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旅游集散中心、养马岛海水浴场、天马广场灯光、龙湖岛B停车场、民俗村大院等项目已竣工。 天马广场灯光秀运用“科技+灯光”打造养马岛沉浸式夜游空间,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烟尾旅游集散中心先后举办“徜徉烟台·共享闲游牟平”自驾旅游嘉年华、“冬天来牟平看雪”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全面提升养马岛品牌效应。 海水浴场新建游客服务中心,面积4960平方米,集救援、医疗、警察等功能于一体。 公厕、更衣室、照明系统等服务设施全面升级,为岛上增添了独特的风情。 客厅。
养马岛位于烟台和威海之间的中间地带。 地理位置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仙境烟台第一走廊”的东部起点、烟台沿海地区的一线文化。 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牟平区“两千亿、四百亿”产业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节点。 今年以来,养马岛旅游度假区以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旅游岛为目标。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烟台养马岛旅游度假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显著成效。
锚定生态旅游岛目标
旅游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养马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东方的夏威夷”。 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近年来,度假村成立养马岛开发指挥部,制定养马岛开发建设新模式,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等16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31亿元。 燕尾旅游集散中心、养马岛海水浴场、天马广场灯光、龙湖岛B停车场、民俗村大院等项目已竣工。 天马广场灯光秀运用“科技+灯光”打造养马岛沉浸式夜游空间,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烟尾旅游集散中心先后举办“徜徉烟台·共享闲游牟平”自驾旅游嘉年华、“冬天来牟平看雪”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全面提升养马岛品牌效应; B岛停车场对游客起到了直接停放车辆的作用,从根本上缓解了岛上的停车压力。 海水浴场新建游客服务中心,面积4960平方米烟台养马岛旅游度假区,集救援、医疗、警察等功能于一体。 公厕、更衣室、照明系统等服务设施全面升级,为岛上增添了独特的风情。 客厅。
基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文化与旅游融合深度不断加深
养马岛因秦始皇东巡而得名,被指定为皇家马匹繁育地,孕育了秦文化和马文化。 度假村拥有全国首个以秦马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广场和亚洲最大的秦始皇铜像。 以始皇七马为主题的雕塑成为网红“打卡地”,养马岛传说被列为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养马岛有以一线知府刘冲为代表的廉政文化、牟平区以中共第一党员杨子平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传奇人物为代表的全真文化。孙福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养马岛海域深邃、水流湍急,礁石、藻类众多。 它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宝藏。 海参、扇贝、鲍鱼、天鹅蛋等早已闻名。 是“山珍海味”、“海鲜八绝”的主要产地。 “鲜鱼世界”亦指养马岛; 此外,渔民的传统手工艺造就了养马岛的饮食文化。 、肉炖菜、鲅鱼饺子、海菜包子等构成了养马岛的“味道”。
度假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国家旅游休闲岛”品牌,把发展民宿作为打造休闲度假村的核心产品。 形成了以海岛日记、极客民宿、张家庄一号院民宿等为代表的滨海度假胜地。浪漫风格民宿包括以隐居养马岛、云海民宿、无隐民宿为代表的滨海庭院式民宿,以及滨海田园式民宿。以月岛杏花里、通源里民宿为代表的风格民宿。 目前,经营民宿171家,可充分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休闲需求。 入选山东省首批34个旅游民宿集群。 此外,骑行环岛、海上日出、渔民生活等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2023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26.8万人次,同比增长81.08%,旅游收入3780万元,同比增长61.53%。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在村庄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下,民生将逐步改善。 在完成社会风险评估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了“度假村管委会+养马岛旅游集团+旅游专业合作社”的保护性建设模式,通过市场化机制将闲置房产、住宅资源转移到匹配供给,满足居民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 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旅游发展”新路径,制定“政府引导+平台支持+市场运作+反馈发展”的新岛民招募形式,以招募新岛民落户为抓手将养马岛打造成为城乡共建、新旧共存、文旅新业态与当地优势资源互补、创业项目蓬勃发展的文旅融合典范; 重点实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生活污水管网正式开通。 7座一体化提升泵站和总长21公里的管网,将岛内跨海污水排放并入城市污水管网,解决了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投资2400万元的消防救援站投入使用,结束了养马岛没有消防救援站的历史。
(全百惠·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