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举行国民议会和地方议会选举。博茨瓦纳并不是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但这次选举是一个例外。原因在于,这次选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该国独立 58 年来首次出现政党更替。 1966年国家独立以来一直执政的中左翼“博茨瓦纳民主党”(BDP,简称“民主党”)遭遇惨败,不仅终结了该党在大选中的12连胜。独立前开始的大选,但也首次成为反对党。原最大反对党社会民主党“民主改革联盟”(UDC)以过半席位赢得选举。
11月1日,博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莫克维齐·马西西承认失败,并对选举结果表示尊重。博茨瓦纳首席大法官泰伦斯·拉诺瓦内当天宣布,民主改革联盟候选人杜马·博科当选下一届总统。这位曾是人权律师的反对派领导人连续参加三届选举,最终实现了“不可思议”的目标,成为该国新领导人。
这次选举的纸面结果超出了之前的预测。国家历史性的政治变迁离不开多重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时代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非洲“钻石王国”原本稳定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昔日的发展红利不断减少,博茨瓦纳人民用选票表达了对反对党的厚望。两者对比,新政府的治理考验必然是艰巨的。
博茨瓦纳是如何实现第一次政党轮换的?
民主改革联盟在这次大选中大获全胜,出人意料。这与各家媒体和分析人士预期的与民主党的“激战”相去甚远。
要了解如此惊人的变化,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该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选举制度。独立后,薄熙来以宪法形式建立了多党议会制度。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因此,获得国会半数以上席位的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当选总统。今年大选后,博茨瓦纳国民议会共有议员69名,其中民选议员61名,执政党任命议员6名,当然议员(主席、议长)2名。
可见,决定博政局的是61名民选国会议员的成员资格(今年当天还投票选出了609名地方议员)。在过去的12次选举中,民主党几乎赢得了过半选票和绝对多数的当选席位。然而,今年大选仅当选四人,较五年前上次选举下降近90%,成为国会第四大党。 ,实在令人惊讶。相比之下,选前已是第一大反对党的民主改革联盟获得36个议席,颓势和落差尤为明显。
但仅凭议席数就得出民主党支持基础“断崖式下跌”的结论,并不符合现实。事实上,尽管本次选举民主党全国得票率大幅下滑,但仍为30.49%,仅次于民主改革联盟的37.22%(后者得票率仅增加了1.34%,但其议席超过四倍)。民主党之所以得票率与所获议席严重不成比例,甚至比博茨瓦纳爱国阵线党(BPF)的得票率还少,后者只获得8.31%的选票,很大程度上是薄熙来现行选举制度的直接结果。重塑反对党的版图。
作为前英国殖民地,博在独立后遵循英国下议院选举制度——单一选区的简单多数制。在这种制度下,每个选区的政党候选人只要领先其他对手就可以当选,而不管他们获得的绝对票数是多少。因此,席位分配并未考虑各政党在选区或国家的得票份额比例。票数和获得的席位完全有可能不成比例。这种制度促成了过去民主党一党执政的时代,也导致了民主党今天的“不公正”失败。
一方面,虽然民主变革联盟前主要成员和前最大反对党国大党将在2022年退出联盟独立参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各选区,博科及博科领导的联盟另一成员党博茨瓦纳国民阵线强势崛起,另一议会反对党博茨瓦纳进步联盟党也加入联盟并肩作战。最终并没有出现执政党想象中的“反对党分裂”和选票分裂,而是各大在野党。各自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瓜分”民主党的选票和席位。
另一方面,民主党在此次竞选中未能完全实现外交政策的统一。博政治分析师莱索尔·马查查向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由于对该党初选和提名程序的不满,部分选区的民主党议员决定独立参选,这也导致该党在选区出现分裂。票数——根据得票最多者当选的规则对民主党候选人构成进一步威胁。
当然,即使选举制度让得票率较低的民主党感到有些不公平,但这个老牌执政党失去大多数民意支持,被选民“除名”的事实也并非不公平。 。计票结果出来后,国际媒体发现,博族的普遍态度是对民主党的失望和厌烦。用南非智库安全研究所(ISS)研究顾问林吉赛·奇科霍梅罗的话说:“民主党执政58年后,无法提供新的内容。”相比之下,博科和民主变革联盟则把重点放在“变革”上,提出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司法改革的政策。
尤其是在博茨瓦纳经济疲软、失业率高达28%、年轻人受到经济困难严重影响的情况下,这个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非洲国家已经成为了本国学者所说的“失业经济体”。由此,民主党的公信力也越来越强。受到影响。作为反对派阵营的代表人物,博科因其人权律师出身而富有正义感,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长期关注国内时事,了解国家症结。再加上他已经两次失败,胆子也越来越大。反而组织了更强大的反对派联盟,这无疑让更多选民在心理上更愿意给其机会。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老牌执政党的失败是连他自己也深信不疑的结果。时任总统马西西于11月1日大方承认失败,祝贺博科和反对党取得胜利,并承诺迅速启动权力交接,转型为“忠诚的反对党”。选后政局稳定的背后,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社会状况和民意变化。
局势变化冲击“钻石王国”,新政府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博科于11月1日宣誓就职,博科历史上第一个非民主政府即将领导这个国家。新总统在竞选期间提出了许多雄心勃勃的政策纲领,例如将最低工资提高一倍、改善社会服务以及建立更加独立的司法机构。但与此同时,博科表现得非常谦虚和谨慎,声称“我只能保证我会尽力而为,但如果我失败或犯了错误,我会寻求人民的指导。”
未雨绸缪的态度源于博科对国内实际情况的了解。博茨瓦纳反对党深知,民主党下台是因为无法解决国家时代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这样的执政困境和问题,足以压垮执政58年、资源优势明显的执政党。这也可能让未来的新政府头疼不已。
毫不夸张地说,如何应对“钻石红利”减少是解决博茨瓦纳近年来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历届政府都无法拿出好的解决方案的“根源”。博茨瓦纳是非洲乃至世界著名的“钻石王国”。 2023年,其钻石储量为2.8亿克拉,钻石产量为2510万克拉,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这个非洲独一无二的“小康之国”。
几乎在该国独立的同时,博茨瓦纳于1967年发现了丰富的钻石资源,四年后世界上最大的奥拉帕钻石矿建成。此后短短三年时间,这个传统农业国家摘掉了“最贫穷国家”的标签,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过去30年来,博茨瓦纳的人均GDP一直位居地区前列——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均GDP仅为4800美元,今年博茨瓦纳的人均GDP有望突破7800美元。
此外,博人口较少(只有26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该国是非洲第一个建立免费中小学教育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国家。人们甚至可以免费向政府申请土地和自有土地。建造住房。此外,在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中,博茨瓦纳在上榜的180个国家中排名第39位,在非洲排名第一。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塑造了民主党主导的稳定的政治格局。
然而,所有这些经济、社会和民生建设成就都高度依赖于钻石财富。据世界银行统计,钻石产业创造了该国GDP的25%至三分之一,占该国出口总额(70亿美元)的80%以上,并贡献了博公共财政的35%至40%。虽然马西西政府此前将促进经济多元化作为主要目标,但其全力发展的旅游业却受到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对GDP的贡献从2019年的13.1%下降到今年的不足10% ;一半以上人群赖以生存的传统工业农业(主要是畜牧业)对GDP的贡献不能超过2%。
正是这几年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给结构高度单一的博茨瓦纳国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博钻石的发展依赖于与行业巨头英国和南非跨国公司戴比尔斯的合作。双方合资成立的Debswana是全球产量和产值最高的钻石开采和生产公司。商业。博茨瓦纳央行今年5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布斯瓦纳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毛坯钻石销售额为5.609亿美元,同比下降48.3%,直接减少了财政收入博茨瓦纳政府。
路透社指出,受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人造钻石竞争的双重影响,2023年全球钻石市场需求将大幅下降,经营将变得困难。去年第四季度,各钻石企业纷纷采取措施缓解供应过剩问题。戴比尔斯集团的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甚至正在考虑分拆或出售戴比尔斯,以确保重组顺利进行。
国际政治局势的突变,让钻石行业雪上加霜。为了制裁全球最大的钻石生产国俄罗斯,七国集团(G7)和欧盟今年达成协议,要求全球生产的所有钻石必须在比利时安特卫普进行认证,然后才能进入G7和欧盟市场。由于G7和欧盟占据了全球钻石市场的70%,此举无疑会使博钻石业的处境雪上加霜,遭到马西西政府的强烈反对。
钻石市场的复苏仍需时日,主要合作伙伴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博自身的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仍面临困难。由此,钻石收入大幅下降,直接引发了博茨瓦纳国内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中严重的失业和经济衰退让民主党政府不堪重负。也放大了长期分配不平衡和钻石红利未能充分惠及全民的矛盾。
面对困境,博政府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钻石身上,力争从钻石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去年6月,博政府与戴比尔斯集团达成为期十年的钻石销售协议,将博政府国有企业奥卡万戈钻石公司(ODC)获得的钻石原矿产量份额从25%提高到30%。未来将逐步增加至50%,实现双方产量的平分。如今博科和新政府继承了这份难得的“红利”,继续谈判并将协议“货币化”是他们执政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
博科本人在竞选辩论中强调,作为非洲人均GDP第五大的国家,这么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贫困率17.2%)是不可接受的。但明知实情,他只能把“减少浪费开支”作为提高工资、促进就业、增加补贴的财源。技术策略只能缓解当前的迫切需求。一旦“钻石红利”进一步消失,国家如何保持经济长期发展、稳定财政收入、不让已有的开发建设成果化为泡影?这无疑是所有政党,无论是政党还是政党,都面临的根本考验。
(胡玉坤,国际政治专栏作家、中国翻译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