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组织机构调整方案公布:2025年精简至17个部委,减少5个部委和3个直属机构

admin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2025年1月13日下午,越南总理范明正主持召开政府组织结构调整指导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进一步完善精简政府组织结构计划。日前,负责精简政府具体工作的越南政府内政部正式公布精简部委名单。

根据上述会议披露的信息,精简后的越南政府包括17个部委、3个部级机构、5个政府直属机构。与改革前相比,减少部委5个、直属机构3个。此外,各部委内部精简了13个总局、519个局、219个司局。各部门具体内部精简计划将于1月15日前提交内政部。

这也标志着被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称为“一场革命”的越南政治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和重组即将进入最后阶段。苏林在2024年10月提出这次“革命”,几乎与他强调的另一项重要斗争“反浪费斗争”同时进行。

11月5日,苏林发表了题为《精益、简单、强大、高效、有效、有效》的文章。此后,苏林本着“精简、简洁、有力、高效、有效、效果”的原则,主持了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部门和机构的精简工作。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正和国会主席陈青民分别主持了政府和议会机构精简工作。工作。所有计划将在2025年2月左右举行的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和越南国会特别会议上正式确认。

越南内政部前副部长、越南行政科学协会会长陈英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这次“革命性”精简与以往的根本区别在于,这次是深入到整个政治体系、各个行业、各个领域。 、从中央到基层的全面改革重组。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越南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越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命运。与政府其他部门和机构被合并、转移不同,越南国资委作为政府直属机构,在本轮改革中彻底终止运作。就在六年前,这个越南政府中最年轻的部级机构是在上一轮政府体制改革中诞生的。它掌管着占“国家经济命脉一半”的19家特大型国有企业。

越南国资委掌管着越南油气集团等19家超大型国企。

越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越南石油天然气集团等19家特大型国有企业。

6年历史

越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进行精简的消息于2024年12月6日正式公布。当天上午,负责政府精简工作的常务副总理阮和平签署文件宣布国资委终止运作。下午3点,在国资委部门年度总结会上,国资委主任阮黄英公布了具体信息。这成为该机构最后一次年度股东大会。阮黄英在讲话中感谢干部们六年来的工作,并表示“你们辛苦了”。

在本届越南政府中,国资委是最年轻的中央直属机构之一。它脱胎于越南最后一次大规模机构改革,是在时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领导下成立的。

2017年10月,越南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作出《关于继续沿着精干高效方向推进政治体制组织改革》的决议(以下简称“第18号决议”) ),启动机构调整。其中,内政部实际上负责政府部门的精简和调整。被阮富仲视为“发挥关键作用”、“国民经济重要力量”的国有企业领域成为改革重点。

据越南国资委成立五周年披露的信息,2017年前后,越南政府各部委旗下国有企业超过100家,其中特大型企业19家。它们的年收入合计约占所有国有企业总收入的60%。总资产占越南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6%。此外,越南各省市政府还管理着300多家地方国有企业。

但由于部委长期以来“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很多国有企业队伍不健全,缺乏斗志,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转入国资委管理的19家大型企业中,有6家没有总经理,有的企业甚至缺席两年。超过一半的公司董事会存在空缺。许多企业连年亏损,发展规划长期没有更新,内部存在腐败和纪律问题。国资委总结的“长期未完成和悬而未决的任务”多达259项。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越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9月成立。当年年底,先后接收工贸部、交通运输部、和信息通信部。阮黄英是在海防长大的经济专业干部,时任越共中央委员、高平省委书记,担任越南国有企业首任也是唯一一位董事。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此后,越南国资委的领导多次得到加强。 2023年8月,长期在越共中央审计署、经济部任职的专家官员阮景泉被任命为国资委副主任。这也是国资委“一正四副”领导班子的最后一次调整。

这些专家官员能否带领企业摆脱困境?从数据来看,越南国资委6年的努力并非没有成果。 2024年,国资委所属19家大型企业综合税前利润将达到111万亿越盾(约合人民币32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158%。

越南国资委一位主要官员表示,上述259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大部分已在六年内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大熔炉”反腐败斗争如火如荼的情况下,19家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基本不存在严重腐败问题。 2022年,国资委还在爱国竞赛(越南全国先进模范竞赛赛事)中荣获政府竞赛旗。

然而,越南国资委自成立以来就面临体制上的困难。在上一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年会上,副主任阮玉景承认,该机构完全基于旧的法律体系,“与以前的部委一样”运作,其活动“具有行政性质” ”而对内如果没有有效的人才机制和财务机制,对外就很难与企业和部门进行有效协调。越南国资委副总理胡德福也承认,在一些工作中,“各部委之间的协调不同步,导致矛盾不断”。

越南国资委下属的19家大型企业中,有6家是由越南政府工贸部转让的。国资委作为新的管理者,被赋予了引领企业扭亏为盈、大踏步发展的使命。但这些企业领域的很多审批和监管事宜仍然由工贸部负责,而工贸部本身也管理着许多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负责一些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财务状况较差的投资项目。在此背景下,国资委与工贸部的工作关系显得尤为复杂。在国资委成立五周年之际,阮黄英将“解决工贸领域一批进展缓慢、成效不彰的项目”列为国资委成立五周年以来取得的“突出成绩”之一。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共中央经济部部长陈俊英因纪律问题辞职。国资委成立后的头三年,陈俊英担任工贸部部长。报告显示,陈俊英的违纪行为发生在工贸部长任职期间,电力项目审批、电力和石油价格机制政策等均与越南电力集团、越南石油天然气集团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属的其他企业。

陈俊英离开工贸部后,国资委与工贸部的合作仍没有达到预期。 2023年春夏季,长期缺电导致越南北部多次停电。越南政府要求工贸部和国资委在6月份内解决电力短缺问题。然而到了2024年2月,越南总理范明正再次要求国资委所属电力集团确保“绝对不缺电”。在这次专门布置国资委工作的会议上,范明正还专门要求工贸部完善石油交易管理机制。有分析认为,这表明工贸部与国资委的工作关系仍需理顺。

除工贸部外,其他部委与国资委之间的工作矛盾也已公开。 2020年,财政部向总理汇报,国资委下发19家下属企业财务监管报告和绩效评价进展非常缓慢,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绩效评价限期内企业。 2024年3月,计划投资部长阮志勇公开表示,越南国有企业缺乏自主权,管理者臃肿且缺乏创新精神,需要进行改革。

一个细节是,2023年9月,越南国资委在河内举行成立五周年庆典仪式时,阮富仲和时任国家主席武文上等送上花篮,副主席越南政府总理陈红河与越共中央外长、国会财政预算委员会主席、中央商务部党委书记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祝贺,但财政部、工贸部等与国资委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部长没有出席。

2024年2月,范明正在最后一次主持召开国资委年度工作部署会议时,也明确指出了越南国有企业当前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度不健全机制;对GDP增长的贡献与资产规模不相称;企业主动性、创造力没有得到提高;权力下放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资金管理政策不完善;企业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等。

其中,范明正特别谈到了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中“层次多、中间环节多、拥堵”的问题。这是后来越共中央精简政府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越南国资委终止运作,19家大型企业将何去何从? 2025年1月上旬,工贸部在一次会议上透露,原属该部的越南电力集团、越南石油天然气集团等6家企业将回归工贸部。不过,1月13日的最新会议决定显示,19家国有企业中的18家将移交给越南政府财政部。财政部还被要求起草《国有企业管理和投资法》,并于二月份提交国会批准。

无论这些国有企业“回归”到哪个部委,其管理模式都与六年前不同。 “管理职能与企业职能分离”已成为明确要求。范明正特别强调,今后无论由哪个部门负责管理相关企业,都要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他指出,越南提出了2025年经济增长8%以上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增强国有企业的主动性、活力、创造力和自力更生能力。

电信巨头越南移动通信公司 (MobiFone) 是一个例外。该集团是越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龙头企业。六年前由信息和通信部移交国资委管理。 2024年将实现综合税前利润2万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5.78亿元),超计划20%。据越南媒体报道,该公司将整体移交给越南公安部,公司党组也将由越共中央公安党委领导。

越南移动是该国第二大电信巨头,仅次于越南军事电子电信集团(Viettel)。后者由越南军方领导。根据2023年数据计算,越南移动移交给公安部后,越南军警系统旗下两大公司将占据越南电信市场80%以上的份额。

越南移动为何被移交给公安部?目前还没有官方的解释。不过,范明正在与公安部负责人讨论部门精简问题时指出,公安部精简改革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数据库建设,加大人工智能研发力度,形成军民融合格局。”

“与浪费作斗争”

除了终止越南国资委运作外,本轮越南政府机构精简还涉及多个部委的合并。与“只有6年历史”的国资委不同,这些合并部门大多历史悠久。

1987年合并成立的劳动荣军部与内政部合并,保留内政部名称。 1995年成立的计划投资部和财政部合并,保留财政部名称。 2007年成立信息通信部,与科学技术部合并,保留科学技术部名称。自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存在的交通部将与建设部合并,并保留建设部的名称。

同时,劳动荣军部的戒毒管理职能、司法部的司法档案管理与服务职能、交通运输部的驾驶证考核与核发职能、网络安全管理职能信息通信部的所有部门均划归公安系统。

这与2017年开始的上一轮政府缩编不同。当时,越南公安系统经历了大规模的部门合并和人员精简。现任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时任公安部部长。越南公安部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公安部精简7个总局和总局级单位,精简人员3万余人,提前退休警务干部4100余人。

负责政府精简工作的越南内政部发布报告称,虽然过去七年来政府精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裁减了7万多名公务员,但在审查国家机构职能的过程中,行政机构中,还发现多达20%的机构和单位职能任务交叉,“互相踩脚”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苏林就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后要求新一轮政府精简要“彻底解决”工作职能重叠等问题。

上述报告还特别强调,职能重叠等问题“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影响政府运作效率”。在新一轮政府精简的同时,一场“反浪费斗争”在苏林的直接指挥下迅速展开。这两个运动的理论和政策起源都来自阮富仲时期,但新任总书记苏林将它们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外,这两次竞选都涉及高层人事问题。

在反浪费斗争中,苏林强调,造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主管机构和个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所以“斗争”必须强调领导责任。越新社在相关评论中解释称,即使相关部门负责人没有直接实施违法行为,但如果纵容部门内浪费,或者直接管理的人员中出现浪费,也要承担责任,或未按照规定处理废弃物问题的。 。

在政府精简工作中,苏林强调,政府机构不能成为“懒人的避风港”。胡志明市人事学院教授黄文图在接受官方媒体采访时指出,精简政治体制必须与合理化人事结构齐头并进。改革要建立健全有效的人员筛选机制,淘汰资质、能力、信誉不足的人员,考核干部工作“无禁区、无例外”。

目前尚不清楚受这两次运动影响的人数。越南政府副总理阮和平透露,2025年政府裁员工作可能影响约10万人。这其中包括数量庞大的高级官员:除了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外,越南政府和国会精简合并部级单位和数百个部局、各省政府部门各市也在同步精简,部分省市要求2月底前完成。精简安排几乎是在向国会提交精简中央机构的计划的同时进行的。

根据越南政府指示,胡志明市和河内市可设立不超过15个政府部门,而越南其他省市只能设立14个部门。纵观各省市的具体精简方案,每个省会城市将精简5至6个部门和局级部门,与中央相关部门和机构的精简基本对应。在省级层面,还增加了外事部门的撤销和合并。此外,由于越南此前并未进行省级国资委改革,各省国有企业是否会维持原有的管理模式,还是统一划归省级财政部门,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