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
在距离7月9日所谓的“对等关税”谈判结束日期仅剩不到一周之际,当地时间周三(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了贸易协议,决定对从越南进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20%的关税,这一税率远低于他之前所提出的46%的威胁水平。
图为特朗普帖文截图
他还提到,所有被认定为“经由越南中转的商品”都将面临40%的关税。这一举措借鉴了美国与墨西哥及加拿大现有贸易协议中的相关规定,目的是为了遏制那些含有外国零部件、通过越南中转或仅进行简单组装后出口至美国的产品。
尽管关于协议的具体内容尚不清晰,特别是关于“转运”这一概念及其操作规范的阐述,然而,《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媒体在3日纷纷指出,该条款明显是对中国进行了直接针对。经济学家和区域分析人士分析认为,美国与越南签订的贸易协议中的相关条款,凸显了特朗普政府在亚洲地区的一个主要目标,那就是限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交流,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
报道指出,将常规的经贸议题政治化,并恶意排斥我国,这种行为对与我国接壤且产业深度融合的越南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洛伊研究所的澳大利亚首席经济学家罗兰·拉贾强调,特朗普政府对于“转运”这一概念的最终界定,将对越南的出口实力带来显著的影响。
他分析道,若美国对“转运”一词的解释过于宽泛,那么即便越南商品中仅含有微量的中国元素,无论其占比高低,都将引发更大的问题。
河内国家经济大学经济系负责人Pham The Anh进一步指出,此举或将激怒我国最重要的贸易盟友——中国。他强调,越南在谈判过程中始终秉持谨慎态度,然而目前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指出,在美越之间的谈判过程中,越南一方已经着手提升了对于产品产地验证的严格程度。
新的“转运”规则若变得更加严格,亚洲项目副主任、来自“国际危机组织”(ICG)的Huong Le Thu不禁流露出忧虑之情,“越南正行走在一条极其狭窄的钢丝上……任何制度都有可能激怒中国。”我国方面已不止一次发出警告,若我国利益受到侵害,必将引发严重后果。
欣里奇基金会的贸易政策负责人黛博拉·埃尔姆斯直言不讳,美国的根本目的是“排斥中国”,然而对于越南等国家来说,屈服于美国的要求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地缘政治风险。
这无疑是一场赌局,她表示,其赌注在于美国、中国以及我国企业将作出何种回应。
7月3日,我国外交部及商务部均对美越协议作出表态,指出美方对全球贸易伙伴所加征的所谓“对等关税”系一种典型的单边霸凌行为,我国对此一直持坚决反对态度。同时,我国关注到相关情况正在接受评估。我国立场始终如一,我们期待各方能够通过平等对话解决与美方的经贸分歧,然而,我们坚决抵制任何一方以损害我国利益为代价来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中方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一家越南工厂内,工人正在熨烫衣服(资料图/美媒)
越南在首轮中美贸易冲突中脱颖而出,成为早期受益者,吸引了众多中国厂商在服装、电子及家电领域投资设厂。这一变化显著推动了越南的经济增长,助力其成为出口领域的强国。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提供的数据,自2018年起,越南的出口额实现了显著增长,其出口总额几乎增长了三倍,从2018年的不足500亿美元攀升至2024年的约1370亿美元,这一数字已接近越南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
同期,美国对越南的出口额仅实现了大约30%的增幅,这一增长使得出口额从2018年的不足100亿美元上升至去年的一百三十亿美元左右。
这导致越南成为了美国施加压力的对象。美国官员频繁炒作越南对美国形成的巨额贸易顺差问题,同时指责越南允许大规模的商品转运,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商品,并试图将这种行为定性为“非法转运”。
《华盛顿邮报》指出,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例,越南已转变为平板电脑、手机及耳机等产品的关键制造基地,众多此类工厂在越南运营,且多由中方企业控股,生产体系与中国同步,所需零部件亦多源自中国。这一现象是区域产业链自然演化的结果,通常并不被视为“转运”,且与越南相关法规相吻合,然而,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等特朗普的支持者却故意将其曲解为“非法转运”。
有人推测,美国对转口贸易商品征收税费,这或许会促使生产商将更多的生产力量转移到越南,进而分散中国的商业活动。然而,经济学人智库(EIU)北京分部的资深经济学家徐天辰指出,这一现象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徐天辰比喻道:“这情形宛如玩打地鼠游戏。”他进一步指出,一个显著的系统性问题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而美国则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即便没有越南,也会有其他途径浮现。此外,他还提到,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或许能成为替代的选择。
美国鞋类分销商与零售商协会(FDRA)的负责人马特·普里斯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指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对中国零部件实施过于严厉的限制,可能导致美国企业将生产转移出越南。
他进一步指出,若越南的合规标准过于复杂或难以达到,企业将不会考虑在越南增加采购量;同时,若中国产品在价格方面依旧保持优势,这些企业甚至有可能将采购地转回中国。
国际危机组织的成员黄黎秋,她来自该组织,亦指出,关于如何实施这些规定,同样存在疑问。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越南成功构建了一个与世界贸易紧密相连的经济架构,其供应链错综复杂,难以拆解。Huong Le Thu指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追踪、追溯、执行这些工作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越南自然也不例外。”
《华盛顿邮报》报道,越南成为亚洲第一个与特朗普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员Quoc Tuan Ho认为,这一美越协议将成为亚洲其他国家的参考模板,同时,它也引起了中国的极大关注。
众所周知,若所披露的协议内容对中国利益造成损害,我国必将作出相应的反应。他进一步指出,这不仅仅关乎越南,同样也是众多国家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公布,美国与越南成功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同时,一幅展示美国与越南两国国旗的图片作为资料被一同发布。
《纽约时报》指出,特朗普的贸易谈判团队不仅针对越南,还向印尼、泰国等出口导向型的东南亚国家施加压力,期望这些国家降低供应链中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审查,从而遏制中国企业在泰国的扩张。此外,他们还推动一些国家考虑对半导体等关键技术实施出口限制。限制我国在该区域的贸易往来,或许会触发一系列连锁效应,进而对那些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东南亚各国造成不利影响。
特朗普政府表示,若某国希望成为美国的贸易盟友,我们期望看到其与中国实现战略上的分离,公共事务咨询公司APAC Advisors的CEO史蒂夫·奥肯(Steven Okun)对此表示质疑,然而疑问随之而来,这些国家是否真的会接受这一条件?
美国媒体消息指出,众多亚洲国家的政府普遍担忧,中国方面对于针对中资企业孤立行为的协议可能产生激烈的回应。华盛顿的行动还可能促使一些与中国经济紧密相连的国家转而更加亲近北京。部分国家已经开始探讨,是否需要为美国市场独立构建一套供应链体系。
帕维达・帕南农教授,泰国法政大学的国际商务专家,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我们的商品主要进口国,同时也是重要的投资来源地以及出口产品的目的地。在两大超级大国之间,我们必须谨慎地处理各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