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美术馆是由中国收藏家刘益谦和王薇夫妇创办的私人美术馆。位于徐汇滨江的龙美术馆(西岸馆)由中国建筑师刘益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建造。北票煤码头始建于1929年。龙美术馆在“保留工业记忆”的同时,也激发了西岸滨江艺术的文化活力。
点击查看大图
为人类而创造的建筑艺术品
如同世界上所有成功的美术馆都拥有引人瞩目的外观一样,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外观设计同样有着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龙美术馆在设计中保留了北票码头原有的“煤漏斗”、工业传送带、铁轨等元素,同时采用独立墙面“伞拱”悬挑结构,共分为四层。地上一、二层的大尺度悬挑拱形空间,采用细腻质感的素混凝土,浇筑至地面,与由原有北票码头结构“煤漏斗”改造而成的时尚空间“斗廊”形成视觉呼应,营造出一种工业感、原始感,又有力量感与轻盈感的对比,同时赋予美术馆建筑强烈的当代感和创意感。
与大多数博物馆建筑的通体白色不同,龙美术馆以裸露的混凝土作为墙面和天花板的主要建筑材料,几何边界被模糊。地上是裸露混凝土“伞拱”下的移动展览空间,地下则是传统的“白盒子”展览空间。两者通过螺旋下降的楼梯空间相连,呈现出一个时间性的展览空间。
一二层通高的设计,使空间之间有了视觉上的沟通,满足了大型装置艺术、雕塑展览的空间需求,也隐喻着一个艺术的圣殿。
强调城市和河流的二元性
龙美术馆(西岸馆)原址为煤炭装卸码头,保留了航运所需的卸煤桥和铁轨,见证了城市与江河、大都市与远方的联系。二重性:在主入口面向城市的一侧,设计了美术馆前的广场,使其成为进入美术馆的过渡空间,实现了从市集到艺术的升华;美术馆临江一侧,延伸的观景平台与美术馆各区域相连接,巨型雕塑般的艺术展厅映射出美术馆的现实与虚拟,成为整个区域的焦点。
龙美术馆(西岸馆)不再是一个封闭内向的博物馆空间,其功能设计容纳了更多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这一切让艺术不再远离大众,而是与公众的日常休闲生活息息相关。
法国艺术家回顾展正在展出
即日起至10月27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举办法国艺术家乔治·马修(1921-2012)在亚洲的首个大型回顾展——“乔治·马修”。
作为“新巴黎画派”的关键人物,乔治·马修是他那一代法国画家中最具独创性的大师之一。他于 1946 年创立了“抒情抽象主义”,并成为这一流派的坚定人物。乔治·马修是该艺术形式的坚定拥护者,也是少数对纽约抽象表现主义产生重大影响的欧洲画家之一。他传奇的公共绘画项目预示了行为艺术的兴起,并自 1970 年代以来一直是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默默地推动了涂鸦作为一种城市语言的发展。
本次大型回顾展将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呈现约80件作品,首次在亚洲全面展示乔治·马修跨越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他多产的艺术生涯以及其创作中蕴含的活力与激情,展现艺术家独特的图像语言。
时间提示
龙美术馆(西岸馆)
地址
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撰文:西蒙
图片:范晓明、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