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岛岛:开学几天了,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大家心里都有些慌乱,需要适应。群里也有很多的聊天,很多小伙伴说想跟老师沟通,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又怕给老师带来麻烦。今天的文章就围绕跟老师沟通的问题展开讨论。
我想和老师交流。
害怕打扰别人怎么办?
文字总数:2638个字 13张图片
预计阅读时间:8 分钟
之前评论里有好几个朋友提到,开学的时候钉钉群里的消息特别多,总担心错过什么,心里很紧张。▼
一般来说,如果有紧急情况,老师都会打电话,所以如果没有电话,你就可以更安心。毕竟“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与老师沟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一一说说。
01
如果我想了解更多该怎么办?
想要了解孩子的情况是正常的招人,你不必为这种要求感到尴尬。但现实一点,班上人很多,开学时要做的事情也很多。老师要记住所有名字需要时间,更不用说记住所有细节了。所以,如果你泛泛地问老师,很可能老师会觉得很难回答。
如何了解孩子的情况呢?我们可以从孩子自己入手,放学后或者睡觉前可以跟他聊聊天,尤其是睡觉前,孩子更容易放松警惕,说话更多。
另外,如果我们想从孩子身上了解一些事情,要注意不要问太过宽泛的问题,比如:“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你觉得学校好吗?”这类问题往往很难回答,类似领导问我们:“今天完成了什么作业?”我们会一时愣住,对吧?或者孩子只能回答好或者不好,对话就结束了。
我们可以问得更具体一些,这样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答案的线索:
“你背着书包上楼的时候,感觉重吗?”
“下课后有足够的时间去喝水吗?”
“你在班里见过以前幼儿园的小朋友吗?”
“语文老师上课喜欢让小孩子举手发言吗?”
“现在中午不睡,下午会不会困啊?”
这类相对封闭式的问题比完全开放式的问题更容易回答,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回忆。
另外,孩子不记得刚入学时发生的事也很正常,家长群是一个很好的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拼凑几个孩子的记忆,我们基本上就能大致了解当天发生的事情。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重要信息,也可以直接问老师。只要你不要用疑问的语气或过多的唠叨,老师一般都会理解和同情。
02
有社交焦虑的父母该如何打破僵局?
其实肯定有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跟老师沟通,前面也说了,没必要刻意去接近老师,你不舒服对方也会感觉到的,有话就汇报,没话就走人。
如果我们配合老师,不惹事、不找事,就算是合格的家长了。至于能不能和老师搞好关系,那其实就是一个附加问题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也没必要做到。
至于联系老师简单介绍一下,那是可以的,先给老师一个印象,让老师感觉到家长们关心孩子的教育,不打扰老师,让老师感觉到家长们会配合她的工作。
不过,开学的时候老师们都很忙,要照顾的孩子不止一个,接下来的时间还很长,没必要急着聊个不停。
与老师沟通时,不要只注重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相反,要与他们分享更多孩子的情况,包括你的努力,甚至你的担忧。当老师从家长那里得到反馈时,他们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例如:
“我的孩子这几天在学校明显开心多了,我想这和老师的鼓励也有些关系。”
“昨天他回家认真完成了作业,虽然字迹不太工整,但我感觉他已经慢慢适应小学生活了,谢谢老师的帮助。”
“这孩子有点焦虑,因为他还没有交到朋友。但我告诉他,同学们会慢慢熟悉起来的,让他不用担心。”
“我的孩子很喜欢说话,所以我们会在课堂纪律方面尽量配合老师,多提醒他。”
总之,不管说多少话,只要是真心话就行。千里之行能检验一个人的能力,时间能检验一个人的本性。
03
我的孩子遇到了麻烦。我该如何与老师沟通?
孩子刚入学,心智尚不成熟,有时发生矛盾在所难免,甚至会受到欺凌。此时尽量先私下沟通,不要直接把老师推到对立面。多方面了解情况,不要妄下结论,更不要直接在家长群里升级为公开问责。
如果有些事情涉及班级人数较多,也可以先找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作为沟通的桥梁,可以起到缓冲和解决问题的作用。学校才刚开学招人,不妨先观察一下,感受一下情况。
从上学开始,孩子们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员。这个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作为一个母亲,我确实有保护孩子免受一切不好事物的冲动。但在学校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也是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预演。我们可能很难改变他们遇到的人和事,但我们可以影响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总之,非原则性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涉及到欺凌等原则性问题,也不要置之不理。我们不惹事,但我们不怕事,兵家必有祸,土家必有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