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案例:童心童智童议事,童言童语筑未来

admin

童心筑童梦__上海童心童语

《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拓宽儿童参与渠道和方式,用好群众建议征集、基层立法联络点等平台、红领巾理事会扩大儿童参与覆盖面。和代表性。

上海市妇儿工委办公室今年开展“2024年上海市儿童参与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我们将发布一系列推送,介绍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范例”。本期介绍静安区精选案例——孩子们的讨论、孩子们的话语、孩子们的话语建设未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静安区彭浦镇场中路2800弄妇联聚焦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坚持为儿童服务,共同为儿童创造美好空间 社区。小区妇联打造“零废弃家庭发展计划亲子讨论平台”服务项目,通过寓教于乐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增强儿童及其家庭对社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自2016年成立以来,零废弃家庭发展计划亲子学校已招收亲子学生家庭80余户,举办各类活动90余场,累计覆盖1800人。

初衷:从儿童视角赋能社区治理

场中路2800巷住宅区东邻三全路,南临南河铁路,西邻田家滨小学,北邻场中路,面积约10.9万平方米。住宅区包括场中路2800弄、望园公寓(前后)、涌泉公寓四个自然小区。

多年来,场中路2800弄一直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岗位、聚焦社区”的主题。通过“零废弃家庭发展计划亲子学校项目”服务社区儿童,促进社区融合,提升家庭能力,让社区家庭和儿童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演讲:孩子们成为“社区小规划师”

零废弃家庭发展计划旨在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定期为社区学生推出精彩课程。通过实际参与绿色微社区治理,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播下低碳生活的绿色环保种子。形式包括DIY制作活动;参观博物馆、学校、学习场所;社区微观治理参与等。同时与上海市田家滨小学合作学校联动,让学校学生走进社区进行社会实践。

建立零废弃家庭发展计划亲子讨论平台,遵循自愿参与、团结协作、积极奉献的原则,确保参与的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激发孩子的参与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讨论计划、落实行动,共同参与社区儿童相关未成年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为社区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和智慧。

理事会成员由社区10岁至16岁儿童自愿登记,并经家长同意参与选举。选举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织进行。选举过程充分尊重儿童意愿,保障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理事会成员的人数根据社区儿童人数确定,通常为10至15人。

童心筑童梦_上海童心童语_

理事会代表社区儿童参与社区治理,反映儿童的需求和意见。参与与儿童有关的社区政策和章程的制定和修订。监督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的运营管理。参与儿童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具体时间、地点由理事会主席确定并提前通知会员。社区教师收集适合孩子参与治理、力所能及的社区治理热点问题开展话题。开始话题前,进行初步考察,制定可管理的框架,制定讨论的话题,制作PPT,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话题。

会议围绕事先公布的议题召开,确保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用PPT引导议员对问题的理解,通过照片展示和现场考察激发孩子们的想法。鼓励会员通过文字表达想法,通过图片表达创意,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分享,最后共同讨论并投票通过决议。在此过程中,尊重每位会员的发言权,鼓励自由平等的讨论。会议纪要应当记录会议讨论过程和决策结果。

在可食景观微改造项目中,通过孩子们的集思广益,提出了微改造的想法,比如添加灯带、给小鸟放置小木屋、添加标识牌等,将孩子们的创意进行总结并提供给第三方——方设计公司,设计师设计并实施项目。经过小修整,邀请孩子们参与食用景观的春耕秋收,体验食用景观的变化。

童心筑童梦_上海童心童语_

在社区广场平台休闲等旧貌改造项目中,孩子们被分成小组,现场讨论确定色彩搭配和图案。在社区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混合颜色和绘画,让孩子们自己动手。 ,开动你的大脑,体验你的劳动成果。

灵感:以“友好的姿态”

支持孩子稳定的幸福

依托“零废弃讨论平台”,倡导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理念,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的观点,吸收儿童的建议。 2020年7月,通过儿童讨论,征集儿童运动场改造方案,爱的小运动场于2021年竣工; 2021年的可食景观微改造项目均利用儿童讨论平台,引导他们从儿童的角度和需求来建设儿童游乐场。敢“议”、懂“议”、会“议”的平台; 2023年7月,孩子们讨论通过,制定了爱心迷你图书馆借阅管理制度; 2024年4月,孩子们讨论通过,开展社区广场平台休闲活动,旧凳子焕然一新。同时,联合多方面资源,积极推进少儿讨论项目,实现爱小运动场和可食用景观的改造。

童心筑童梦_上海童心童语_

童心筑童梦_上海童心童语_

不断增强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认同感,落实负责任的行动。在实践中,我们开阔视野,锻炼自我,让孩子成为社区小主人,助力建设儿童友好社区,服务儿童。同时,我们开展社校联动,与上海田家滨小学合作,让学生走进社区进行社会实践,多主体合力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儿童讨论制度和长效保护机制,促进儿童权利保护与社区发展相互促进。

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