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让学生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知识,培养初步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更好地接触专业领域,深入了解结合行业知识,联合学院组织学生赴烟台开展寒假专业认知调查与实践活动。 经过立项申报、预答辩、评审团评审,最终确定“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政府、企业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情况研究”共十组,共30名学生。 Power》参加了调研活动,重点关注烟台北京。 鲁船重工、大金重工、中集来福士、烟台打捞局、烟台开发区城市展览中心等7家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专业意识调查。
本次寒假专业认知调查实践活动于1月3日正式启动,历时5天。 参与调查的全体成员齐聚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进入住宅区学生公寓进行后续讨论和交流。
在五天的行程中,科研实践团队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科研任务。 同学们从多角度、多维度对考察企业有了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次寒假专业认知调查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来看看各组的收获吧~
01
海上力量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为真实了解我国沿海城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利用沿海地理和资源优势更好地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对青少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在在学院团委书记杜世新等老师的带领下,调研组成员张瑞聪、史涵玉、张博一三人赴烟台市进行调研,深入“蓬莱中白”京鲁船舶重工”、“中集来福士”、“烟台打捞局”、“烟台开发区城市展览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就“2017年政府、企业等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资料调查、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
调研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在网络上查找相关信息,对调研地点和被调研企业形成初步了解,规划调研方向和重点,并在部门和部门进行初步答辩。收到指导。 调研活动中,团队积极召开研讨会,对调研过程细节进行深入讨论,提出详细的调研方案,采访公司相关人员,参加现场观摩会,进一步了解相关企业的现状。企业立足海洋强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团队充分利用宣传优势,制作大量图片、视频并在学院各新媒体平台进行报道。 调研活动结束后,团队整理了大量信息和资料,详细分析了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政府和企业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情况,探讨了政府和企业现有的优秀之处。企业利用地理位置、资源、技术优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结果,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国民的海洋意识、海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仍需进一步加强,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调研工作之余,队员们还对本次活动中看到的海洋强国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吸收,形成了思想报告,作为本次调研的收获和反思。
02
活动洞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这表明建设海洋强国的迫切需要。 海洋强国离不开爱国主义,要求我们年轻一代不断提高海洋权益意识和蓝色领土意识。 此次调查是我们专业认知实践活动的第一站。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秉持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牢固的海洋意识,提高学术素养,勇于负责、敢于创新,为推进深海战略和海洋事业做出贡献。建设海洋强国。
——联合学院2020级水声班 张瑞聪
02
专业讨论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虽然船舶工业是军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船舶相关产业呈现下滑趋势,引发了即将就业人士的担忧。 为了合理预测下一阶段船舶工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课题组确定了“绿色化”和“互联网+”作为实地调研的主题。 团队三名成员季晨佳、王诗涵、田思源主要对蓬莱中百京鲁船业、中集来福士、烟台打捞局等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加强对“互联网+”和绿色排放的认识,加深对海洋强国关键战略方向——“智能、绿色未来”的认识。
调研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查找相关信息,对调研地点和被调查企业形成初步了解,规划预期调研目标和日常调研计划。 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对调研过程的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详细的调研方案,参与了现场观摩,认真听取了船厂负责人的介绍,进一步了解了相关企业的现状,对研究课题有了更全面、立体的了解。 在船舶绿色化方面,团队成员通过采访蓬莱中百京鲁船工、中集来福士的技术人员了解到,目前企业排放标准已基本实现绿色化,计划明年达到三级排放控制区标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发现,“互联网+”在航运业的应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广泛,“智能制造”的实施仍需加强。
02
活动洞察
我们认为,本次寒假专业调查认知活动意义重大。 它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沟通能力,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们为祖国海洋事业做出贡献的决心,也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这次寒假专业实践调查,我们认识到,实践过程中规划是重中之重。 一个结构良好的研究流程,包括预设当天的采访问题,对于提高团队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团队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缺一不可。 通过日常的讨论和交流,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发生碰撞,我们认识事物的角度更加客观和全面,视野和知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联合学院2020级轮机工程班 季晨佳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本次调研实践活动中,魏彦通、王子成、徐硕组成团队,主要对蓬莱中百京鲁造船有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中集来福士海工进行考察调研这3家企业分别在船舶、海上风电装备、钻井平台制造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与分析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转型需求的研究主题是一致的。 课题组旨在了解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现状,分析当前发展的重点、优势和不足,了解智能科学技术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中的应用和未来需求,预测智能化发展趋势。该领域的技术。
团队成员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收集海洋工程设备制造、加工、运输和管理方面的信息。 团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按设备和管理分类,研究分析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发展趋势,梳理海洋工程装备存在的问题和核心技术改造方向。 通过研究,团队发现,在设备方面,大多数企业采购智能设备,投入基础工件的批量生产,但由于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无法以高灵活性完成作业; 在管理方面,大多数企业采购了某些方面功能强大的智能设备,但没有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联动,形成信息孤岛。 由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过程的需求不同,智能制造转型需要一一攻克技术难题,并对每一个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未来的突破口。
02
活动洞察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们对自动化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们未来将从事的行业有了初步的印象。 这次专业的认知实践活动让我们近距离接触了海洋工程装备生产线。 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 我们将继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联合学院2020级自动化班 魏彦通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团队成员赵家义、王平和、谢东升以“海上风电自动控制应用现状与前景”为主题展开了本次调查。 与过去相比,目前已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单机功率更大,海上工况也更加复杂。 但自动控制及其衍生技术已在生产线、整机装配、运行维护过程中得到部分应用。 这一趋势有望助推海上风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次调查,团队重点关注了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和中集来福士两家公司,分别从事风力发电机塔架生产和海上运维平台建设。
在研究中,团队选择采用网络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 根据选题,专家组审阅了有关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论文以及相关企业的官方网站。 同时,队员们在参观展厅和生产车间时,认真倾听并积极提问,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的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平台运行和维护,而很少应用于制造和装配阶段。 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本控制的需要,预计自动控制在各方面的应用将会更加普遍。
02
活动洞察
通过本次寒假专业调查,我们了解到海上风电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需要包括自动化在内的新兴技术来改善。 同时,我们深刻把握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和瓶颈,初步实现了所学专业在国家重点产业的广泛应用。 另外,与各公司负责人的交流也让我们对海工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将对我们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我们希望用所学知识为未来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联合学院2020级自动化班 赵佳怡
03
理论探究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为了进一步加深自动化专业的就业意识,更好地了解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课题组成员范士成、李明德、徐子航以“探讨智能科学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算法与工业控制》,跟随烟台联合学院寒假专业认知研究实践团队进行现场调研,对烟台知名光电企业进行深入调研。
团队主要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总结研究等研究方法,对该光电公司的红外真彩转换算法进行研究。 在文献调查阶段,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找到算法相关的开源论文和代码并第一时间阅读; 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阶段,团队提出疑虑和疑问,并得到企业专业人士的解答; 在总结研究环节,团队尝试展示了算法。 经过调研,团队探索了算法的原理和创新点。 在获得数据集并阅读开源代码后,团队成功复现了算法。
02
活动洞察
这次调研活动,我们分工明确,安排合理,目的明确。 我们从相关企业获取了本课题组的研究内容,获得了较为全面、优秀的研究成果,完成了红外转换算法的研究与实践。 这次活动我们收获颇多,对学习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进行专业的认知研究实践,通过实地研究提升视野和能力。 我们也号召更多的同学参加这样的活动,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合学院2020级自动化班 徐子航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打捞与船舶、定位、自动控制密切相关。 烟台打捞局具有一级海上打捞单位资质,全面掌握内浮打捞、张力千斤顶打捞、浮吊打捞、浮标打捞、分段解体打捞等多种打捞方法。 液压千斤顶举升、软件计算等先进打捞技术。 为提升专业基础,为项目寻找理论依据,1月3日至1月7日,研究实践组成员常毅、付家宝义、高腾跟随学院团队前往烟台开展项目“具有打捞功能的安装声纳”。 关于“车辆设计”主题的研究活动。
首先,队员们进行文献调查,在调查前利用文献和网络资源学习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了解打捞沉船所需的沉船探测、机械操作、飞机设计等流程。 通过现场考察、访谈,团队成员参加了联合学院寒假专业认知研究实践活动,并前往相关企业进行项目调研。 项目主要调查了烟台打捞局的基本情况、打捞船的设备结构、实际打捞作业情况三个方面。 最后,队员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检索整理了打捞船的相关专业知识,完成了具有打捞功能的声呐车辆模型的理论设计,同时编写了《打捞功能》的设计配备声纳的飞机”论文。
02
活动洞察
专业认知调查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 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宽我们的思维。 通过准备和实际走访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拓宽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视野,提高了我们的研究实践能力,培养了我们接触和了解社会企业的信心。
——联合书院2020级船舶与航海班 常毅
04
研究与推广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实践基础,培养前期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张鹏、侯晓楠、李伊人三位同学主动出击“探讨不同类型船舶动力装置的特点”。 以“结构与应用场景”为调研主题,前往烟台市对烟台打捞局、京鲁船业、蓬莱大金、中集来福士等优秀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
研究过程中,团队主要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在研究初期,团队成员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数据和船模初步推断出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 随后,他们通过网上查阅信息并询问相关技术人员,确定了其电厂的类型、优势和应用场景。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研究结果,并总结成研究报告。 研究结束后,团队根据获得的数据和网上找到的信息,完成了研究报告、研究vlog、研究经验和结论ppt。
02
活动洞察
这次烟台之行让我们受益匪浅。 从专业课程学习的角度来看,通过研究,我们提前接触和学习了专业知识,了解了专业的前景,也对毕业后的未来有了计划和想法; 从实践看,在本次调查中,作为一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每个成员学会了主动承担责任,为其他成员分担工作,在出现分歧时学会了沟通、理解和解决困难。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踏实拼搏的精神,对未来有更好的规划。
——联合学院2020级船舶班李伊人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近年来,COVID-19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航运业,在严峻的COVID-19疫情下,如何保证生产产量和企业利润,以及如何减少疫情对员工的影响,成为相关企业面临的难题。 为深入了解COVID-19疫情对航运业相关企业和员工的影响,团队成员吴利民、王兴浩、李俊奇对烟台当地相关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并总结研究结果形成研究报告。
国内疫情严重期间,航运企业和员工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对相关公司管理人员的现场采访,团队深入了解了COVID-19疫情对航运业相关企业和员工的影响,收集并分析了不同企业针对疫情采取的不同措施。 COVID-19疫情,并为企业如何应对社会流行病的正常化提供了指导。 为下面实施转型提供参考。 团队对公司员工进行了现场访谈,整理访谈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利用SPSS、Stata等软件制作可视化图表,更直观地了解疫情期间员工的情况。 同时,他们希望呼吁社会广泛关注,能够提供政策支持、企业关怀等帮助员工提高韧性。
02
活动洞察
作为在内陆长大的孩子,他们对海洋、船舶和自己的职业知之甚少。 这次专业调研活动,让我们第一次面向大海,第一次感受海风,第一次走进船厂,第一次与专业前辈交流。 在面试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认知能力。 这次调研实践活动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无限的憧憬。 不仅如此烟台打捞局船厂招聘,这次调查也让我们意识到疫情对我们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为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联合书院2020级水声班 吴利民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庞大的毕业生数量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 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和疫情双重影响导致就业机会供给减少。 针对COVID-19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探索解决方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曹元举、赵子晨、夏奇峰三位同学以“疫情下的企业招聘政策与毕业生就业环境研究(以山东烟台为例)”为题。 他们随联合学院寒假科研实践团队前往烟台进行实地调研。
研究过程中,团队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并行”的方法。 团队赴烟台实地调研,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生动的感性认识和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他们还在校园内发放问卷,并对20年级毕业生、企业学校招聘人员、招生就业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采访。 这种形式拓宽了调查维度,获得了更加全面、真实、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尽管COVID-19疫情的出现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量高校毕业生对此深感焦虑,但高校和企业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疫情的影响。 影响,缓解毕业生的焦虑。 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的更加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政策,也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大学毕业生从学校走向企业。 不同性质的企业,无论是学院还是大学,也有不同的人才引进政策。 企业正在尽最大努力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培训项目。
02
活动洞察
经过这次寒假专业认知研究活动,我们有效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认识世界的方法运用到了实践中。 通过研究和访谈,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当今企业的招聘方式,研究结果也将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参考。
——联合学院2020级水声班 赵子晨
01
研究内容及结果
2022年1月3日至7日联合书院寒假职业意识调查与实践活动中,李冠林、赵耀、谭伟三名学生组成团队,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主题,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以“分析”为主题烟台打捞局船厂招聘,对中集来福士、蓬莱中白京鲁渔业有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实践调研。
调研组咨询了相关企业专业人士,并以问卷调查为辅助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船舶工业和海工装备企业进行了调研,寻找船舶工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总结了国家对船舶工业的要求和海洋工程。 人才培养方向。 目前,相关企业正在大力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的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正在向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在“十四五”背景下,企业正逐步从生产型向自主产权型、从工厂型向自主研发设计型转型,并着力解决技术瓶颈问题。 相关企业对高技术、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02
活动洞察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感谢联合书院给我们创造的机会,让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不再停留在枯燥的课本上,它帮助我们把握了未来道路的方向。 真正做到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促进。
——联合学院2020级船舶与航海班 李冠林
特别感谢
Chen Sijun,联合学院的实践导师
联合学院的商业导师卢·比耶(Lu Biye)
联合学院的商业导师Jiang Shuwen
联合学院的商业导师江氏蛋白
Zhang Wei,联合学院的商业导师
王·隆丁(Wang Rongting),联合学院的商业导师
联合学院的商业导师王·夏根(Wang Shuigen)
-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年联盟委员会 -
学校青年联盟委员会的计划/宣传部
由联合学院青年联盟委员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