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7月22日电 (中新社 储炜炜 郭天翔)近年来,安徽合肥以创新为先导、以人才为笔,勾勒出城市与人才共同成长的画卷。在近日举行的合肥市系列人才征集活动中,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们讲述了自己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故事。
合肥市西苑新村小学北校教育集团校长季媛媛,从教30年,2022年12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校长培养计划”人选,评为合肥市高层次C类人才。
季媛媛在借阅书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季媛媛“蒲公英之光”名校长工作室今年5月正式揭牌,新工作室的成立为课程创新、教师交流搭建了新平台。
“新工作室的‘贯穿式培训’项目,让不同教育阶段的老师有机会一起学习、交流,激发出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有很大的帮助。”纪媛媛说。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抓手,合肥坚持“协同育人”理念,以“名师带徒”形式在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建立了530个“名师名医名师”工作室,分阶段培养相关领域人才4000余名。
合肥不仅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扶持企业也有切实举措,2019年,“台胞三姐妹”陈宜宣、陈惠珍、陈银珍就来到安徽合肥,创办了科技公司。
台湾“陈氏三姐妹”视察工厂。 朱薇薇摄
陈义宣说:“合肥政府对台企有很多优惠政策,从买土地到建厂到施工生产,再到人才引进服务,遇到的问题都一一解决。”
2024年,合肥推出多项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对新增“小巨人”和省级冠军企业、全国制造业冠军企业、“灯塔工厂”,按其当年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50%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150万元、300万元的奖励。
此外,合肥出台的诸多政策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极具吸引力。2023年,大学毕业生徐奥琳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留在合肥。“我的决定在同学们眼中是出乎意料的。但经过多方咨询和综合考虑,我决定留在合肥,继续深耕对营销的热爱。”她说。
合肥针对重点工业企业的各项人才补贴政策、打造世界级家电制造集群的蓝图以及这座城市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都是让许傲林最终选择加入本土家电企业美菱的原因。
无论是深耕教育一线的纪媛媛,还是勇敢追梦的“陈家三姐妹”,抑或是满腔热情的许傲林,他们与合肥的故事都是这座城市魅力与活力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合肥市聚焦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分类制定人才扶持措施。为吸引人才入驻,合肥定期组织“万名医生走进合肥”“合肥千家企业万个岗位邀你来”活动,推出单程机票、公共交通旅游、租房等免费政策。全年共有53所高校1000余名医生来合肥考察,现场对接会27场,达成就业意向18.4万余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