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杜晓丹 赵玲玲 马晓晓
近日,正值秋参捕捞季,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前往位于芝罘岛海域的烟台海纳水产有限公司,探访网箱养殖海参。 该公司总经理陈兆海为他们养殖的海参加油。 一个可爱的名字“沉肽”。
据陈兆海介绍,他在这片海域养殖海参已有近20年的历史。 从最初不被认可,到现在供不应求,陈兆海一路走来,成为了海参行业的专家。
初冬的烟台,天很蓝,海也很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乘船十多分钟到达海参养殖区。 这里的海水质量非常好,能见度十几米。 据陈兆海介绍,他在这片海域有1000多只海参。 海参网箱养殖距离海底五到六米,上方水面一米多,可以有效防止杂物和重金属污染。 海参在繁殖网中随海底波涛翻滚,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海参的适应性。
工人们拉起养殖网,每一个黄褐色的海参都随着水波摇曳。 看起来它的身上长满了刺,而且十分柔软,显得软软的,可爱极了。 浸入海水中的繁殖网会变成深绿色,因为上面覆盖着海藻,海藻是海参的天然饲料。 工人们每10天左右更换一次海参养殖网,并将用过的网晒在阳光下,既可以消毒,也可以晒干网上的海藻。 这些干海藻也是海参的天然饲料。 。 陈兆海说:“有一次,有顾客打电话来,问你们的干海参为什么这么大,有什么问题吗?我告诉他,这证明他以前买的海参质量不如这个。”我们的海参是用天然海藻种植的,质量最好。”
养殖五年以上的海参将直接销售给消费者食用。 养殖了两三年的海参一般都会被大客户购买。 记者采访时,一位来自青岛的顾客来到这里,购买了1600多公斤海参。 这些海参将运往青岛继续底播养殖。 这期间,陈兆海的电话不断响起,有顾客找他买海参。
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行业都不好,但陈兆海的海参卖得特别好。 截至目前,他的海参销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海参苗已全部订购。
2013年,陈兆海开设了海上餐厅。 一开始并不对外开放,只是朋友聚会。 大家都喜欢坐快艇出海,欣赏大海的美景,钓鱼,吃海鲜。 渐渐地烟台最新养殖招聘,带着朋友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他就开了一家海上餐厅。 有一次,有人专程找到陈兆海,在他的海上餐厅举办婚礼。 此次海上婚礼别具一格,受到了客户及其亲友的一致好评。 海餐厅的开业烟台最新养殖招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个地方,了解了这里海参的高品质,这也对陈兆海的海参销售起到了促进作用。 目前,他的离岸餐厅每天最多可接待约150名顾客。
寻找记者、求举报、寻求帮助,可从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情报站”。 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等你在线报道信息!我要报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