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从山东第一个小康县到打造国际零碳岛的华丽转身

admin

在山东半岛、黄海和渤海的交汇处,长岛就坐落在这里。20 世纪 80 年代,长岛深耕蓝海沃土,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小康县。

如今,作为海洋生态文明的综合性先行区,长岛提出了更大的目标:建设国际零碳岛,为国家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对传统开发方法的反思

从山东烟台蓬莱鹏昌港乘船,外国机动车被拒绝登陆该岛。不过,这对游客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岛上随处可见的共享电动汽车很容易获得。

长岛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由 151 个岛屿组成,其中包括 10 个居民岛,总面积 3,351.69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 61.16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3,290.53 平方公里,海岸线 225.57 公里,人口 41,000 人。

烟台长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_山东省烟台长岛县_山东烟台长岛县

位于长岛大黑山岛北端的长爪山(Longclaw Mountain),陡峭陡峭的悬崖谷呈现出独特的岛屿景观。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18年6月19日,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山东烟台长岛县,此前是山东省唯一的岛县,发展扇贝养殖是岛上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20世纪80年代,长岛充分发挥水质肥沃的区域优势山东烟台长岛县,深耕蓝海沃土,连续10余年收获扇贝养殖,成为山东省第一小康县。然而,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随着渤海生态的恶化和过高的繁殖密度,扇贝开始大面积死亡,经济发展进入低谷。

“现在回头看,海洋收益好的时期就是享受海洋生态的红利。”“长岛盛丰海鲜的老板说。

2017 年 12 月 20 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了在长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旅游度假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 打造“蓝色生态岛、休闲宜居岛、军民融合岛”。应将严格保护和尽快恢复岛上的海洋生态作为重中之重。

山东省烟台长岛县_山东烟台长岛县_烟台长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长岛渔民在工作。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山东烟台长岛县_山东省烟台长岛县_烟台长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为了保护候鸟的迁徙,我们已经拆除了岛上的所有 80 台风力涡轮机;我们还在岛上实现了垃圾分类、无害化污水处理和清洁能源供暖覆盖。烟台市副市长张志新表示,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长岛水域的斑海豹数量已从近 200 只增加到 400 多只。

成为国家公园的候选人

斑海豹是长岛的明星物种,也是该地区的旗舰物种。自然资源

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林林长期从事海洋保护区管理研究,特别关注中国山东省长岛附近海域的斑海豹种群情况。气候变暖将使冰冻区域越来越小,这可能会影响未来斑海豹的产卵和繁殖,可以说,气候的持续变暖对斑海豹种群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该岛位于陆海互动敏感带,拥有海陆综合生态空间,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主要由海平面上升、水温升高、海洋酸化、极端天气等因素驱动的气候变化正在对海岛生态环境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作为一种迁徙物种,斑海豹需要大面积迁徙,它们于 3 月开始聚集在长岛,并于 5 月逐渐离开。

山东烟台长岛县_山东省烟台长岛县_烟台长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高度保护或完全保护的海洋保护区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气候适应能力。2022 年 12 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规划》,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了 49 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其中包括 5 个已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44 个陆地区域、2 个陆海统筹区和 3 个海域。长岛国家公园作为海洋类型的国家公园入围名单。

2022 年 11 月初,长岛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中心发布了一份文件,透露长岛已被列入国家公园和候选区名单。长岛国家公园候选区域主要为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内的 151 个岛屿及周边水域,包括山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庙岛海豹省级自然保护区、长岛国家海洋公园、长岛国家地质公园、长岛国家森林公园、长山卫海洋地质遗迹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等 9 个保护区, 以及斑海豹和东亚江豚等海洋生物的主要迁徙走廊和栖息地。

赵教授的研究团队正在监测斑海豹在黄海和渤海之间的迁徙时间和路径,确定它们的关键栖息地,并期望未来长岛国家公园将根据已确定的生态廊道和相关栖息地分布,划定斑海豹季节性核心保护区,形成空间保护网络。他提到,在时间上,可以尝试分时分区保护措施,有利于海豹的保育和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在赵琳琳看来,在长岛建立国家公园,相当于将之前分散的保护区整合为一个,进行全面保护,对提高该地区的气候韧性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非常有益,可以在以斑海豹为旗舰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并提高保护效果。

赵林林认为,“国际零碳岛”的建设与山东省长岛的国家公园建设相辅相成,都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实现零碳排放,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创建海洋国家公园是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本身就是提高气候适应能力的一种方式。

赵琳琳说:“作为一个岛型国家公园,我希望在这个领域开创一个样板,经过几年的管理,可以让长岛的生态变得更好,不断积累经验,将经验推广到其他岛屿地区甚至一些小岛国,为全球海洋生态保护贡献科技力量。”

山东烟台长岛县_烟台长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_山东省烟台长岛县

踏上国际舞台

从改变开发模式以扭转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到争取国家公园入围,长岛绿色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

2021 年,烟台提出建设“长岛国际零碳岛”,2023 年,“长岛国际零碳岛”计划成果进入迪拜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阶段,提出到 2035 年实现全长岛地区净零排放。

这一目标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中国前气候变化特使解振华表示:“目前,实现绿色发展和碳中和已成为国际共识,山东省长岛等多地都出台了零碳岛屿规划和规划,并通过减税、增加外汇等措施,积极探索岛区零碳发展模式, 这些行动值得称赞。”

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对外合作与交流部主任张志强说:“像长岛这样的城市,不仅紧邻城市,又有海洋支撑,不仅是我们科研的前沿,也是我们探索海洋的实验场所。在长岛未来的发展中,将有许多功能可以体现出来。”

为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长岛邀请了 3 位权威院士担任专家顾问,4 家“民族品牌”科研机构为牵头单位,12 家烟草科研机构参与,近 100 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参与研究,了解长岛生态背景。

烟台长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_山东烟台长岛县_山东省烟台长岛县

一方面要做好减碳工作,千方百计减碳,并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生活消费习惯等不同领域持续发力,探索减碳新路径,激活零碳建设整体态势。另一方面,要做好增加汇的“加法”工作,统筹推进“山、河、林、海、城”全片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同时,以碳汇行业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拓展绿色增长。

长岛综合试验区工作委员会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振江表示,长岛在生态文明等领域与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并先后建立了长岛海洋碳汇研发实验基地和黄渤海蓝碳监测评价研究中心(长岛基地)。长岛综合试验区苗岛西部海草床碳包容性项目已开发完成,项目减排量已成功用于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活动和2023年碳中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 为会议的碳中和分别减少了 10 吨二氧化碳和 50 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为加快绿岛样板建设,协调绿化拓展,增加外汇,长岛已完成对 10 个有人居住岛屿受损山体的 100% 修复。加快绿色转型,实施工业离岛,禁止新的工业项目,实现岛外车辆“禁运”和岛内车辆“车牌”管控,新能源旅游公交系统全球运行,清洁能源全球替代集中供热,全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以及污水处理的全球覆盖,使生态环境更好,碳排放大大减少。

截至 2022 年底,长岛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每年 230,000 吨二氧化碳;碳骨料 - 每年 92,471 吨二氧化碳。目前,《长岛国际零碳岛屿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2023 年 12 月,长岛国际零碳岛屿发展计划(2023-2035 年)等研究成果在迪拜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引起了 C40 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关注。

赵林林认为,“国际零碳岛”的建设与山东长岛的国家公园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零碳建设也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来实现零碳排放,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创建海洋国家公园是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本身就是提高气候适应能力的一种方式。在

保护的同时,长岛也在重塑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蓝色粮仓”,推进生态低碳水产养殖,养殖网箱数量和技术装备水平均走在全国前列,引领海洋渔业向规模化、工程化、智能化、绿色化、高价值化发展。试探水蓝碳经济,开创了全国首笔“海草床和海藻养殖场碳汇贷款”、山东省首笔海洋牧场物联网贷款、全市首笔“海带碳汇贷款”和“个人海水双贝类养殖碳汇贷款”,在山东省率先启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按照《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要求,持续开展创新探索,将长岛建设成为具有蓝岛、绿岛、智岛、智慧岛特色、综合优势突出的世界级零碳岛,为国家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于振江表示,到2027年,长岛将力争在国际零碳岛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效,在2023年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力争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0%。到 2030 年,国际零碳岛基本建成,在减少碳排放和增加汇方面取得突破。到 2035 年,长岛国际零碳岛将高质量完成,整个区域将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