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学到了一个新词,叫新文嚼旧。
说白了,就是那些表面上假装优秀,实际上背地里靠父母养活的年轻人。
这类人通常打着孝顺的幌子,带着孩子去父母家吃吃喝喝。
或者借口工作忙,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让老人既出钱又出力。
这种啃老的方法,是很微妙的。它通常披着陪伴和家庭责任的外衣,很难被识破。
另外,现在很多老人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子孙受苦。
没办法,我只能自己努力工作,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每一分钱都拿出来。
总之,现在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明目张胆地啃,而穷人家的孩子却在无奈地啃。
一、每一代人的共同命运
如今,很多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都变得焦虑起来,生怕自己每走一步都会落后。
但现实是,很多人考研失败,考上公考无望。
借用前两天读者的文章《太难了!》对《到处都是绝望的年轻人》一文的评论。
躺着躺着不齐,滚来滚去却赢不了,死了却死不了,活了却活得不明不白。
只能说,现在的人们被时代潮流所推动,无法做出自己的选择。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挫折和挑战。
还记得几年前,00后要整顿职场的说法铺天盖地。
如今,对于这些奋力进入职场的00后来说,并不容易。
很多人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寻找实习单位,为公考做准备。
看来从蒙面第二年开始,公考的热度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更不用说2000年出生的人了,35岁以下的人现在都在想办法准备考试。
每个人都在生活的炎热中挣扎,只希望在职业生涯结束时能找到一份五险一金的稳定工作。
据统计,2024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将达到1187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巨大。
国考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这意味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正在参加公考。
有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
说到底,这其实是社会竞争压力的一个缩影,残酷而现实。
二、冒充公考现象
2000年后出生的一代人一出生就陷入了一个不确定的世界。
他们不仅要与同龄人竞争工作,还要与前任竞争地盘。即使现在,人工智能也在试图分一杯羹。
所以我要提前计划、提前准备、提前着急。
此外,口罩近年来更是火上浇油。
许多行业被打得七零八落,工作稳定、福利好的公务员开始吃香。
每个人都竞相进入,竞争是你死我活。
埃德蒙·菲尔普斯曾说过:“当一个国家所有的年轻人都想成为公务员时,这个国家的未来就值得担忧。”
因此,很多年轻人选择了一条捷径,那就是假装参加公考。
年复一年,一拖再拖,一事无成。说白了,就是吃老了。
他们以父母的期望为挡箭牌,以考公务员为借口,逃避找工作。
假装努力工作,实际上只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
以公考为幌子,掩盖不独立、不愿面对社会竞争的怯懦。
但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参加公考的人才是有保障的工作。
真正到手的铁饭碗,就是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成长的起点其实是从财务独立开始的。
最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