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建交 75 周年,大使谈两国关系的成就与展望

admin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网站报道,9月11日,张汉辉大使就中俄高层交往、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问题接受了俄罗斯周刊《新闻世界》的书面采访。该采访于同一天在 Newsworld 的报纸和网站上发表。采访全文如下:

张汉晖大使接受《新闻世界》书面采访

图为俄罗斯新闻周刊《新闻世界》报道界面截图

1. 距离庆祝俄中建交 75 周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天,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月访华期间称,即将到来的建交75周年纪念日是“我们两国的重要纪念日”。大使先生,您如何评价两国关系水平?您认为目前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建交75年来,中俄关系风风雨雨,中俄携手走出了大国与邻国相互尊重、平等和睦共赢的新道路。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亲自谋划和战略引领下,面向新时代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两国政治互信和战略合作不断加强,全方位合作不断推进,传统民间友谊不断深化。中俄同盟不仅为双方发展振兴提供了有力助推,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各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中俄关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珍惜。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的基础上,中俄始终坚持“五个坚持”,即坚持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坚定相互支持;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动力,构建中俄互利共赢新格局;坚守世代相传的友谊基础,让中俄友谊的火炬代代相传;坚持战略协作的支持,引领全球治理的正确方向;坚持公平正义的宗旨,努力推动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新时代,中俄关系勇立世界前列,把握时代脉搏,以维护两国人民利益为己任,以世界和平与发展为目标。

2. 5 月中旬,普京总统在北京会见了习近平主席。在两国建交 75 周年之际,双方签署了《俄罗斯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但俄罗斯人民并不完全理解这一声明的全部内容。大使先生,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联合声明的外交概况?此外,Newsworld 的读者对两国在军工技术合作领域的协议特别感兴趣,您能告诉我们吗?

今年5月,普京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他成功连任后首次出访。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全面总结了中俄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双边关系的联合声明》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次彰显了新时代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

张汉晖大使接受《新闻世界》书面采访

中俄两国元首举行小规模会谈

作为此次访问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联合声明》回顾了中俄关系健康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两国全面战略合作继续在高水平上发展,重申了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给予彼此的坚定支持。 为两国在实际领域的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是指导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文件。《联合声明》的内容再次证明,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发生复杂变化的今天,中俄关系更加成熟、稳定、韧性、独立、充满活力。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和战略协作,共同反对霸权和强权,不断丰富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为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注入更多新动力。

军事技术合作是中俄两国众多合作领域之一,是两国高度互信和战略合作的体现。近年来,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符合彼此利益,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的重要保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 年,两国贸易额比上年增长 26.3%,达到 2401.1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2023 年,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增长 12.7% 至 1291.4 亿美元,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增长 46.9% 至 1109.7 亿美元。今年两国之间的贸易量是多少?

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经贸合作克服了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总体上进展顺利。2023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 2401 亿美元,提前达到两国元首设定的贸易发展目标。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俄罗斯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今年 1 月至 8 月,中俄贸易额为 1584.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

4. 2018 年,成立俄中区域合作与发展投资基金,初始资本约为 7.5 亿美元,优先支持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框架内的项目,即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省份的合作。今天这种合作的特点是什么?大使先生,您如何看待俄罗斯流传的“中国将接管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谣言?你用什么论点来反驳这些谣言?

中俄在“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势头良好、活力大、前景广阔。不久前,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成功召开,双方就加强贸易、投资、运输、旅游、人文等领域合作达成了一系列新共识。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不断深化战略对接,进一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增进互联互通,加强人文交流,推动双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所谓“中国将接管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其实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纯属别有用心的胡说八道。中俄两国早已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2008 年,两国在黑盲岛举行边界纪念碑揭牌仪式,确定了长达 4300 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2021 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延长《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俄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彼此之间没有领土要求”。双方决心使共同边界成为子孙后代持久和平与友谊的纽带,并使其成为两国关系的基石。“这彻底消除了可能阻碍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隐患,为中俄建立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睦邻友好关系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是两国高度互信和对世代友好关系的充分体现。”谁要在这个问题上大惊小怪,挑拨中俄关系,就是一厢情愿,不得人心,绝不会得逞。

5. 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数据,截至 2023 年 12 月,俄罗斯和中国正在联合实施 83 个大型项目,估计投资 2000 亿美元,几乎影响到生活的所有领域——机场、港口、农业、IT 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哪些具体的投资项目已经投入运营,并为两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俄投资合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让两国人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框架下,双方强化投资合作顶层设计,稳步推进重点项目,打造地方合作新亮点,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和新成果。双方已确定重点项目 60 余个,前景项目 20 余个。其中,40多个重点项目已成功投运并正在实施,占比近70%。通江-下列宁斯科耶铁路桥正式通车,在两国边境地区新增铁路港口,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为改善未来的物流运输条件奠定更好的基础。在俄中资企业在家电生产和汽车制造投资项目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成绩斐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俄罗斯的农业投资项目,如粮食作物、菜籽油和农业物流基础设施,最近成为新的亮点,推动了两国农业贸易的显着增长。俄罗斯公司正在加紧为中国新的金属冶炼项目选址和设计。此外,化工、机械制造、矿产开发、房屋建筑、林业、数字贸易平台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不断提升双方投资合作水平,更好体现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张汉晖大使接受《新闻世界》书面采访

图为通江-下列宁斯科耶铁路桥(资料图)。

6. “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2013 年提出,旨在促进感兴趣的国家参与国际多边贸易和投资项目。截至去年 10 月,已有 150 多个国家和 30 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今年中国倡议有哪些新思路、新趋势?

“一带一路”倡议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诚信、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合作的原则,推动政策协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搭建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为全球共同发展开辟空间,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成功召开的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以落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八项行动为支撑, 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工程,同时完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持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务、金融、减灾等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建设。 陆海天一体化布局的完善,“一带一路”立体互联网络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大的合作机会和空间。

7. 目前,俄罗斯和中国都有团体旅行的免签机制,但有时很难获得个人赴华签证。俄罗斯和中国能否像中国及其邻国哈萨克斯坦那样为个人建立免签证制度?

近年来,中国不断优化签证政策,外国人来华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和畅通。作为新时代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双方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和频繁。为便利俄罗斯公民赴华旅游,中方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新措施。2023年8月,中国分别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开设了签证申请服务中心,不断优化申请流程,全面提升俄罗斯公民签证服务质量,过去一年为俄罗斯公民办理签证超过24万份。中国还单方面将俄罗斯列为对外开放的 41 个口岸实行 72 小时或 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免签入境海南的国家。下一步,中国愿与俄罗斯共同努力,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免除团体旅游签证的协定》,加快修改协定的谈判,签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便利公民联系的协定》的议定书以便尽快为便利人员往来、扩大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8. 2024 年和 2025 年是中国人在俄罗斯的年,这是两国合作发展的重要一步。中方准备给俄罗斯人民带来哪些惊喜?俄罗斯还将表演哪些其他艺术?

中俄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启动之年。在文化年框架内,两国策划了数百场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涉及舞台艺术表演、电影放映、文物展、青年文创交流等方面。目前,许多活动已经成功实施,更多的交易所正在筹备中。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和冬宫博物馆将联合举办展览。10月1日,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央华乐团将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音乐厅举行特别音乐会。功夫剧《咏春》和杂技舞剧《天鹅》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俄罗斯巡演;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的舞诗剧《只有这青》将于明年参加莫斯科契诃夫国际戏剧节。相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将进一步增进俄罗斯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不断拉紧中俄两国人民的情感纽带。

9. 尊敬的张汉辉先生,您能用一口流利的俄语进行即兴演讲,真是令人惊讶和钦佩。您从哪里获得如此丰富的俄语知识?

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最佳钥匙。我从中学开始就开始学习俄语,我一直对学习俄罗斯丰富的文化、伟大的文学作品和热情淳朴的人民感兴趣和热情。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求学期间,除了许多优秀的中文老师外,还有来自苏联萨拉托夫大学的老师,柳德米拉·弗拉基米罗夫娜 ·Lavrova 给我们讲课,为我们学习俄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我在职业生涯的余下时间里一直用俄语工作。2019 年,我有幸担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在与俄罗斯朋友互动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对中文越来越感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当今中国丰富多彩的故事。希望通过我的工作,向好客的俄罗斯人民展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两国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让中俄友谊世代广泛种植和深入两国人民心中。

10. 大使先生,今年 8 月是您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五周年。在俄罗斯期间,您最喜欢俄罗斯的什么地方?您对 Newsworld 特刊的评论,您好,中国!读者们有什么福气呢?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俄罗斯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的坚强领导下,俄罗斯社会齐心协力,不仅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抵御了美国和西方前所未有的制裁、封锁和孤立,而且在逆境中突围,创造了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奇迹。俄罗斯的 GDP 增长将在 2023 年达到 3.6%,失业率将降至 3% 以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俄罗斯已跃升至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该国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市场商品种类繁多,人们的文化和体育生活丰富多彩,俄罗斯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这一切,都不能不让人深深佩服俄罗斯民族的勇敢、毅力和乐观精神!就任驻俄罗斯大使后的五年里,我有机会与俄罗斯各界朋友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深入企业、学校、媒体、剧院、科研院所等机构和俄罗斯各地,从零距离、四面八方了解俄罗斯和她的伟大人民, 见证中俄互利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加深对俄罗斯的热爱,坚定我促进两国世代友好、深化中俄战略合作的信念和使命感。正如楚切夫的名言所说:“俄罗斯不能用理性来理解,她不能用尺度来衡量:俄罗斯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你只能相信她”。我坚信,植根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而独特的文化,俄罗斯国家的发展和振兴之路将越来越宽广。

我想借此机会对 Newsworld 策划和推出中国特刊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特刊将为更多俄罗斯朋友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让更多读者遇见美丽的中国,感知现代中国,爱上迷人的中国。也希望读者朋友们与亲朋好友分享感情,不断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张汉晖大使接受《新闻世界》书面采访__张汉晖大使接受《新闻世界》书面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