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知道
通过胃肠内窥镜检查
了解胃肠道的情况
发现炎症、溃疡、良、恶性肿瘤等。
并确定它们的大致位置
但很多人
我不敢轻易去做胃肠镜检查。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害怕痛苦和危险!
随着舒适医疗的发展进步,无痛胃肠镜技术解决了“怕痛、怕危险”的问题,无痛胃肠镜是利用麻醉镇静剂使检查者进入睡眠状态,然后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的一种方法。
无痛胃肠镜检查前需进行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感染指标等)、检查(心电图、肺功能等)、麻醉评估(是否可以进行无痛检查)、检查前准备(清洁肠道药物的使用、禁食禁水、家属陪同、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实施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
1.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即俗称的注射、输液;
2. 放置鼻氧管及吸嘴;
3、连接监护设备,监护仪显示受试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4.静脉注射镇静剂;
5.内镜检查;
6.检验完成;
7.再过0.5-1小时,您就可以回家了。
麻醉师会时刻监测你的生命体征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一旦发现异常,会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干预,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会监测你的呼吸,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即疏通呼吸道(如支撑下颌、利用负压吸引口腔分泌物等),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检查结束后,麻醉护士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守护你,直到你苏醒,能正确回答问题,四肢有力量,然后你才会被送出恢复室。
可以看出,患者在做无痛检查的时候,麻醉医生一直在身边,检查结束后,麻醉护士也一直在身边,所以,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安全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适合做无痛胃肠镜检查。
检查前1-2天,应进食白粥、蒸蛋、豆腐、软面条等低渣、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高纤维、有种子的水果和蔬菜。
检查前一晚,受检者除了禁食、饮水外,还必须遵照医生嘱咐,服用泻药配合适量温水,并频频少量饮水,以排出肠道内的粪便,目标是“排出清澈或黄水状的粪便”为标准,保持肠道清洁。
无痛胃肠镜检查虽然可以减轻受检者的痛苦,但检查前的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因此麻醉医生会在麻醉评估门诊与受检者充分沟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检查的目的、过程及患者的安全,帮助缓解其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家属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聊天等方式鼓励其转移注意力,或采用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焦虑,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肠镜检查后,胃肠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检查后需禁食2-4小时,待肠道排空后,即可开始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食物及正常饮食,但需避免食用产气量大、脂肪含量高、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豆类、牛奶、煎炸食物、蔬菜等,以免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麻醉药物可能会影响受检者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部分受检者可能会出现疲劳或头晕等症状。检查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建议安静休息,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平卧或侧卧在床上,直至麻醉药完全代谢。休息后可适当散步,有助于身体恢复。
无痛胃肠镜检查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如轻微腹痛、腹胀等,通常这些症状在休息、排气后可以逐渐缓解。如果伴有发热、呕吐等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另外,需要观察大便情况,看是否有便血、黑便等,或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性状改变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检查后24小时内不要洗澡,尤其是盆浴,避免感染。如果24小时后没有明显不适,可以淋浴,及时擦去身上的水分,避免感冒。注意口腔清洁,适当漱口。情绪调节保持良好心情,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很重要。另外,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独自外出,防止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时发生意外,如果必须外出,需要有家人或朋友陪同。
综上所述,无痛胃肠镜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
总之,受检者的充分准备、麻醉师的全程陪伴、检查后家属的安心,将使您的“无痛检查之旅”安全、舒适、无忧!
记者: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