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城市里,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每一张面孔都是他写作的灵感来源,他用心聆听、用情感记录,把这座城市的喧嚣与宁静、繁华与沧桑编织成一曲曲有关人、有关城的动人诗篇……他是古装美人——赵姬。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教师、硕士生导师赵佶深耕城市研究多年,对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治理创新等问题有深入研究,在全国十余个省市进行过基层调研。2022年他入住古美村4号社区,从此与古美路街道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个人的研究非常重视实地调研,要注重第一手资料。”赵佶说,“坐在办公室里思考理论,走进社区思考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会产生很多新的思考。”
对于赵佶而言,科研并不是埋头于书本,也不是对抽象的数据进行毫无意义的研究,而是在扎实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对社会变迁有深刻的洞察。
在教学过程中,他还鼓励学生注重实地调研,并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今年暑假,赵老师带我们去了上海,古美路街道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实践点。”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石雨璐说。
赵佶自来到古美后,积极投身社区实践。他说:“最重要的领域,其实是你生活的社区。”在古美,无论是党群阵地建设,还是基层民主、社区党建等重点议题,赵佶总是不遗余力地参与策划、推动。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全国各地的社区工作人员,给基层社区带来新的见解和创意,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专家。
在古美村四村“多巴胺葫芦趣园”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赵霁以居民和顾问的身份参与了这项工作。赵霁认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城市社区充满挑战,出发点是过程中关注居民的需求。因此,社区精心设计景观,探索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的热情,让葫芦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
除了自己所居住的社区,赵霁也参与了其他社区的更新,比如平阳四村。平阳四村在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人民民主全过程治理效能的作用,赵霁表示希望进一步推动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人民民主全过程研究,提供更多好的想法。对他来说,这不仅是出于职业兴趣,也是他作为古美居民,尝试改变公共生活的一点一滴行动。他认为,社区参与是感受城市温度的最好方式。
无论是挤在地铁人潮中,感受每一次心跳背后的故事,还是驾车穿梭在车水马龙的高架路,透过霓虹灯触摸这座城市隐秘的过去与未来,赵佶都以独特的视角持续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