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烟台社区生活圈规划设计导则(预采购)招标公告。
规划范围为烟台市中心城区,包括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蓬莱区、长岛综合实验区。
适应城市发展理念、空间框架结构变化,优化居民社区生活服务质量;
打造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生活平台和便捷、可达、复合的共享社区生活圈模式。
如今社区已不仅仅是居民居住的场所,还承载着商业、休闲、教育等一系列生活议题。
构建良好的社区生活圈,将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发展面貌。
2021年10月,烟台入选全国首批30个一分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
随后,烟台提出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覆盖”的思路培育一批明星便民生活圈,打造烟台美好社区便民生活圈发展体系。
据了解,目前烟台正全力推进30个社区改造升级。
14个15分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项目,服务近20万社区居民;
13个试点“15分钟便民生活圈”商业业态已达20种。
万达社区便利生活圈、南耀社区便利生活圈、海梦园社区便利生活圈商业业态完工率均达100%。
这为烟台实施社区生活圈规划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空间规模为15分钟、30分钟步行距离,配置了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类功能及设施。
楼下有水果店、早餐店、综合超市、药店……
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与社区生活圈共同促进城市配套资源的平衡。
虽然每个城市都有中心城区,每个区都有商业中心,但这些配套设施更像是休闲场所,并不方便日常生活消费。
这是城市发展的阶级需求,作为一个居住区,社区的配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量。
此次烟台社区生活圈规划设计导则(预采购)招标文件中提到:
在基础研究和生活圈体系布局基础上,重点配置街道级(15分钟生活圈)、社区级(5-10分钟生活圈)、村级(社区层面)三个层级的公共设施服务。
依托烟台的空间结构和公共中心体系,明确生活圈的配置层次。
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居住用地分布、主要河流、山体、大片绿地、交通干道、配套设施以及规划单元范围,分区分类烟台福山区健身房,提出生活圈单元的划分与布局规划。
定义生活圈全要素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体、商业、开放空间、绿色交通等。
加快形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生活社区。
自然资源部印发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对社区生活圈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在适宜的日常步行距离内,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各类工作、生活需求的基本单元。
融“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重功能于一体,引领面向未来、健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
可见,社区生活圈不再是简单的吃住场所,而是居民享受生活、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聚集地。
除了顺应规划,各大房地产企业也纷纷涉足社区生活圈建设。
随着城市更新、产业升级,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
因此各大房地产公司开始探索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人性化、多类型的园林设计烟台福山区健身房,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景观需求,配备适合各类人群的休闲设备等。
学校、体育馆、体育馆、篮球场等已成为社区的重要设施。
浮山北欧公园:设有九年制冰球学校、冰上运动中心等。
芝罘中瑞城:整个社区分为一个园区、三条轴线、八个组团。
包含瑞典总部中心、科技研发、北欧生活主题商业、冰球场馆、铁道风情公园、哈马碧生活示范区、国际学校等多种业态。
高新区利高阳光海岸:拥有社区阳光幼儿园、5.8万平米商业街。
芝罘吾悦广场、招商涌景湾等项目可尽享芝罘城市核心区配套……
与新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相结合,对构建系统化的社区环境将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公告还提到: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区分新建社区和旧改社区差异,提出精细化、精准化、差异化的社区设施配套内容、标准和引导策略。
结合单位优势,明确建设主题(如健康医疗、儿童养老、文化、智慧社区等),提出特色建设指导内容;
实施绿色交通发展战略,合理调节停车需求,因地制宜解决停车矛盾。
提高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场所感和个性化,打造人性化、高品质、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
随着城市不断更新,如何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拓展社区生活圈内涵成为下一阶段城市发展的关键。
您认为烟台社区生活圈规划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