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早晚温差大,高血压患者为何易出现血压波动?专家来解答

admin

“多事之秋”血压易波动,这些“血压刺客”要当心__“多事之秋”血压易波动,这些“血压刺客”要当心

极木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张孟实 乔玲玲

秋分以后,早晚温差较大,气温逐渐下降。有些高血压患者出现心绞痛、头晕、胸闷、睡眠不好等,就医后才发现血压出现波动。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那么,为什么乱世时血压容易出现波动呢?季节变换时,高血压患者如何控制血压?日前,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何立群做客“公民预约楚天名医讲堂”为网友讲解。

_“多事之秋”血压易波动,这些“血压刺客”要当心_“多事之秋”血压易波动,这些“血压刺客”要当心

导演何立群(通讯员提供)

专家简介

“多事之秋”血压易波动,这些“血压刺客”要当心_“多事之秋”血压易波动,这些“血压刺客”要当心_

姓名: 何立群

职务: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领域: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冠心病起搏器植入及规范化药物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瓣膜病、介入治疗及规范化药物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治疗相关疾病。

咨询时间:周一全天(利济路校区)、周四上午(盘龙城校区)

秋季血压容易波动,小心“血压杀手”

“立秋后,随着气温下降,到门诊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不少是高血压患者,因血压波动前来调整用药。”导演何立群25日表示。

他说,如果血压过高,患者常常会出现头晕、头痛、睡眠不好等症状;如果血压过高,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头痛、睡眠不好等症状。对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来说,血压升高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起胸闷、喘息、心功能不全等。甚至心力衰竭等。

为什么秋季血压容易升高?他说,血压本身有季节变化。夏天,气温高,人体的血管扩张,所以血压会下降。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导致人体血管收缩,末梢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压容易升高或波动较大。另外,不少高血压患者在夏季擅自减少或停止服用降压药。秋季,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血压容易升高。

“多事之秋”血压易波动,这些“血压刺客”要当心__“多事之秋”血压易波动,这些“血压刺客”要当心

他表示,季节变换时老年人的血压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必要治疗高血压并避免低血压。夏季气温高,更要注意避免低血压。症状常为头晕、乏力、蹲下。如果久坐后突然站起来或长时间坐着,可能会出现眼睛发黑、站立困难等情况,如果不小心摔倒,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比如骨折等外伤,可能会导致身体受伤。影响你的健康,甚至你的生活。

何立群主任表示,秋季也要警惕这些“血压杀手”:首先,在饮食方面,一些市民在秋季喜欢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饮食中高钠低钠。钾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长期的精神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有的市民凭感觉吃药,头晕就吃,头晕就停,或者认为药有毒,不愿意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引起血压波动;此外,体重过重、缺乏运动、喜欢熬夜、酗酒等都是影响血压的因素。一不小心,这些“血压杀手”就会有机可乘,导致血压不稳定,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中风、心肌梗塞等。

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降压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情绪。

那么,秋季血压波动该怎么办呢?何立群主任表示,首先,高血压患者应该去医院看专科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既往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用药调整,将血压调整至相对稳定的水平。

他强调,随着年龄的变化,身体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因此,患者切不可根据以往的经验随意增加或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尤其是患者伴有高血压并发症,如心绞痛、中风或主动脉夹层等,不能盲目增减剂量,必须遵医嘱。

另外,有的患者轻信广告或听信别人说的好药,然后自行购买服用,这也是不可取的。由于适合个体患者的治疗方案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患者,因此建议患者还是到正规医疗机构,配合心血管专家进行个体化治疗。

此外,何立群主任还提醒,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改变吃油腻食物、熬夜、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清淡饮食、适量运动、保暖、预防感染、保证规律睡眠。等待。此外,还应注意情绪调节。血压对情绪特别敏感,情绪调节至关重要。患者应多到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注意压力管理。高血压患者在蹲下或久坐后站起来时应放慢动作。如果患者既往有血糖或血脂异常,应定期监测血脂、血糖等指标,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有助于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