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近日,中央反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三个典型问题纠正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详情如下:
1、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违法使用资金修缮政府办公楼屋顶、修建广场景观小品。清徐县投资5.9亿元,建设县域水系生态治理和城市停车场效益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清徐县将县政府综合办公楼仿古屋顶、外墙粉刷、政府综合办公楼亮化工程等非法打包纳入县水系生态治理和城市停车场效益项目,实际支出1193万元。同时,该项目还在城市广场建设了多幅景观小品,包括银莲花雕塑、景观石、地雕、多棵仿真椰子树等,实际支出1305万元。
2、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外汇交易中心存在过度装修问题。 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金牛区投资12.16亿元,建设外汇交易中心项目,建筑面积8.22万平方米。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进口石材拼花、手工羊毛地毯、玻璃幕墙等高端材料,装修豪华。园林绿化工程共耗资697.4万元,智能信息系统耗资1.2亿多元。会议中心的装修费用高达5489元。元/平方米,是建筑成本的近两倍。
3、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侵占耕地、挖湖造景整治形式主义、问题频发。 2021年5月,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兴义市相关企业违法占用耕地、挖湖、园林绿化问题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整改态度不坚决,整改手段不系统,跟随监管不及时、责任落实不到位。 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该公司在部分整治区域蓄水形成水景,还占用新增耕地49.81亩,建设人工湖、人工草坪等迎风景观。 2023年12月,中央整顿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向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公开通报了类似问题,经省部署检查整顿,黔西南州、兴义市及有关部门未吸取教训,违法占用耕地、挖湖、园林绿化问题再次被通报自然资源部2024年8月,针对中央有关部门反映的问题,有关省级职能部门存在举一反三、表面整改推进力度不够、对基层整改工作指导监督不够等问题。
上述问题反映出一些地方纪律意识、规则意识淡薄。尽管党中央多次发出过日子过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令,但对非必要、非紧急的建筑装修工程仍不严格管控,甚至主动整顿。这样做;一些制度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超标建筑装修向基层蔓延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有的还没有从举报的典型问题中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注重教育指导和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日常监管不及时,类似问题屡屡举报、整改。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办好利民之事,坚决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持续推进建立一个紧凑的生活。思想上,发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坚持勤俭办各项事业,把宝贵资金用在关键领域和紧急工作需要上,坚决制止过度建筑装修向群众蔓延。基层;坚持举一反三进行自查自纠,分类审慎推进问题整改,用好现有资源。对于举报的典型问题,要认真吸取教训,切实承担问题整改主体责任,加强上下联动和部门协调,不能搞表面化、纸面形式主义整改;要坚持系统理念开展检查整改,从管理源头和制度层面解决问题,确保整改到位、防止反弹。同时,防止“一刀切”、“扩张”,避免滋生新形式主义、造成新浪费。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2日第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