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9月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夏丹杨春娜通讯员李鹏摄影报道)2.6万平方公里的蔚蓝土地、1038公里的仙境海岸激起烟台出海的雄心!
为全面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列出了13个重点行业和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深入推进海洋牧场和规模化智能养殖渔业建设。海为第一方。
为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城市,烟台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2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1%以上。 突破发展现代渔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前往深蓝,耕海、喂食、捕鱼。
今年6月至8月,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首批量产深海智能网箱平台“静海001”至“静海003”陆续在长岛海域投入使用,激活了烟台和甚至中国北方。 用于养鱼的泉水池。
一条鱼,一条产业链。 “百箱计划”实施单位——烟台静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正在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从养殖渔业向深海智能养殖、渔业转型发展。全产业链,帮助渔民走上致富之路。 ,农村正在走上振兴之路。
海浪歌唱,海天浩瀚。
远离海岸的茫茫大海上,“静海系列”亚洲最大批量生产的深海智能网箱平台就像一座“海上城堡”,囤积着一座“蓝色粮仓”!
探索“蓝色粮仓”
——从湾区到深海,农业改变了背景
9月1日上午8时,记者进入烟台静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确认牧场烟台最新养殖招聘,该牧场距离长岛南皇城岛约6海里(1海里=1.852公里)。 首批亚洲最大量产深海智能网箱平台——“靖海001号”、“靖海002号”、“靖海003号”在黄河上呈“针”字形分离海,相距约3公里。
“亚洲第一”是当之无愧的。 站在船头远远望去,这些智能笼式平台就像“海上城堡”,美丽地矗立在海天之间。 当然,更让人震惊的是,登上“海中城堡”后,柱上的刻度显示,当天“靖海001号”的水深为33米——林源鱼,偶尔有肥美的青鱼漂浮在笼子里。 当你出水觅食时,鱼儿翻腾,银光闪闪,诱人而明亮!
海洋孕育生命,蕴含无限生机。 “靖海001号”深海智能网箱平台为底式钢结构,尺寸为68m×68m×40m。 养殖水体达到7万立方米,养殖青鱼约60万尾。 堪称一座巨大的“蓝笼粮仓”。
巨大的网箱平台上只有4名工作人员,如何实现数十万条鱼的自动智能养殖? 静海县渔业渔服事业部工程师纪翔接受记者采访。 他指着平台西南角两个巨大的漏斗状饵料罐说道:“饵料可以通过饲料运输船直接打入漏斗内,将饵料分布在笼内。”所有方面都允许每天进食。”
恰逢喂鱼期,大漏斗一侧的机房里的设备正在运转。 粗大的喂食口正像雨点一样将饵料投射到笼子里,鱼儿不断地探出水面寻找食物。 很难想象,在这平静的围网里,竟然有大约60万条青鱼。 短短几个月,整个“蓝色粮仓”将生产数百吨鱼!
“有水下监测系统烟台最新养殖招聘,可以实时记录海水的流速、流向、盐度、溶氧等指标,360度无死角监测鱼类生长情况。水下双目摄像头可以监测大小、鱼的大小、大小、重量来判断是否符合捕捞标准,食品安全比天大,大量智能数据的自动采集,形成了鱼生长的全程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追溯直接查看系统并清楚地吃鱼。”
“在网箱的南侧,网上可以看到一条数米宽的拉链,这是吸鱼口。活鱼船可以通过吸鱼口直接将活鱼运上船。”
……
“海上城堡”配备了太阳能、风能、汽油发电、海水淡化设备、餐厅、厨房、监控室等基本生活工作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全部运回陆地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污水设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大海。 自从开始深海养殖以来,静海人的环保意识就已经达到了极致。
登上距海面十几米的休闲观赏层,可以看到天空中的雾气,清澈的海水,直径半米的彩色水母从海面轻轻飘过,旁边还有一群群快乐的针鱼。笼子巡航。
下个月即将投入使用的“靖海002”、“靖海003”和“靖海004”,设计养殖规模与“靖海001”相同。 与世代相传的近海湾区养殖相比,深海网箱平台胜在何处?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从湾区到深海,农业改变了背景。 近岸水质环境得到改善,深海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与海湾地区、池塘养殖的鱼类相比,这种准野生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深水天然饵料丰富、无污染的优势。 鱼生长速度更快,营养价值更高。 与纯野生鱼类相比,深海环境因人类参与而变得可控、可干预,保证了养殖水体无污染、无疾病,更适合鱼类健康生长。 因此,仿野生鱼的营养价值优于野生鱼。 这是国内外深海养殖领域的共识。
“大渔带来小渔”
——从靠天吃饭到上门帮忙,渔民改变了生活方式
采访的下一站是长岛南皇城岛。 随行的静海渔业综合业务部工程师朱凯热情地谈论青鱼——
“黑鱼学名徐氏平安,俗称黑鱼、黑头。它耐低温,生长快,抗病力强,是北方沿海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此鱼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可预防贫血,也被视为女性产后的顶级营养补充品……”
“在长岛乃至北方沿海地区,青鱼的养殖和养殖是很多渔民的重要生计。作为‘百箱计划’的实施单位,京海渔业选定青鱼作为首批养殖品种,不仅将青鱼作为首批养殖品种,考虑到市场因素,也是‘大渔带、小渔’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的深入考虑……”
离岸几百米的南皇城岛湾区,一排排小网箱错落有致,渔民们开着摩托艇快乐地忙碌着。
到达码头,南皇城岛渔民热情地迎接静海渔业工作人员。 看得出来,他们已经是老熟人了。 朱凯笑着解释说:“我们是‘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民’的模式,从收集小鱼苗到指导养殖,再到收购成品鱼苗,我们和这些渔民见面的次数比我们家人还多!”
热情健谈的葛茂五是人群中一位有教养的渔夫。 他告诉记者:“我养黑鱼已经有20多年了,这些年我感觉湾区养殖正在进入低谷。内湾流水少,污染源多,鱼源少。” “养鱼需要营养,所以鱼的死亡率很高。黑鱼养殖需要三年时间,当你长到一斤多时,有很多不可控的风险,基本上就靠天气了!”
“去年,我们在南黄市成立了渔民合作社,牵头与京海渔业合作,京海渔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我们采购合格的苗鱼,并在养殖过程中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我们饲养了成品鱼苗。”半斤左右,只要检验合格,静海就会打包带走。”
“这样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风险,让我们免除了后顾之忧。而且,静海的收购价一般比市场价高一两块钱,而且是全网收获,对鱼儿造成的伤害较小。”粗略算了一下,7月刚采收的这批,一笼要2万元,5两成品苗每斤要25元,也就是25万元。五个笼子,毛收入就在100万元以上!
看得出来,葛茂武对静海渔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感情深厚:“静海‘百箱计划’的到来,让渔民看到了希望!现在渔业日子不好过,很多渔民长岛现在已经开始转型黑养殖了,就是鱼苗。”
他的一番话,也引得周围人的称赞。 一位渔民也感慨道:“我永远不会忘记静海水产科研处的曹学斌、牛志斌两位老师,当鱼苗出现疾病时,他们立即赶过来帮助指导,还连线了海洋大学。”中方和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将共同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以前我这个老渔民,哪里也请不到这么厉害的专家。”
南皇城乡党委书记、乡长刘国明告诉记者,不仅南皇城岛,长岛上的大秦岛、小秦岛等地都与静海渔业结成了合作关系。 渔民告别了过去分散作业、养殖品种和密度缺乏科学论证、盲目跟风的弊端。 他们避免了湾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
这不仅是养殖模式的转变,也是渔民观念的更新。
刘国明表示,“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民”模式的受益者绝不仅限于长岛一角。 靖海渔业的“百箱计划”也带动了省内其他沿海城市渔民的青鱼育苗业,带领更多渔民走上致富之路。
不仅仅是深海鱼类养殖
——从一条鱼到一条产业链,未来前景可期
烟台的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两倍。 海洋为烟台打开了想象空间,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
今年5月中旬,在烟台召开的“首届中国深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首届深海养殖探索实践高级研讨会”期间,多位院士专家指出:过去20年来,水产养殖已成为世界上最大、食品领域发展最快的产业,是民族的“蓝色粮仓”。 推动海水养殖从近海向深海拓展,潜力巨大。
烟台是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城市,“百箱计划”是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建设项目。 也是烟台耕种、捕捞、治海的重要载体。 靖海渔业服务乡村振兴,不仅带动苗圃产业,还负责布局总部办公、高端研发、精深加工、展示交易、冷链物流等产业链,带动高端海洋传感器、特种装备、海洋大数据、海洋生物医药等配套项目集聚的使命。
一条鱼,一条产业链。
靖海水产总经理郭福源表示,深海网箱除了适合养殖青鱼、鲈鱼外,还将辅以海面藻类养殖和海底贝类底播,并在海里建设礁石。周围海域适合养殖海参和其他海洋珍宝。 形成生态立体养殖模式。
郭福源表示,通过规模化生产,带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养殖、加工、冷链运输等海洋渔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从深海到餐桌。 下个月,“京海001号”将进入养殖青鱼的捕捞季节,很快将进入另一个养殖周期。
海浪汹涌,势头已定。
未来,静海渔业将着力打造集智慧网箱养殖、全链条产业园建设、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陆-海-岛”全方位发展模式,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百箱计划”将带动千箱,以海洋蛋白为核心产品,带动全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集聚,引发万亿级产业链。 条件成熟后,我们计划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推广,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