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很多观点认为,今天的中国在无人机领域取得了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成就。
以至于一旦中国与其他国家爆发军事冲突,对方军队可能连解放军都看不到,就会被中国的无人武器装备压垮。
【国产彩虹9大型无人机】
正因为如此,航展开幕前人民空军官方账号发布的一则通知,意外地引起了航展幕后各方的关注。原因是,这一通知很可能表明中国空军正在进行国产无人机管制。机械行业进行了一项新的调查。
该通知的全称是《关于超低成本无人机竞赛及测试活动的通知》。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部主办,旨在向全社会征集符合标准的无人机解决方案。
在这份通知中,除了通知标题直接写出“成本极低”的要求外,解放军给出的标准还包括“侦察制导”、“巡查攻击一体化”、“反装甲”等。 ”和“勘测测绘”。搜索“罢工”“运输配送”六项绩效指标。
【极低成本无人机竞赛及测试活动公告】
这些性能指标不需要同时满足,只要满足其中一项并且满足“极低成本”即可。同时,成本因素得分占总分高达30%,这足以证明在无人机领域,中国已经到了可以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集成度等优势的地步。在保持性能指标的同时压缩无人机的优势。制造和使用成本。
这一优势对于解放军来说至关重要。毕竟,虽然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各型无人机性能普遍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从全球范围来看,采购成本也非常划算。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性价比”产品与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溢价较高。如果单独计算,即便是国际市场上公认的“最具性价比”的翼龙二号测控一体无人机,也要花费足足500万美元。
【国产翼龙2侦察一体无人机】
要知道巴基斯坦枭龙战斗机的出口单价约为2500万至3000万美元,相当于5至6架翼龙2。尽管这样比较,Pterosaur-2 看起来仍然非常廉价。
但问题在于,随着飞行员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军方在使用有人驾驶飞机时往往会担心损失,从而采取更为保守的使用策略。通过降低打击效率,尽可能延长有人机的使用时间,变相提高了战斗机的全寿命效益。
相比之下,无人机的一大优势就是“可损耗”,战时可以比有人驾驶飞机深入前线作战。虽然这提高了部队的任务灵活性和打击效率,但也增加了无人机损失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机与无人机在使用问题上形成了核心冲突。载人无人机投资大、回报慢、盈利期长,是长期效益,但风险也低,而无人机则恰恰相反。
这也使得无人机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高强度军事冲突中操作人员的训练上。考虑到损失风险后,购买和使用无人机的成本实际上与载人军用飞机没有太大区别。
【解放军歼15T舰载战斗机】
对于正在台海积极备战、应对与美国潜在军事冲突的解放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优化和改进的领域。
毕竟,中美冲突的激烈程度必然会达到连有人飞机都难以自保的程度,无人机也会像雪花一样不断消散。
再加上各种徘徊炸弹、低成本巡航导弹等廉价无人机,就像消耗品一样,在各种冲突中大放异彩。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仅仅“低成本”的无人机是不够的。解放军追求“极低成本”,保证性能的同时,将价格压缩到极致,以满足部队的大规模消耗。
【国产低成本巡航导弹无人机】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成本因素一直是解放军研发装备新型武器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也就是说,现有的无人武器装备本身就非常重视“性价比”。在考虑降低成本时,制造商本身可能不知道如何关注细节——而赢得下一场战争的答案往往是隐藏的。在这些细节之中。
因此,解放军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再次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推动军民合作、集思广益的同时,还动员国内无人机产业链进一步整合相关技术产业,降低通信、调度等额外成本。
说白了,这是对国内无人机行业的一次调查,也是一次准动员。整个产业链要做的不仅仅是交出“作品”。他们还需要与解放军明确各自的需求,打通一切环节。
只有这样,到了支援前线部队作战的那一天,整个军民协作体系才能全面运转。
【无人机建设发展与应用研讨会】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解放军第一次探索国产无人机产业。
2023年,空军召集各厂家、院校举办“无人机建设、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从今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各种类型、功能的无人机来看,这些活动都非常成功。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发展无人机的问题上,解放军与民间厂商、大学已经达成了合作与进步的共识。相信在下一届珠海航展上,我们一定能看到真正“极低成本”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