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龙股份业绩下修超2亿董事长被监管警示

admin

记者| 牛其昌

编辑|

酒业上市公司威龙股份(603779.SH)近期陷入困境。 上交所询问关于转让澳大利亚两大葡萄园的协议后,董事长、总经理等多位高管因业绩预告披露等问题被上交所给予监管警告。

7月18日晚间,威龙股份发布公告称,因2021年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更正,上交所决定对威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黄祖超予以处罚。总经理孙彦田,时任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郑琳琳,时任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张焕平给予监督警告。 此外,时任副总经理王兵还因窗口期违规减持而受到监管警告。

业绩下调超2亿

今年1月27日,威龙股份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为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扣除非净利润-1.5亿元至-2亿元,为-2.1亿元至-2.5亿元。

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

令人意外的是,直到4月19日,即年报披露前4天,威龙股份才披露业绩预告修正: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1年为-3.7亿元至-4.7亿元,扣除非净利润为-3.2亿元至-4.2亿元。 修正后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与未扣除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差异分别达到65.6%和46.1%。

界面新闻注意到,业绩大幅下调至2亿元以上的原因是公司在合并日及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完成对澳大利亚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计算了之前的业绩预测。 财务部对上述资产自行估计,未充分考虑减值评估对合并日澳大利亚子公司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4月23日,威龙股份披露2021年年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4亿元,扣非净利润-3.71亿元。 这已是威龙股份连续第三年亏损,且亏损进一步扩大,创历史新高。 2019年、2020年,威龙股份净利润分别为-2586.51万元、-2.2亿元。

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

上交所认为,由于公司年度业绩是投资者关心的重大事项,可能对公司股价和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对当前业绩作出客观、审慎的估计。确保其准确性,并作出充分、有针对性的风险预警。 但威龙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影响了投资者合理预期,更正公告未及时披露。

根据威龙股份最新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万至9万。 13万元。 预计2022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8万元至-52万元。

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

对于业绩预测,威龙股份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致力于增加产品销量、改善公司运营、调整公司组织架构、重点培养销售精英。 在稳定浙江基地市场的基础上,多渠道、多举措形成合力,塑造品牌形象,带动了公司净利润的增长。 同时,公司实施增收节支措施,稳定销售队伍,销售重回正轨。 公司严格审查费用用途,控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实际控制人的“真空期”

公开资料显示,威龙酒业成立于1982年,总部位于山东烟台。 是国内知名葡萄酒品牌。 目前主营业务为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及销售,以有机葡萄酒产品为主。 2021年12月,威龙葡萄酒成为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官方红酒。

如今,亚运会延期,威龙股份也陷入内忧外患。 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一方面,近年来国内葡萄酒市场不景气,“双反”政策导致公司澳大利亚项目低迷,威龙主打有机葡萄酒未在竞争中开拓市场; 另一方面,受公司原实际控制人违规担保等遗留问题影响,无实际控制人的威龙股份战略执行力无法保障,导致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

雪上加霜的是,威龙股份证券事务代表告诉界面新闻,截至目前,威龙股份仍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的权力真空期。 “如有进展,公司将及时披露。” 此次受到监管警告的黄祖超,2021年2月才接任威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前曾担任青岛即墨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局长。

威龙股份无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可以追溯到2019年。2019年11月25日,威龙股份因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振海违规担保而被发布其他风险警示。 据公开披露,2019年9月以来,王振海共涉及7起财务担保纠纷、借款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其股份被冻结7次,涉案本金总额约7.32亿元。

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

此后,王振海持有的6264万股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74.41%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占公司总股本的18.81%)被新城第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新城第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收购。变更为“新城”),本次股权变更后,威龙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市世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何平、王冕、深圳市中世邦投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共持有公司7859万股,占比23.61%),新成成为第二大股东(持有公司6264万股,占比18.81%)。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于威龙股份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均未超过30%,因此威龙股份目前不存在控股股东。威龙股份.

2021年1月,威龙股份披露,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威龙股份有限售条件流通股的投票权、提案权、提名权、质询权、建议权、股东大会权新城恒业将召集权等无偿委托给山东新城恒业集团,新城恒业无偿接受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的委托。 与此同时,时任董事长孙彦田、董事张丽丽、董事赵志明、董事胡本元“集体辞职”。

天眼查APP显示,新城恒业由青岛市即墨区国有资产运营服务中心100%控股。 此次受到监管警告的董事长黄祖超此前曾担任即墨省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即墨市统计局副局长、即墨市经济发展局局长等职。即墨经济开发区、新城恒业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并自2021年1月起担任威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祖超上任时,曾有传言称即墨国资委可能重组威龙股份董事会。对此,威龙股份向界面新闻回应称,公司与即墨国资委不存在业务往来。 “如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肯定会发布公告。”

澳洲项目成“烫手山芋”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高达4.14元的亏损中,威龙股份的资产减值损失高达3.35亿元,占净亏损的80.92%。 其中,澳大利亚子公司确认资产减值损失2.02亿元。 对此,威龙股份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中澳关系持续影响。

也正是因为澳大利亚子公司2亿元的巨额资产减值,不仅导致年审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还引发了上交所的质疑。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承认,截至审计报告日,威龙股份对上述子公司2021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及相关资产期末账面价值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也无法确定是否需要对相关财务报表项目及披露进行调整。

在随后的年报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威龙股份说明大额减值准备的原因和合理性、前期减值准备是否充足、是否存在通过利润调整利润的情况。计提减值准备。

经过两次延期,威龙股份回应上述问询,并将主要原因归结为“政策因素”。 6月28日,威龙股份在回复公告中表示,商务部自2021年3月28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在实际操作中,也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原酒采取了限制措施。 。 ,导致该公司澳洲产原酒无法运回中国。 在此背景下,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原酒大量积压,库存大幅增加。

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

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

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_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

据威龙股份评估,海外原酒已计提价格下跌准备726.25万澳元,折合人民币3356.75万元; 该酒庄市值已贬值3715.7万澳元,折合人民币1.72亿元,其中包括机械设备减值。 因此,威龙股份认为计提2.02亿元资产减值准备合理,不存在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调整利润的情况。

一方面是国内生产的原酒短缺,另一方面是澳大利亚原酒很难运回中国及时“消化”。 随着新葡萄压榨季的到来,由于罐容不足,仓储成本大幅增加,澳大利亚项目也成为威龙股份不得不出售的“烫手山芋”。

7月6日晚间,威龙股份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澳大利亚库梅拉葡萄园和尼亚葡萄园及相关资产,转让价格为约1430万澳元(约人民币6606.6万元,汇率4.62人民币:1澳元)。 据悉,目前两个葡萄园均正常生产,最近一年酿酒葡萄总产量达到8155吨,约占澳大利亚子公司全年葡萄产量的76%。

一天后,上交所向威龙股份发出关注函,要求额外披露包括澳大利亚子公司近三年的经营情况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珍海,并说明根据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等因素确定交易价格的依据。公开市场价格。

在延迟回复后,威龙尚未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