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9日凌晨2点,第十七届夏季残奥会在法国巴黎拉开帷幕,来自约160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将在比赛中克服一切困难,展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同日,残疾人与健全人乒乓球对抗赛在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市民健康促进中心举行,作为杨浦区第四届运动会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次比赛以双打形式进行。
由于配对是现场抽签的方式,所有选手都是首次“组队”。 “全民健身,最重要的是参与,开心就好。”虽然对队友的实力一无所知,但“成功组队”的搭档们在热身后很快找到了配合的感觉。 “虽然她的腿脚不太好,但技术很灵活,一看就知道她经常打乒乓球。”选手李阿姨夸赞队友。随着球拍的挥动,伴随着乒乓球相击的清脆声响,欢呼声和笑声不断。名次不再是这场比赛的焦点。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残疾人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用平等的心态对待身边的残疾朋友,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暖。
2018年5月,鄞州街道建成全国首个同时服务老年人、中青年、青少年和残疾人的社区全民健身中心,首次将残疾人运动健康空间融入社区全民健身中心。杨浦区本着“全民健身,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在全国首创阳光健康站。这是杨浦区全面推进15分钟健康生活圈建设,解决残疾人社区康复难题的一次新探索。这里的运动器材、健身课程,都是针对残疾人、因疾病导致身体功能受限的老年人量身打造的,融入社区、恢复身心的独特作用,也让这里成为残疾人分享运动心得的交流平台。目前,杨浦区已建成8个阳光健康站,并已推广至徐汇区、浦东新区、宁波鄞州区等地。
位于大桥街道市民健康促进中心的阳光健康站,是全市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站点。无论晴天雨天,只要阳光健康站开门,附近居民几乎都会过来“打卡”。杨阿姨开玩笑说,自己上午、下午都来这里上班。今年64岁的杨阿姨2013年突发脑梗,手术后右侧半身不遂,右手几乎失去功能,腿脚行走也不方便。
大桥街道市民健康促进中心试运行后,杨阿姨听说这里有一家为残疾人提供运动康复服务的阳光健康站,就立刻过来体验。三年来,每天四个小时的康复训练,让杨阿姨的康复效果尤为明显,如今她已经可以稳稳地走路了,右手虽然还不够灵活,但通过不断的训练,她已经可以举过头顶了。“我整个人的精神都变好了,在这里锻炼很开心,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谈起自己的健身经历,杨阿姨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幸福。
阳光健康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免费运动健康服务,不仅配备有体能测试、运动康复设备,还拥有专业的运动健康训练师,进行功能评估和科学的康复健身指导。
68岁的王先生2017年中风后右侧身体功能受损,在康复医院治疗了七个月后效果不佳,经朋友介绍得知阳光健康站,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这里锻炼。
“我就是想减缓肌肉萎缩的速度,上海体育大学的张医生给我的身体做了检查后,告诉我手脚的肌肉还有提升的空间,这给了我希望,让我锻炼起来更有信心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健身指导,王先生的右腿从几乎麻木到现在不用拐杖支撑,可以独自行走。王先生坦言:“之前因为生病,行动不便,心里有些自卑,但在这里,感觉像回到家一样,心里很放松。”
阳光健康站始终坚持尊重与平等的核心,为残障人士打造“一站式”社区运动康复服务中心,以提高残障人士健康身体状况、延缓身体机能衰退、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努力解决残障人士健身康复和社会需求问题,免费向残障人士开放。在这里,社区残障人士以另一种方式谋求自己的“更高、更快、更强”。
文/图:毛新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