期政策性贷款支持,探索发展抵押贷款水产养殖设备、海域使用权贷款业务; 支持将深海养殖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试点深海养殖设备保险、养殖渔民保险和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本文作者 | 吴黄明,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医药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政策及深海微生物活性物质; 张惠平,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烟台深海生物这个公司怎么样_烟台深海生物_烟台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