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资本局1月13日消息,恒大地产今日早盘涨幅超22%。截至上午收盘,报每股0.8港元,市值86亿港元。
恒大地产发布诉讼判决书
消息方面,1月10日,恒大地产发布涉恒大134亿元押金案诉讼判决书。其称,该公司此前曾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约134亿元存款质押,并已向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中心要求赔偿。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作出相关判决,相关责任人应向恒大地产旗下子公司返还共计约134亿元,并需承担案件受理费合计约7271.54万元。 。
134亿人“失踪”
恒大地产暂停营业
红星资本局指出,与这笔大额存款相关的报道可以追溯到2022年。
2022年3月,恒大地产发布公告称,在审核财务报告时发现存款134亿元,第三方提供的质押担保已被银行强制执行。
随后,恒大地产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聘请专家对质押担保进行调查。中国恒大还成立了独立调查委员会,开展相关调查,由恒大独立非执行董事周承彦、何琪以及非执行董事梁森林组成。
恒大地产将于2023年8月3日复牌(资料图/图片来源于IC图片)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对于这134亿存款的去向,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随后,根据中国恒大当时披露的初步独立调查结果,恒大地产约134亿元存款被用于为第三方提供质押担保,并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质押具体涉及20亿元存单质押担保、87亿元存单质押担保、27亿元存单质押担保。相关贷款通过第三方(扣除费用后)转回恒大集团使用。一般操作。
公告还指出,上述资金的“回流”发生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根据恒大集团当时的资金需求,安排通过第三方向中国恒大提供指令相关管理人员。资金。
此结果出炉后,中国恒大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夏海钧、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潘大荣、恒大集团执行总裁柯鹏、恒大地产执行董事甄立涛、赵长龙、安丽红已辞职。
恒大地产将于2022年3月21日停牌。根据香港联交所给予的初步指引,该公司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恢复交易:公布所有未公布的财务业绩并解决任何审计资格;完成对134亿质押担保的独立调查;管理层可能对大型财产的管理和运营有重大影响的任何人的诚信必须被证明不存在合理的监管疑问;必须证明已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和程序。
停牌近一年半后,恒大地产于2023年8月3日复牌。
确定相关责任方
早盘股价涨幅超22%
早在2022年12月,恒大地产就已与中国恒大集团商讨了这134亿元质押金额的还款方案。当时,双方商定计划主要将资产转让给中国恒大集团,以抵销相关金额。
然而,这个计划并没有实施。
恒大地产于2024年1月26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广州中院也于2025年1月作出判决。
判决具体内容包括,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深圳启航金属材料、贵州广聚源房地产、恒大地产集团贵阳房地产、恒大地产集团、中国恒大集团偿还金碧财产及利息损失19.96亿元,还需承担案件受理费1078.37万元;
图为判决内容截图
广州智罗盛、广州晨曦雨、广州芬芳贝瑞甜甜、深圳瑞亿达实业、恒大地产、中国恒大应向恒大地产全资子公司恒大恒康地产偿还17亿元及利息损失,同时,相关责任人还需承担案件受理费926.11万元;
广州麦彩美瑞生物科技、广东精奇实业、恒大地产、中国恒大应向广州金碧恒盈地产(恒大地产全资子公司)偿还10亿元及利息损失。同时,相关责任人还需承担案件受理费546.53万元;
广州智罗盛、广州麦彩美瑞生物科技、广州千丰汇农业、广州金穗农业、恒大地产、中国恒大内部向恒大恒康偿还10亿元及利息损失,还需承担案件受理费542.22万元;
天津沪商商贸、天津君伟实业、恒大地产、中国恒大应向恒大地产全资子公司北京金碧恒康地产偿还约20亿元及利息损失,并需缴纳案件受理费1080.90元万元;
深圳润金通、深圳盛嘉泽商贸、恒大地产、中国恒大应向广州金碧恒盈地产偿还7亿元及利息损失,并需承担案件受理费380.93万元;
广州同福农业、上海盘龙国贸、广东民汇供应链管理、深圳博宏供应链、广州聚宏农业、恒大地产、中国恒大应向广州金碧华福地产(恒大地产全资子公司)报告还款约27亿元及利息损失,还需承担案件受理费1457.09万元;
广州嘉诚星贸、浙江同鑫商贸、上海洲兴国际贸易、大连九宜春秋商贸、恒大地产、中国恒大应向广州金碧世嘉地产(恒大地产全资子公司)偿还23亿元及利息损失,还需缴纳案件受理费1241.39万元。
至此,恒大地产134亿存款回收的相关责任主体已经明确。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追回这笔钱。
资本市场方面,恒大地产早盘一度涨幅超22%。截至上午收盘,其交易价格为每股0.8港元,市值为86亿港元。
杨成编辑 财联社、证券时报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