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吴月芳教授逝世,告别仪式定于12月17日举行

admin

据“北大天文”微信公众号15日晚消息,中共党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教授吴跃芳于北京逝世。因治疗无效于2024年12月13日18时36分。他已经86岁了。

讣告显示,吴月芳教授告别仪式定于12月17日10时至11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

_享年指什么_享年是指多大岁数

享年是指多大岁数__享年指什么

吴月芳.图/北京大学天文系

吴月芳,1938年7月1日出生于浙江诸暨市,195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生致力于党和国家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 1958年9月,吴月芳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核物理专业。 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留校任教。 1973年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文学专业。 1996年8月晋升为教授,2001年9月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退休。退休后,吴月芳教授继续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北京大学奉献了50多年。以及中国的天文学。

_享年是指多大岁数_享年指什么

吴月芳教授是我国恒星形成研究领域的重要先驱。她取得了杰出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授予突出贡献教师称号。 2019年获北京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学术贡献特别奖。 2020年荣获有突出贡献教师称号。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五届张宇哲奖。

吴月芳教授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包括首次证明了分子向外流质量与原恒星吸积率的关系、系统研究了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域的引力塌缩、建立了恒星形成的初始条件等。使用大量早期分子云核样本形成恒星。研究发现长碳链分子的新生产领域,提出冲击波碳链化学。这些成果推动我国天文学研究走向国际前沿,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_享年是指多大岁数_享年指什么

吴月芳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学生爱戴的导师。她秉持着对教育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学生的无私关爱,精心培养了一批批天文人才。许多学生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成长,现已成为中国天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吴月芳教授创办并精心培育的北大天文学本科论坛,已成为北大天文系独特的品牌学术活动,对全国高校天文学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月芳教授培养的三个孩子均考入北京大学。她不仅是孩子们的慈母,更是孩子们的榜样。她的坚韧和毅力深深影响了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成功。

_享年指什么_享年是指多大岁数

吴月芳教授一生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工作中,她刻苦学习,追求卓越,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生活中,她谦虚、友善、乐于助人,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吴月芳教授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使她成为师生的榜样。

祝您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