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孙永辉 图网
“花隐漆里,紫气东来。麒麟回首,万事无忧。” 11月中旬,阔别三年多的知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两天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三段视频。第一篇名为《紫气东来》,正式宣告回归大众视野。三年来,她走遍了20多个省市,看望了100多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漆器、竹艺、川锦……在她的视频中,依然是传统文化与田园生活的审美结合。
李子柒的回归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红。然而,在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视频领域,李子柒并不是唯一一个受欢迎的UP主。点击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平台,就能看到油纸伞、泸州老窖酿酒技艺、峨眉武术、东村竹编、泥塑等领域的博主讲述非物质文化的故事以自己的方式传承。
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成为非遗传承和传播的生力军。以抖音为例。该平台今年6月发布的《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视频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36%,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总数1428人。 ,其中30岁以下199人。
这群UP主将会与传统文化擦出怎样的火花?不妨跟着他们的节奏,一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起舞吧。
蒋勋谦(九月):寻找世间之美
九月是湖南姑娘。她给自己取名“九月”和“蒋勋谦”。 “江寻千”的意思是“寻找世界之美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有网友称她是一个有自己“体系”的女孩。 9月,抖音账号粉丝数达2225万。在发布的200多部作品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和美食作品。桂花芡实糕、泡泡虾、雪球山楂、猫奶冻……看似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瞬间调动观众的味蕾。更让人称道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作品。
锻铁花、舞火盆、雕冰花……多美啊。在九月的视频中,观众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一场浪漫的“邂逅”,深深记住它们所代表的文化。 “这不是特效,也不是奇幻小说里的场景,这是民间绝技——火锅。”以火锅舞为例,在不到5分钟的视频中,九月简洁地再现了学习技艺的过程、火锅舞的动作以及火锅的文化内涵。火锅表演寓意着辟邪、平安万家。在她的诠释中,粉丝了解到火锅指的是火的媒介。两边的铁锅里装满了点燃的木炭。通过摇动,每块木炭充分燃烧时,会升起夹杂着火花的火焰。通过舞蹈,火焰会跟随表演者的脚步,与人们共舞。
如果将1600度的铁水射向高空会是什么样子? 9月份圈内出现的视频中,除了近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的“湘西尸驾”外,还有更早之前的“铁花”。 “我们从打沙子、打水开始练习,打到了就上去,不打到就被拉下来。”工作中,9月,他专程拜访河南确山铁花代表性传承人杨建军,练习打沙。几个月后,九月,我继续练习打水。熟能生巧后,我就准备好真正战斗了。沙漠里,搭起了柳树棚。表演者戴上护目镜,勒紧裤脚,套上鞋套,戴上葫芦、葫芦制成的帽子。一切都准备好了。铁水化作绚丽的色彩,布满天空,鲜花盛开。黄金构成终极浪漫。 9月,她还学习成为千百年来第一位“雀山铁花”女传人。
朱铁雄:魔法少年追寻英雄梦
2021年8月,朱铁雄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他的第一个视频。他扮演一个年轻人,为了保护生病的孩子,变身为“美猴王”孙悟空。在激动人心的唢呐声中,他身披金光,腾空而起,站在了小男孩的面前。视频时长仅29秒,最终获得187.1万点赞。此后,朱铁雄凭借充满中国风元素的反串视频“出圈”,开启了中国式反串的赛道。
朱铁雄是福建莆田人。视频中,他是金箍棒大显身手的“美猴王”孙悟空,也是乘坐风火轮上天入地的神童哪吒。朱铁雄的抖音账号主页上有一条注释:“中国魔法少年的英雄梦想,国风反串的激情与浪漫”。虽然展示的作品只有39件,但累计点赞数达到1.8亿,粉丝数达到2412万。
朱铁雄的视频风格主要以“国风+叙事+变装”为特点,剧情设置有温馨、有趣、励志等多种风格。 AI反欺诈能否与刀马蛋结合?他就是这样做到的——“快给我转点钱,我要见我老婆……”画面中,正在表演魔术的朱铁雄听到了爷爷的要求。他查看手机后发现,骗子利用人工智能假装已故奶奶哄骗他,向他发送奶奶玩刀马蛋的自拍照和视频。爷爷坚称“眼见为实”,对方就是他想念的人,孙子却通过变装向他展示了AI换脸的过程,强调一切都是幻觉。后来,朱铁雄不忍心看到爷爷失踪,就用AI以奶奶的形象调出爷爷的视频,并告诉他,“以后谁来找你,都不要相信。”他的台词和表演并不生硬,让粉丝们感动和鼓舞。
今年年初,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语歌舞”备受关注。今年3月,朱铁雄和他的团队创作了一部以英国歌舞为主题的变装视频。剧情围绕一个热爱英语歌舞的年轻人展开。年轻人和他的母亲之间存在误会。他认为他的母亲很残忍,从不支持他做他喜欢的事情。但事实上,他的母亲默默支持他。误会解除后,年轻人和队友们像变魔术一样,在激动人心的音乐中完成了炫酷的民族服装,自如地跳起了英国歌舞。
细看视频,朱铁雄的视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叙述和解读还是比较微妙的。他在情节设置中放置了某种元素,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某种文化的重要性,值得细细品味。
南翔不爱吃:物质粮食与精神粮食“双修”
与 9 月份的定位有相似之处。博主南翔不爱吃,他是一位美食博主,也是传统文化领域的创作者。他曾经是一名数据分析师,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美食视频。 2020年,他凭借一颗“龙吟草莓”走红网络。因为热爱传统文化,他于2023年开始进入非遗赛道,打造“精神食粮”。
不爱吃的南翔抖音账号有“东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名菜食谱”两个系列。在菜谱系列中,南翔共发布了125幅作品,其特点是昂贵、精致、难度大。比如,他会研究国宴、宫廷菜、满汉宴等品类,包括水煮白菜、牡丹鱼片、空心玻璃等菜品。另外,南翔不爱吃,会复制电视剧、书籍等媒体中出现的菜谱,比如《红楼梦》中的茄子。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已更新41集。福建古田的世界最长龙、安塞腰鼓、皮影戏、箱灯等文化元素在南翔不爱吃的记录中获得了新的地位。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探花舞。这是湖南隆回独有的民间技艺。 2009年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8月,南翔不喜欢吃饭,发布了相关视频,他说:“失踪33天后,我接受委托,将一项没人看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出山。”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粉丝看到视频之前,吴探花没有观众。
为了学习和传播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翔一行前往湖南省隆回县看望“炭花舞”传承人胡光丹。与铁花舞不同,炭花舞更多的是一种“舞蹈”。将燃烧的木炭燃料放入铁丝网笼中,然后用绳子将铁丝笼绑在小竹竿的顶部。最后,表演者手持竹竿,摇动铁丝灯笼。 ,在夜色中变幻着舞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交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碰撞,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