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烟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全市“三力三明”会议为八角湾新城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八角湾新城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创业、实干兴业、拼搏奋进的干劲,加快推进八角湾高端人才集聚区建设,打造规划设计、创新发展、人才集聚、运营管理的典范,打造成为烟台重要的城市接待厅,以新城高水平建设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八角湾新城实景
我们这样做
01 成为规划设计的典范
按照“国际视野、世界标准、国内领先、烟台特色”的理念,精益求精烟台八角湾规划图,反复优化新城设计建设的每一个细节,打造有品位、有格调的城市品质示范区。聘请美国Gensler等国际一流设计事务所参与新城总体规划、重要建筑和景观设计;吸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建西南院、中国IP设计院等国内一流设计院参与各类高校、民生工程的设计,还凸显滨海特色、绿色低碳、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设计理念。高标准推进东岛嘴滨海公园、芭蕉河公园、会展广场公园建设,构建“五横四纵”绿廊体系,打造10分钟步行到公园、30分钟步行到林带的公园城市区,打造“北纬37°”魅力海岸。
扩展区渲染
02 成为创新发展的典范
推动产学研融合,不断释放创新溢出效应,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源新磁极”。加强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学校教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经理,企业和学校在校内为学生提供教材;办好“万华班”“瑞创班”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推动学校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动荣昌制药与滨州医学院联合建设现代工业学院早日建成;推动泰和新材、美瑞新材等上市公司研发中心建设,拓展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发挥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百度数字产业创新中心赋能优势,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放大省级实验室、利和科创等科研创新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大实验室平台、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孵化培育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各类创新主体协同配合的技术供给体系。
总部基地效果图
03 成为人才聚集的典范
丰富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烟台八角湾规划图,构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高地”。立足本科人才培养,重点引进科研院所支撑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提升思维,持续推进1所研究生院、2所本科学院、2所技校和一批重量级科技创新平台组成的“1+2+2+N”科教体系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元化、高水平的人才集聚和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现有高校、学院和教育平台在集聚、吸引、培养人才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引进慧科教育等平台与重点高校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专业招收。五年内,集聚博士生等高端人才800余人、硕士生4000余人、本科生3万余人。
国际人才社区效果图
04 成为运营管理的典范
坚持模式创新,引大引强,激发城市运营活力。重点推广PPP发展模式,以市场换资源为导向,引入中国建筑、中铁集团等大型央企参与新城投资建设运营。在项目建设中采用PPP模式,可大大缓解资金压力,减少政府人力资源投入。仅需3-4人的协调管理团队,便可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引入国内一流的会展运营机构——苏州文体会展集团进驻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负责运营管理,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行业资源和运营经验,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引入国家体育总局旗下的中体竞赛公司来运营管理体育公园项目,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经营压力,而且在15年的运营期内,还可以实现年均近千万元的净利润。
食品市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