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于8月6日在库尔斯克发动军事行动,截至8月22日已控制约1300平方公里土地和近100个定居点。尽管俄乌双方都自称是这场意外战争的赢家,但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梳理和探讨。
01
俄军防御为何一片空虚?
俄罗斯确实低估了乌克兰的“闪电战”。
据悉,战斗打响前数周,俄军库尔斯克防区司令员就注意到了乌克兰军队的异常动向并汇报了这一情况,但并未引起俄军高层的重视。
法国军事专家奥德朗指出,自2022年春季以来,库尔斯克与乌克兰之间长达245公里的边境相对平静,因此俄方放松了警惕,只在那里部署了少量的边防军和国民近卫军,装备较差。
结果,人手不足的俄军防线很快被突破,而通往战区的关键桥梁被毁,延缓了俄军的反攻。
02
乌克兰军事战术有何特点?
第一,战前准备比较充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披露,乌克兰早已策划跨境袭击俄罗斯,而且“内部已经讨论了一年多”。
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报道,乌军选定库尔斯克作为突破口后,通过兵分多路、士兵穿上便装等方式,秘密集结了6至8个旅的数万兵力和大量重型武器。
乌克兰军队用美制机枪射击。图/俄罗斯消息报网站截图
其次,乌军行动更加有条不紊,据法国《世界报》报道,进攻伊始,乌军就部署了装甲部队和无人机,在猛烈的炮火和空中掩护下迅速推进至库尔斯克纵深地区。
据《福布斯》杂志网站报道,乌克兰军队还连续摧毁了库尔斯克地区塞姆河沿岸的3座桥梁,以削弱对手的补给能力。
此外,从战场结果来看,经过几年的磨合,乌克兰军队使用西方武器装备已经相当熟练。
其中一座桥梁距离前线超过40公里,却遭到了乌军美制HIMARS火箭炮的打击;另外两座桥梁则遭到了乌克兰战斗机的袭击,而使用的武器也很可能是由北约提供的智能弹药。
03
俄罗斯采取了哪些措施?
经过一系列紧急调整部署,俄方逐渐恢复节奏,并出台多项应对策略。
在领导和决策层面,俄成立了由国防部牵头、库尔斯克等3州参加的“边境地区军事安全协调委员会”,并新组建了3个边防军。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报道,普京还任命曾担任国防部副部长的总统助理久明指挥库尔斯克地区的作战行动。
具体战斗层面,奥地利《新闻报》称,截至8月中旬,至少有9个俄军旅赶赴库尔斯克支援。8月21日,俄军少将阿劳迪诺夫称,乌克兰攻势已“全面停止”。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8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了车臣俄罗斯特种部队大学。
车臣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向普京汇报:该校已为俄军培训和输送了4.7万余名士兵,新一批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将奔赴前线,数万名预备役人员随时可以投身战争。
04
西方会直接参与战争吗?
早在8月9日,俄军少将阿劳迪诺夫就表示,在库尔斯克前线“随处可以听到英国、法国和波兰的声音”,而且还出现了国籍不明的黑人雇佣兵。
8月19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美国、英国、德国和波兰参与了乌克兰军队的行动,包括提供卫星情报、协调作战、协助使用西方武器等。
8月21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发现美国私人军事承包商“远见观察组”的雇佣兵参与了库尔斯克的战斗,包括布设反坦克雷区、操作无人机和迫击炮。
火箭发射器在夜间发射。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截图
8月22日,拜登政府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25亿美元军事援助,包括乌军急需的防空导弹、反坦克武器、大口径炮弹等。
8月23日,俄罗斯官员罗戈夫透露,至少有7家外国私人军事公司从世界各地招募武装人员参与乌克兰军事行动,这些雇佣兵“自动成为俄罗斯的合法目标”。
据俄国防部消息,8月10日,俄军向位于库尔斯克的乌克兰军营发射了一枚温压弹,造成15名雇佣兵死亡。《欧亚日报》网站8月18日称,一名来自芬兰特种部队的乌克兰雇佣兵在库尔斯克前线被击毙。
05
乌克兰的意图是什么?
库尔斯克战争已持续半个多月,但对于乌克兰当局的真实意图,人们众说纷纭。
《华尔街日报》网站分析称,乌克兰希望通过此举,迫使俄军从南线顿涅茨克撤军,以缓解该方向的压力。
半岛电视台网站援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话称,乌克兰计划建立“缓冲区”,使俄罗斯炮火和空袭远离其本土。
但美国智库“战争研究学院”估计,乌控库尔斯克地区纵深约28公里,无法有效阻挡射程超过40公里的现代火炮,更不用说火箭炮、导弹、飞机等远程武器了。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会”还提出了乌克兰未来想与俄罗斯俘获战俘、交换人质的可能性。
普京视察缴获的西方武器。图/英国天空新闻网站截图
俄罗斯少将阿劳迪诺夫称,乌军的真正目标是夺取库尔恰托夫核电站。
奥地利军事专家莱斯纳持类似观点,他指出,乌克兰冬季电力需求为18000兆瓦,目前电力缺口高达9000兆瓦。
美联社认为,此次军事行动扭转了乌克兰在战场上的颓势,并增加了帮助其获得有利停火条件的筹码。
06
未来战争将会如何演变?
库尔斯克会战至此,俄乌双方均宣称“取得重大胜利”,尽管战场形势依然胶着复杂,但从长远来看,战争的后续演变未必如乌克兰所愿。
在乌军首战告捷之时,BBC曾预测俄罗斯“将被迫重回谈判桌”,但俄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此时任何谈判都是不可能的。
《纽约时报》称,俄军不仅没有撤回主力支援库尔斯克,反而在南线发动了一系列猛烈攻击,“俄军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正努力夺回战场主动权。”
美官员还指出,乌军动用了宝贵的预备队进攻库尔斯克号,“他们的行动一开始很出色,但最终可能落入陷阱”。
对于俄乌冲突出现的新变化,中方一直呼吁各方恪守缓和局势的“三原则”,即不让战场外溢、不让战火升级、不煽风点火。事实上,只有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危机政治解决,这场持续近900天的惨烈战争才有可能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