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十八届山东省畜牧业博览会上,我市和润牧业、豫资农业荣获金牌,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了“威海名片”。
山东畜牧博览会是我省畜牧业发展的盛会,今年参展企业达500余家,集中展示了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趋势。我市组织天智皮草、玉泽银丰、东迅生物、老公舍生态农场、和润牧业、玉子农业等6家企业参展。博览会还举行了优质产品金银奖颁奖仪式,表彰畜禽新品种、养殖设施设备、优质畜禽产品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新模式、新业态。玉子农业凭借玉子牌特色生态猪肉入选优质产品金奖,和润牧业凭借“高丽黑猪肉”入选优质产品金奖。
“我们的优势,来自于多年的技术积累。”豫资农业总经理丛豫资说。为了培育出品质更好的猪肉,农场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加入团队烟台黑猪养殖,配制谷物、黄粉虫、益生菌等“营养餐”。猪要到18至24个月才能上市。目前,农场已经接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高端客户的订单烟台黑猪养殖,每公斤猪肉售价已突破百元。
和润牧业的“高丽黑”黑猪肉也依靠新技术。据了解,在养殖过程中,该公司采用猪-沼气-饲料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常年饲喂应季果蔬、苜蓿、墨西哥玉米和德国黑麦青贮饲料,充分保证了猪肉的品质和口感,牢牢走在市场竞争的前列。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多年来,我们大力引导中小养殖场提升养殖质量,探索推广饲草全株高效利用等一系列技术突破,加强郑岐黑猪、烟台黑猪、文登黑鸭、文登奶山羊等畜禽种源保护,推动养殖标准化、生态化、绿色化发展,畜牧业科技对全市畜牧业贡献率达67.5%。”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市及时总结推广产业转型升级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做法,指导各设区市开展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和市级优良牧场、农牧循环一体化企业创建工作,引导中小型养殖场提升养殖水平,大型养殖场更好发挥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1169个,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80%,畜牧业发展呈现数量和质量并举的态势。
为更好支撑养殖场科学养殖,我市正大力实施“数字强牧”计划,推动山东省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在威海推广应用,实现全覆盖、全链追溯、全过程管控,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威海日报记者 楚嘉伦 通讯员 刘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