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3日电(杨俊熙 周亮 曹江涛)由中交二局承建的西藏国道318线竹巴龙至林芝段更新改造工程重点段“瓶颈”工程——觉巴山隧道近日正式通车,比原计划通车时间提前5个月。该隧道全长6995米,是目前西藏境内最长的单洞双向公路隧道。
觉巴山路段一直是国道318线著名的“瓶颈”路段之一,全长29公里的盘山公路弯道连绵,上临悬崖,下临万丈深渊。冬季觉巴山阴山一侧积雪长达6公里,积雪和暗藏的冰雪对行车安全隐患极大。此外,觉巴山跨山路段常发生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时常发生道路封闭和行车安全事故。
觉巴山隧道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觉巴山,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属于高寒地区,隧道进口海拔3220米,承载着区域安全和交通维护的期望,备受社会关注。隧道全长6995米,最大埋深871米,最小埋深12.5米,下穿原318国道。隧道岩体以板岩为主,风化程度中—强,围岩等级均为IV、V级。同时,隧道穿越4处富水区、2处断层破碎带,围岩遇水破碎软化,极易塌陷变形,施工难度大。
项目组坚持创新,研发了“富水挤压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塌陷控制技术”,提出“多尺度径向注浆+喷混护拱”一体化围岩大变形处治法、“超前大管棚联合表面注浆浅埋段塌陷处治+小间距平行超前小管深埋段塌陷处治”技术,解决了隧道软岩大变形塌陷施工难题。为解决高寒地区长隧道施工通风除尘问题,项目组发明了适用于高寒地区长隧道的组合式施工通风系统,解决了高寒隧道长距离单头掘进的通风难题。
同时,项目组研发的“高寒地区深埋富水挤压断层破碎带特长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QC优秀质量小组一等奖、省部级工法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318国道被誉为“中华风景大道”,是我国最长的国道。318国道觉巴山段是横断山区最著名的险段之一。觉巴山隧道通车后,行驶在318国道觉巴山段的车辆再也不用翻越长达29公里的盘山公路,通过隧道可缩短路程19公里,减少出行时间一个多小时。对改善318国道觉巴山段交通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