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3日电:开幕即将开始,进博会的朋友们在忙什么?
新华社记者 唐世宁 周锐 顾一平
又到了金秋时节,“四叶草”形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即将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出席一年一度的进博会。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如期举行。共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连日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多家参展企业,跟踪他们忙碌的展会筹备工作,感受他们眼中中国大市场的魅力。
11月3日上午,原产于智利安第斯山麓高海拔地区的嘉沃雪山车厘子顺利运抵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展厅。金荣茂集团营销总监赵方华终于松了一口气。
作为第七届进博会的“全日制学员”,经营水果业务遍及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荣懋集团,每年都会带来多项世界首创的新产品赴约。从秘鲁沙漠蓝莓到泰国易开椰子,这些在历届进博会上亮相的“明星产品”如今已成为中国各大超市货架上的畅销产品。
赵芳华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将首次将马来西亚猫山王新鲜水果榴莲带到进博会。今年6月,中国与马来西亚签署了马来西亚鲜榴莲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马来西亚成为继泰国、越南和菲律宾之后第四个获准向中国出口新鲜榴莲的国家。
“参加进博会的新鲜榴莲将于开幕前一天在展馆上市,欢迎大家品尝。”赵芳华表示,多样化的需求和营养追求催生了中国万亿水果零售市场。进博会进一步加深全球果业朋友圈,共享发展机遇。
巴基斯坦商人哈比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第四届进博会。没想到,他带来的巴基斯坦盐灯突然成为“爆款”,“这些年一共卖出了6万盏”。 。第六届进博会上,他带来了一盏具有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驼皮灯,短短六天时间就收到了来自中国20多个省份的大量订单。
今年,老朋友老公又来了。 “中国市场不仅让我们的产品畅销,也有助于巴西和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第七届进博会上,哈比将带来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驼色皮革灯。 “这次,皮灯上画着鱼,象征着年年兴旺、繁荣昌盛。”
在医疗器械和医药保健展区,武田企业事务和患者赋权部负责人连静这几天一直在和同事们忙着完善展区。
连静告诉记者,自第六届进博会结束以来,武田已连续六项创新产品或适应症在中国获批,均为历届进博会上的展品。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帮助企业在中国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也坚定了我们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希望通过本届进博会与更多本土合作伙伴加强合作。”
2018年以来,每年如期举办的进博会,让越来越多的展品变成了商品,参展商变成了投资者,为中外企业搭建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桥梁。
连续七年参加进博会的贺利氏大中华区传播部及市场传播部负责人陈利斌对此感触颇深:“我们有很多重大投资项目都是通过进博会牵线搭桥落地的。如今,贺利氏在中国的知名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进博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进博会聚焦新生产力发展,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贺利氏成为首批入驻新材料区的企业之一,将发布新型贵金属催化剂等新产品,助力中国绿色化工等行业发展。
除了忙于筹办布展之外,陈利斌还有一个“业余身份”,那就是他是覆盖数百家参展进博会跨国企业的进博会“邻居团”网络的拥有者。
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贺利氏进博会协调员陈利斌在技术装备展区与20、30名“邻居”组成了一个线上小群,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如今,集团拥有会员300余家,延伸至食品农产品、汽车、消费品、服务贸易等更多展览领域。
这几天群里很热闹。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进博会,团里的‘邻居’都是进博会的参与者、见证者,甚至受益者。我们互相鼓励,分享合作机会。我们期待进博会活动越办越精彩。” ”。陈立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