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周原考古新发现:揭示商周时期聚落结构与大型建筑群

admin

中新网西安12月28日电 (记者 阿丽娜)记者28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为进一步揭示遗址商周时期的聚落结构,周原考古已近年来对城墙制度与先周文化的探索。大型建筑是焦点。通过“大规模跟踪钻探”和“重点部位定向发掘”,发现了王家嘴先周文化的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宫城、小城、大城市的三重城墙在西周时期。

_西周的城池_陕西周朝遗址

图为刻有“秦人”二字的甲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考古人员在遗址西南王家嘴地区钻探出一条南北长150多米的先周文化建筑带,出土了两座大型建筑。完全暴露的建筑面积一号院面积2500余平方米,由门校、东西厢房、前厅、后室、前后庭院组成。这是周原遗址第一座完整展现的大型先周文化建筑,也是迄今为止已知规模最大的先周文化建筑。

西周城占地520万平方米。城墙东南角、西南角、东南门等5处发掘表明,该城建于西周晚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西周城址。

东南城门由城台、外瓮城、南北门洞、门学、内瓮城、入口道路、门内建筑群等组成。城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在先秦城址中是绝无仅有的。

陕西周朝遗址__西周的城池

图为宫城城西北角。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小镇位于大城市西北部,面积约175万平方米。通过对六个地点的解剖,确定城墙建于商周时期,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废弃。小镇的面积比此前发现的同时期城市遗址的规模还要大。

宫城位于小镇北部中部,面积约50万平方米。通过北墙、西北角、南墙、南门的发掘,可以判断宫城的年代与小城基本一致。钻孔发现,宫城上铺有夯土,道路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

西周的城池_陕西周朝遗址_

图为甲骨出土状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宫殿南墙宽约14米,现存夯土1米多。南城墙东部有一座已发掘的城门。门洞呈亚腰形,两侧有夯土墙。路是碎石铺的,有车辙。

南墙外有壕沟。南门西侧壕沟内发现大量人畜骸骨,或散落,或埋在一起。人类的年龄范围从婴儿到老年人,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动物有牛、羊、狗、马等,其中以马最多。宫墙外其他地点的发掘也发现了更多的人骨,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

沟下层出土甲骨、甲骨200多块,其中有文字的甲骨30块,初步鉴定出铭文180条。诸如“大王呼召叔父?思来,从此不再来”、“壬子王,其兽……”“夷及其呼归。周”、“秦人”等内容,这是西周甲骨文的又一重要发现。

专家表示,先周时期规模宏大的夯土建筑群,为判断周原遗址是否为商朝灭亡前的周人都城提供了关键证据。过去对西周城墙的发现和发掘较少,对西周城墙的结构形式和西周城址的形态缺乏了解。周原大城、小城、宫城三城墙的发现,特别是宫城南门和大城东门的发掘,不仅促进了对周原城墙形态和性质的认识。聚落的研究,也为中国城市发展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研究资料。 。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