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阐述经济现状与未来财政规划

admin

12月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并就香港整体经济最新状况及香港特区政府财政政策咨询致开幕辞。 2025-2026年财政预算案,全面阐述香港经济现状、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财务规划。

陈茂波表示,过去几年,为应对COVID-19疫情和外部环境挑战,特区政府推出的大规模反周期措施稳定了经济民生,但也导致财政赤字以及财政储备的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初步测算2024-2025年综合赤字预计约为1000亿港元,高于预期的481亿港元。 “面对来年不确定的外部经济环境,我们将继续检视收入、支出和财政储备水平,同时考虑社会当前和长远需求,制定相应措施和财政安排以期在未来几年内恢复平衡。”

受地缘政治局势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今年香港资产市场持续承压,影响政府的卖地收入、物业市场印花税和利得税收入。即便如此,特区政府继续投入资源巩固经济增长动力和改善公共服务,继续加快北部都会区等经济和住房发展。

尽管外围环境充满挑战,香港经济第三季仍按年增长1.8%。至于劳动力市场,近几个月持续紧张。 8月至10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处于3.1%的低水平,就业不足率为1.1%。入境旅游方面,今年首10个月共有3,670万人次访港旅客,较去年同期增加37%。预计全年旅游人数将接近4600万人次的目标。

楼市方面,陈末珀表示,香港住宅楼市第三季度大部分时间保持平静,但自美国9月开始降息以来已恢复动力。 10 月份住宅交易量约为 4,700 笔,较第三季度每月约 3,400 笔交易的平均水平显着增加,与过去五年的月平均水平大致相似。房价逐渐企稳,继第三季度下跌 5% 后,10 月份上涨 1%。由于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外部环境依然严峻,第三季度非住宅房地产市场依然疲弱,成交持续稀少,销售价格和租金持续疲软。

陈茂波指出,国家大力的经济刺激措施将惠及香港经济的不同行业。此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香港近年来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特别是东盟和中东市场。香港也正全力发展成为高附加值的供应链管理中心,旨在更好地支持内地企业在亚洲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帮助他们拓展国际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