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人居环境是最普遍的民生福祉,也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2023年以来,烟台黄渤海新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深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为保卫蓝天、碧水、净土而奋斗。 城镇、街道、村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提升。
城市环境既优美又便利
营造全方位整顿氛围。 1152万平方米城市道路两侧绿化保洁业务全部纳入市政保洁。 各机关干部每周至少完成一次对建成区105条道路和5个公园、广场、海岸、景区的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澄清。 改革已经实施。 截至目前,已发现问题5.6万余条,整改问题5.4万余条。 引进知名设计团队烟台澎湖湾广场,对金沙江路、柳子河路、海滨路等管理楼进行“脚踏实地”升级改造,形成“一站一主题”,打造宽“一河一河一海”覆盖站服务体系。
金沙滩风景区再创佳绩。 金沙滩风景区海螺广场、白银河公园周边选址,打造22000余平方米的粉红草花海和8000余平方米的梅花长廊,增加城市景观活力; 培育“烟台之夜”项目,打造财树故事小镇、老邮局特色故事街等特色街区,举办金沙滩星空马拉松、2023年黄渤海迷笛音乐节等活动,拓展滨海休闲娱乐空间。 2023年,金沙滩风景区所在的八角湾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营造安全便捷的营商环境。 集中开展“餐饮场所安全使用燃气公示牌”挂墙活动,建立“一户一档案”制度,向经营户宣传燃气知识、使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置措施,升级燃气泄漏报警器和自动切断装置,全面排查整治“示范街”餐饮场所瓶、管、炉、阀门等安全隐患。 联合街道办事处采取“疏导拥堵、有序经营”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便民摊位设立,试点了澎湖湾社区、天马栈桥、天一里城社区、彩云城等4个便民摊位群,共计约有300个摊位。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
深入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 推动企业绿色循环和低碳转型,严格控制“两高”项目。 全区132家重点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4%。 “四减四增”工作已在全市开展。 评价为优秀。
继续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 推动优质企业提升绩效评级,全市共有2家企业被评为A级,4家企业被评为B级,均在黄渤海新区。
率先打造“绿色自由贸易”品牌。 狠抓山东自贸试验区2.0规划赋予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持续开展差异化探索和集成创新,努力实现“三线一单”污染减排国家级试点2个,省级试点4个,共产生制度创新成果16项。 其中,1项入选国务院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8项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5项入选省级制度创新成果。 总量占全国的1/6、全省的4/5。
城镇街道环境迈上新台阶
浮来山街道不断改善社区环境。 7月中旬至8月底,浮来山街道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楼道公共区域杂物清理专项行动,共检查楼宇1944栋、住户89213户,劝阻清理22744处,发出 31,734 项提案。
古今街道都有畅通的渠道,解决人们的困难。 古县街道指导居委会设立问卷星小程序,先后完成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300余套、梯控安装1380余个、更换防火门610余扇、 17,000个灭火器。 完成4个资助计划内20个工程项目的审批,成功实施600余个海韵停车位、车库项目和金丰金桂消防维护项目。
大集家街道创建“最美街道”成效显着。 大集家街围绕“最美街道”而建。 取缔了主街流动摊贩300余家,整治路市及店外违法行为60余起,清理店外堆放货物2车,实现了市场秩序和规范。 街道很干净。 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加强违法建设、违法占地排查治理。
潮水镇网格化管理极大提高了村庄的能力。 充分利用“网格化”建设成果,利用智能趋势平台“快照”版块,平台目前收到问题点1500余个,已全部整改,逐步实现“智能整改”,推动“智能趋势”生活”。 大力推行“网格+公共保洁”工作模式,确保“点、线、网格、网”整治力量全覆盖,明确公益岗位承包到户、保洁人员承包到街道、 “两委”干部承包到片区,促进村容村貌大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大重点”正在大力推进。 按照“一村一策、国企发债建设、市场化运维”的模式推进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截至目前,已完成48个村的治理,治理率达到100%。 建立健全“入户分类、村收集、区转运”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 全区配备保洁员269名。 今年已投入人员12000多人,挖掘机1000多台,各类运输车辆2200多辆。 共清除垃圾8000余吨,清理村庄主干道1800余条烟台澎湖湾广场,清除房前屋后杂物堆3600余个,清理排水沟堵塞6000余米。 靖矿梁家庄农村邻里中心建成,农村客厅、农村驿站主体竣工,潮水镇首条市政道路玉兰路竣工,完成1400户清洁取暖,建筑节能启动节能改造140户,完成节能改造3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