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三环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长篇报告文学《小平足迹》。
“小平足迹”。图片来自江西都市网
据记载,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被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理厂工作,他无论刮风下雨,都沿着一条长约1500米的用炉灰铺成的小路,从厂里走到住处,来回走一趟,这就是著名的“小平小路”。
本书作者是南昌大学教授朱宏,曾任江西省副省长、省委常委、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日前在山东济南举行的《邓小平小路》创作出版座谈会上,他谈到了为什么写这本书,为什么说邓小平小路是改革开放理念的孕育之地。
朱宏.大江网摄
8月13日,大江网刊发了朱宏讲话全文,他提到,“2010年,我从北京调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分管文化、旅游、教育工作。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到邓小平步道陈列馆和将军楼视察工作、接待重要客人。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邓小平步道’的重要性,觉得这是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神奇地方。”
朱宏说,“2018年,全国掀起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浪潮。197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385元;2017年,人均GDP达到59660元,是40年前的155倍。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个想法从何而来?经过认真调研和准备,我写了一篇回忆邓小平同志“文革”期间在江西生活和工作的文章。2018年9月28日,文章在江西日报整版发表后,引起各方关注,并立即被江西时事头条以《江西这条小路为何能把中国引向康庄大道,朱宏同志的文章讲得清清楚楚》为题转发。随后,中共新闻网、人民网、求是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中宣部《学习力量》等平台和全国各省权威新闻网站,包括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新闻网等也全文转载。”
他回忆说,“五年来,每次陪客人参观小平足迹陈列馆,经常听到外省游客好奇、询问小平同志在江西的生活,有时讲解员也答不上来。我觉得一篇文章的量还是不够,应该专门写一本书,讲述小平同志在江西三年零四个月的下放生活。”这个想法产生后,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资料,特别是内部资料,到历史遗址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事件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感人的细节。了解了小平同志下放江西期间的工作时间、作息时间、一日三餐、读书锻炼等情况,逐渐形成了这本书的雏形。想法成熟后,我在二零二三年夏天开始动笔。从一篇文章到有写书的想法,我努力了五年,终于完成了。或许是巧合,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正值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我想,这是对小平同志这位伟人的最好纪念。”
书中说:“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坎坷多多,三跌三爬,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定不移。”本书并不全面地研究邓小平光辉的一生,而是着重描写了他在江西劳动三年零四个月的特殊经历。正是在小平小路上,他深刻地思考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
“首先,这是他进行理论创新的准备之地。在困难时期,江西给邓小平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他在这里系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阅读了大量历史、文学、哲学等各方面的书籍,提高了他的理论创新水平和能力。他还坚持读报听广播,关注和思考时局。这期间,他停服安眠药,坚持洗冷水澡、锻炼身体,为领导改革开放做了充分的思想和身体准备。
“其二,在这里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广泛调研革命老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直观了解基层群众的贫困状况,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和西方国家相比,至少落后40年’,把生产力发展速度作为衡量社会主义的标准,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这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
”第三,在这里他深刻地思考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改变工农业中旧的生产方式和环节,发展“机械化”,建立“流水线”。他还充分肯定要发展出口产品,为国家赚取外汇。其实就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扩大进出口。
“第四,在这里他对‘文化大革命’作了深刻的反思。‘文化大革命’中,天下乱象丛生,发生了大批冤假错案,大批老干部被打倒,死伤频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这样的‘革命’以后还能进行下去吗?”1972年11月,邓小平在江西省泰和县同池龙谈话时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左’的,被坏人利用了。”
“第五,在这里他深入思考了‘怎样科学地认识毛泽东思想’。当驻地小道上的工作人员让他学习《毛主席语录》时,他遇到了瓶颈。邓小平不肯零散地、片段式地学习毛泽东思想。1972年8月,他写信给毛泽东说:‘我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只讲‘三篇老文章’,不在各个领域阐述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就等于贬低毛泽东思想,使毛泽东思想庸俗化。’这实际上开创了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先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先河。邓小平通过对小平小道的观察和反思,得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结论,指出了中国问题的严重性,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文革十年是邓小平一生中最痛苦的十年,一位伟人如何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展现出哪些特殊的品质,值得大家深刻反思。”朱宏指出。
公开资料显示,《邓小平足迹》作者朱宏,1957年9月出生,湖北洪湖人,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入党,法学博士学位。
朱宏早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1992年进入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室工作,后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2010年10月,朱宏调任江西省,历任副省长、省委常委、秘书长等职务。2017年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书记、党组副主任,2021年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