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讯 6月11日讯(记者吴勇见习记者栾云摄李刚)便民利商举措的出台,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务实之举。 6月11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烟台市公安局便民利商38项举措。内容涉及户籍登记、老年人出入境手续、机动车驾驶证审批、私家车登记及过户登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
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力通报相关情况
户籍相关手续突破地域办理限制。其中,省外户籍迁移、省内户籍迁移、16周岁以下公民姓名变更、民族变更等办理搬迁证明的审批权限由县级公安机关下放机关到警察局。对于符合户籍管理规定、证明材料齐全、真实的,派出所将当场补办。
老年人办理出入境手续更加方便。今年4月1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六项举措,包括开通老年人办证“绿色通道”、便利自助设备使用、简化拍照流程、提供多种缴费方式等。 、提升在线服务体验,推出文件快递服务。便民措施。烟台市公安局同步推出5项老年人专属定制服务,包括专人“一对一”全流程协助、协助健康申报、空缺受理、优化办证流程、增设便利设施。
想要学车的人只需携带身份证到驾校网点使用自助设备进行体检,然后使用高速摄像头采集身份证图像数据预录入报名信息。交警驾控业务后台审核成功后,学员可使用“交控12123”手机APP预约考试,并在烟台各县市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地点,无需办理交警驾控业务。到交警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在私家车登记方面,烟台对国内非营运小微客车实行“全市”登记。同时,还推出了私家车换乘“异地登记”,即申请人在我市办理国内非营运小微客车跨县换乘登记业务时(长岛除外)可以自主选择机动车调出或调入地点。当地县级车辆管理所可以办理登记,也可以到公安机关授权的二手车登记服务站办理登记。转乘地或转乘地登记。
优化烟台“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是烟台市公安局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烟台“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375万,成为群众网上办事的重要选择。
此次出台的38条措施中,除了便利审批服务的措施外,还涉及公安机关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其中,重点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污染环境、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等影响民生的犯罪行为。 。
附《烟台市公安局便民利商》38条措施:
一、深化“简政放权”,突破区域管理限制
1.将省外户籍迁移审批权限下放到派出所。省外人员在我市购房、搬迁落户,符合户籍管理规定,证明材料齐全、真实的,由拟落户地派出所批准并发给《证明》。当场批准入住”。
2.将民族变更审批权下放给派出所。如果变更国籍且符合户籍管理规定且证明材料齐全、真实,由户籍地派出所“一站式”办理。
3、将更名审批权限委托给派出所。符合户籍变更管理规定且证明材料齐全、真实的,16周岁及以下人员的案件,由居住地派出所当场办理; 16周岁以上的,经居住地派出所调查核实后,5个工作日内办理。
4.实现省内临时身份证异地申领。山东省户籍人员在我市外地申请换领或者换领居民身份证且需要紧急使用的,可以到受理申请的派出所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当场发出。
5.加大进口机动车业务放权力度。扩大我市进口机动车业务下放范围,全市各区市(长岛除外)逐步实现全部下放。
6、优化重点车辆上门服务。依托县级车辆管理所,组织市级检查人员上门服务,逐步实施中型及以上客车、危化品运输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现场检查。车辆所在县级车辆管理所检查区域内教练车辆。
7.推动私家车“全市”登记。申请我市(长岛除外)国内非经营性小微客车登记时,申请人可选择本市任一县级车辆管理所办理登记。
8.推动私家车异地可转让登记。申请我市(长岛除外)境内非营运小微客车跨县转移登记时,申请人可以选择在机动车转移地就近的县级车管所办理登记出或入,或在转乘或转乘地点。过户地点由公安机关授权的二手车登记服务站办理。
2.加快“流程再造”,优化公安审批服务
9、当场办理居留许可申请。流动人口能够提供在四川居住半年以上证明或者有预计居住半年以上证明的,居住地派出所当场核发居住证。如需调查核实的,将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10.完善社区(单位)集体住户服务。户口登记在社区(单位)集体户且属于家庭成员的人员,可以自行申请领取《居民户口簿》。
11.实现省内户籍迁移“一站式”办理。山东省户籍人员拟在我市落户,符合户籍管理规定、证明材料齐全、真实的,拟落户地派出所当场办理。需要调查核实的,将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无需返回户籍地办理。
12、启用机动车号选择“50选1”模式。机动车登记号码选择模式由原来的“20选1”升级调整为“50选1”,让公众有更大的自主选号空间。
13.优化机动车驾驶证审批业务。接受新驾照和附加驾驶服务的范围将扩大到驾校。申请人可以在驾校实现驾驶学习和报名“一站式服务”,无需向交警部门提交纸质材料。学生可通过“交通管理12123”平台预约考试,并在烟台各县市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地点。
3、推动数据信息验证,减少海量服务物资需求
14、治安事项豁免材料。实行告知承诺制度,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认证事项核查。申请《保安服务公司设立许可证》时,不再需要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证》、《爆炸物经营许可证》、《偶尔产生强烈噪声许可证》和《娱乐场所备案》时,不再需要办理。再次提交身份证明。
15、交通管制事项豁免材料。机动车购置税完税证明或机动车登记(登记)免税证明;机动车登记(登记)及检验标志申请中的车船税或免税证明;机动车登记(登记、变更登记、转让登记)、申请检验合格标志、申请临时机动车号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初次取得、追加驾驶、期满换证)、机动车驾驶证核验、年度体检、校车驾驶资格认定时的身体状况证明。上述相关证明经网上核实后,可免于提交。
16.实现政府部门出入境、户籍业务数据共享。公民可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办理出入境、户籍服务,查询本市企业基本信息、职工社保缴费凭证、参保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情况、房产权证及新入职相关证明材料。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 ,实行在线查询认证,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四、推进“便民老龄化”转型,为群众提供便利
17.开通12367出入境服务平台。设立12367出入境管理服务平台烟台工作专台,专人负责全天候受理群众业务咨询、求助和投诉。
18.优化外国签证材料审批服务。进一步缩短外国人申办居留许可时限。外国人申领居留证件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外国高层次人才及其亲属申请居留证件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扩大“绿色通道”服务范围,为涉烟外国人因紧急商务、设备维修、就医、丧葬等急需办理签证证件的人员提供加急服务。
19.开展“老年友好”服务举措。在公安综合服务大厅、车辆管理所、驾驶管理所、出入境大厅、户籍大厅等处开设60岁以上老年人“优先”服务窗口,配备老花镜等适老化硬件,设立指导专员,为老年人提供帮助指导服务。
20、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在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窗口开通的微信支付方式基础上,可实现现金、银行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为老年人等各类群体审批服务提供差异化支付渠道。
21.推广驾驶员网上体检和自助体检。扩大驾驶员体检医疗机构范围,实行全国数据共享和网上核查,取消纸质体检证明。在驾校、社区等安装自助体检设备,推广线上服务,缩小服务半径。
22.拓展身份证办理渠道。芝罘、浮山、莱山、牟平、蓬莱、莱阳、龙口、莱州、开发等区市均设有居民身份证自助受理设施。具有山东省户籍的16周岁以上人员,可以自行申请办理居民身份证换领、补发服务。
23.为省外持身份证居民开通快递服务。省外居民申请换领或异地补领居民身份证且急需的,可以选择到当地派出所办理快递服务。
24、精准推送交通信息。与高德地图合作,将市区235个重点路口的动态信号数据通过高德地图推送给用户,提供信号灯实时灯光状态切换提醒服务,并为29个绿波主干道提供绿波引导服务市区路段,向公众提供更准确的路况信息烟台车管所网上选号,实行人工干预路线规划,最大程度平衡路网流量,为广大群众提供交通指导。
五、深化烟台“互联网+公安”,拓展网上办公服务功能
25.公安“网上认证”功能。 “烟台公安”微信公众号“微警察”推出了公众频频要求的公安“在线认证”功能。人们可以在线申请“临时身份证”、“无犯罪记录证明”、“律师查询当事人信息”、“户口证明(变更更正)”、“死亡户口注销证明”等证件。 ,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开具、自助打印。已申请电子证件的人员,还可到本市公安机关各政务服务大厅、派出所申请打印纸质材料。
26、“船舶一站式云报告”功能。 “烟台公安”微信公众号“一站式云举报”功能上线,我市渔民、船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进出境举报。
27、机动车业务“电子委托书”功能。烟台公安、烟台交警微信公众号“交控12123”APP实现在线委托功能。办理相关机动车业务(补发登记证除外)时,可生成电子授权委托书,简化机动车业务委托手续。
28.“烟台市监警与市民沟通”功能。 “烟台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微警上线“烟台监察警民沟通”功能,实现案件提审、律师会、家属会、集体走访等在线申请、在线审查、在线反馈.、家属、律师、办案人员无需多次往返监管现场。
29.加强救助资金管理。拓展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还款渠道,在柜台存款、手机网银转账的基础上增加还款二维码。还款义务人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手机应用“扫码还款”,为群众办理救助。协助办理基金相关事宜。
六、优化企业相关服务,营造高效营商环境
30.开展公众咨询服务。 2021年9月前,探索在烟台“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推出公开查询服务,为有特定需求的企业提供无犯罪记录批量查询服务,满足特殊行业就业查询需求。
31.优化公章刻制管理服务。升级优化公章刻制系统,实现营业设立、印章刻制“一站式服务”工作模式。
32.开辟重点车辆运输“绿色通道”。确保涉及民生、重点建设项目的应急救援车辆、特种物资运输车辆优先通行。对于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的大型运输车辆,将由警车护送。
33、快速处理业务相关投诉、举报。建立企业投诉“立即处理”机制烟台车管所网上选号,依托烟台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胶东在线等渠道,尽快受理、转导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督促核实,规范处置。
七、精准防范、精准打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34.开展“反电子邮件诈骗”宣传防范工作。加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依托广播电台、新媒体、银行等宣传渠道广泛开展宣传;针对“冒充领导诈骗财务人员”、“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党政领导诈骗”三大类重点。根据案件类型开展精准宣传。开展校园反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制作《返校季防诈骗指南》发放给全市师生,开展“防电信诈骗集中宣传活动” 《网络诈骗,新生必修课》。
35.加强“反邮件诈骗”预警劝阻工作。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工作提供24小时警务响应服务,第一时间对涉案银行卡进行紧急止付,最大限度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落实电信网络诈骗预警机制和紧急预警劝阻机制,对通话时间较长的业主采取关停保护、家庭联动、辖区电网人员上门劝阻等有效措施、被骗风险较高、暂时无法联系的人员,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全方位保障。
36.严厉打击影响企业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定期开展打击犯罪和邪恶的活动。密切关注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十二大行业涉黑涉恶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强迫交易、霸凌支配、强制采购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项目、发放高利贷、收取保护费等。
37.严厉打击影响民生犯罪。组织开展“昆仑2021”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环境、知识产权、野生动物等领域犯罪活动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污染环境、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等影响民生的犯罪行为。
38.严厉打击涉众犯罪。继续深入开展非法集资“零案件”辖区创建活动,组织开展非法集资、传销打击行动,与市场监管部门就集中传销问题进行沟通配合,处理依法依规,切实保护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