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沪港青少年交流会徐汇组开展“社区体验”活动,近80名香港学生参观了华泾镇党群服务中心、黄道婆纪念公园等,通过参观、两地学生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等,切实感受到湘缅故里的历史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传承,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香港青少年进一步提升认同感、加强对国家的感情和对家人的关爱。
沪港同心青少年交流团30余名师生走进华泾镇党群服务中心,深切感受到华泾镇社区居民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乒乓球室、图书馆、书画室、摄影工作室等文体场所。一位香港学生看到现场的钢琴,忍不住主动为大家弹奏了一曲。欢乐的场景让大家纷纷用相机记录下这精彩的一刻。
在多功能厅,华菁学生余逸涵作了《黄道婆沙画》的演讲,新颖的艺术形式、精彩的演讲让香港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传奇年代,现场掌声不断。豆豆公益组织负责人谢欣介绍了华菁青少年暑期活动,特别是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进程和成果。大家对“童言无忌”理事会充满期待,希望进一步扩大青少年理事会的影响力。
东湾艺术中心工作人员王燕演示手工扎染技艺,沪港两地师生近距离观摩、学习手工扎染技艺,身临其境体验传统棉纺工艺的染色方法和技艺。用扎染法染成的色彩斑斓的丝巾,表达了两地年轻人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现场安排了制作糖葫芦、非遗漆扇、木刻版画、非遗素食点心等体验活动。香港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空白圆扇,通过调漆、滴漆、挑图案等方式,像打开盲盒一样,制作出不同精美的漆扇画。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扎染吗?我们华泾镇是元代棉纺织革新者黄道婆的故乡,扎染是棉纺织工艺中的一种染色工艺。”当天下午,黄道婆纪念馆公园迎来了40名香港学生。在黄道婆纪念馆,沪港学生了解到了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贡献。当他们第一次在棉田里看到棉花开花时,才知道我们平时说的棉花,并不是花,而是棉铃的绒毛。
我们还和东华大学的学长们见面,一起探讨棉纺织技艺。在棉纺织实习基地,来自上海和香港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想象力,饶有兴致地将手中的丝巾扎成丝巾。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探究扎染的奇妙技艺。当扎染丝巾缓缓呈现在眼前时,大家惊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上海和香港的年轻人通过语言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