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路286弄的社区,是银行街道工农二村第一住宅区,由5栋16层高层建筑组成。每栋楼一楼大堂都有一块30平方米的空间,长期被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占据。一些居民甚至习惯推着电瓶车上下电梯,停放在楼道里,这大大增加了火灾的几率,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如何将电动自行车“请”出楼外,从源头解决楼道停车、充电问题?银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史海军在实地调研走访时,以杨浦区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活动为契机,结合“四百”走访,带领居委会干部、党员、志愿者、建设班组长、居民代表和业主委员会共同开展意见征集工作。
如今,“自治共治会馆”自治项目进展顺利。一楼大堂乱停放的电瓶车已被清理干净,腾出的30平方米空间被改造成居民讨论、开展活动的场所。
党建凝聚凝聚力
探索居民参与式规划
改造要想顺利实施,必须合法并得到居民的认可。居委会动员党员、建筑班组长、楼内志愿者对一些不理解的居民进行劝说。同时,依托“三驾马车”,多次召开居民座谈会,听取居民对新建充电车棚选址的意见和建议。 。
座谈会上,居民代表温先生指出,286弄2号、4号楼和935弄3、5号楼旁边都有一些闲置的“剩余”绿地。因此,社区的“三驾马车”立即实地考察并考虑利用闲置土地。这些绿地位于小区出入口、垃圾房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米。同时,这些地方距离居民楼比较远,可以有效化解“邻避效应”。经过进一步协商讨论,最终确定了改造地点,并得到了居民的支持。
让居民成为“家庭领袖”
重新种植和添加绿化的技巧
“居民的事由居民商量,居民的事由居民决定。”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车棚正式投入使用,新增充电插座120个,停车位近240个,基本解决了大部分居民的燃眉之急。转型过程中,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电动车棚管理小组,建立了“发现-劝阻-报告”机制。同时,社区还推出了《电动车棚自主管理居民公约》合集,让居民共同讨论制定,并鼓励居民组成志愿者小组,加强日常检查和劝阻,奠定了社区电动车棚自主管理的基础。为今后车棚的健康运营奠定了基础。
由于新建车棚占用了部分绿地,为了不影响小区整体绿化环境,改造工作完成后,小区党总支召集“三驾马车”和居民代表召开了座谈会。关于重新种植和增加绿化的特别会议。最后,社区在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办的指导下,听取了居民代表王阿姨的建议,在四栋楼的墙壁上科学地重新种植了凌霄、月季、月季等30余株匍匐花卉。在社区的墙上。 ,实现立体绿化,补植面积约400平方米。同时,社区协调物业管理和居民志愿者定期进行浇水、修剪、补植等后期维护工作。一位曾抱怨绿地占用不满意的业主这才松了口气,并带头组建了车棚安全检查“小小组”,帮助居委会及时发现问题。
优化空间“聚人心”
创建自治共治室
为进一步巩固电动自行车不进楼入户整治成果,防止死灰复燃,满足居民自主共治需求,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居委会以高层住宅建筑为起点,开始开展自主项目。电动自行车被“请”到一楼免费门厅等公共区域后,引导居民开展“自治共治会议厅”建设。一是鼓励居民共同美化一层空间,制定议事规则,展示孝道文化,引导邻里和谐,弘扬传统美德;二是引导居民向议事厅捐赠桌子、凳子、笔记本、笔等必要的设施和物资;最后,组织居民在会堂开展“好邻居美食节”、消防演习等活动,促进邻里和谐。
自治共治商会的建立和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这可以有效防止电动自行车重新进入建筑物和家庭;另一方面,解决了居民长期的讨论需求,为大家提供了表达意见、交流想法的平台。同时,通过议事厅讨论活动,居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增强了责任感和参与感,促进了邻里和谐共处、互助互助,创建了良好社区。气氛。让居民从围着小家“转”到围着社区“转”,有效发挥居民自治作用,为社区自治共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