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金银湖院区二期开诊,打造肿瘤精准防治平台,成功救治晚期巨大肿瘤患者

admin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玮 邹梦荨 涂晓晨

武汉协和金银湖院区二期开诊后,全国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肿瘤中心迁入了这里。一站式肿瘤精准防治平台已在金银湖院区初步搭建起来。凭借顶尖团队以及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医务人员给肿瘤患者提供了全流程且精准化的诊疗方案,将救治效能提升到了最大限度。近日,一位患有晚期巨大肿瘤的患者在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得到了救治。这是该院区在打造“肿瘤+”多学科诊疗新模式方面取得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_肿瘤重症_

专家团队接力手术中

肿瘤重症__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

巨大肿瘤占满盆腔,消瘦患者挺着“大肚子”

曹女士今年 52 岁(化姓)。最近三个月,她一直有腹胀便秘的症状。之前她还能少量进食,可近一周却只能喝水喝汤,吃多了就会呕吐。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她的体重就下降了将近 10 斤,然而肚子却越来越大。到了春节前夕,她的肚子就像 7 个月身孕的样子。在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妇产科的彭明刚教授进行检查后发现,曹女士的腹内有一个巨大肿瘤,其直径约 20 厘米,已经占满了整个盆腔。

肿瘤重症__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

妇科肿瘤内科的李贵玲教授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肿块的精准穿刺。病理报告表明这是恶性程度极高的平滑肌肉瘤。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与肠管相包裹,对双侧输尿管造成了压迫,从而导致左肾出现重度积水,右肾有轻度积水,并且肝脏上有多发结节,被认为是转移瘤。肿瘤已经对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化疗等保守方式对于巨大肿瘤的效果是有限的。基于此,彭明刚教授决定通过外科手术来拆掉这颗“隐藏的炸弹”。

一支由 10 个学科的 15 名专家组成的 MDT 团队迅速组建起来。这个团队涵盖了妇产科、消化肿瘤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ICU、输血科、妇科肿瘤内科等多个学科。因为肿瘤巨大、质地较硬且临床分期较晚,所以专家们在术前进行了多次探讨。他们敲定了手术方案以及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_肿瘤重症_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

多学科接力手术,6小时化险为夷

手术当天,麻醉科的副主任医师王洁为患者实施了麻醉。紧接着,泌尿外科的肖文教授为患者双侧输尿管放置了支架,其目的在于在术中能够指示输尿管的走形,避免对输尿管造成损伤,并且在术后还可以改善双侧肾脏积水的状况。随后,消化肿瘤外科的肖勇教授上台,切除了被肿瘤侵犯的部分肠管,同时离断了供应肿瘤的肠系膜下动脉,以此来减少出血的情况。妇产科的王绍海教授和彭明刚教授承担切除受肿瘤累及的子宫以及双侧附件的工作,将盆腔巨大肿瘤彻底清除。之后,肝胆外科的唐勇教授切除了患者肝脏表面的数个转移瘤。因为术前放置了输尿管支架,所以在术中进行精细“拆弹”的过程中,刚好避开了受肿瘤压迫侵犯的输尿管,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术中损伤。

肿瘤重症__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

手术进行了 6 个多小时。各个学科紧密协作,接力进行救治。完整切除的肿瘤重达 4 斤。术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都逐渐趋于平稳。术后第三天,患者开始能够恢复进食。患者的体重也在逐步上升。为了巩固疗效,李贵玲教授将继续为患者制定下一阶段的放化疗方案,以实现治疗的无缝衔接。

打造“肿瘤+”多学科诊疗新模式

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各个环节。它打破了学科壁垒,整合了优质资源。在术前进行精准评估,术中开展多学科协作,术后进行全程管理。这种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已经成为金银湖院区发力肿瘤精准治疗的“新引擎”。彭明刚教授介绍,曹女士的治疗团队能够很快搭建起来,并且配合紧密默契。这是因为各学科之间长期进行合作,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妇科肿瘤 MDT 团队。

_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_肿瘤重症

据悉,协和医院拥有 30 个肿瘤相关的 MDT 团队。其中,金银湖院区牵头 13 个。这些团队包括感染与肿瘤 MDT 团队、胃肠肿瘤 MDT 团队、头颈部肿瘤 MDT 团队等。在该院区内,设置了专门的 MDT 会诊室。多学科专家通过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人员,长期开展病例讨论和会诊。这样做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提升了肿瘤患者的综合救治效能。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