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名单引发争议及回应

admin

我长期从事人事报道工作,因此对党政机关的任职公示工作并不陌生,同时对企事业单位的任职公示工作也不陌生。

这一项工作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在操作方面只要稍微有一点不小心,就会引发舆论情况。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来自国家能源集团的下属企业。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简称“国能置业”)公布了一份高校毕业生统招拟录用名单,此名单引发了关注。这份名单里,有 13 名硕士研究生以及 3 名本科生。13 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来自国内外那些知名的院校,3 名本科生的毕业院校则相对普通。2 月 22 日,媒体记者查看了国家能源集团的官网。在官网上,他们发现公示后被质疑的拟录用名单已经被删除了。

言短意长|公示信息何必匆忙撤下?_言短意长|公示信息何必匆忙撤下?_

对此,2月23日,国能置业给出两点回应。

国能置业回应关于是否“萝卜招聘”的质疑。3 名本科毕业生应聘国能包头置业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包头及周边区域的物业服务、后勤保障以及商业超市业务。招聘岗位的报名条件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此次招聘,根据岗位需求对资格进行筛选。有 123 人进入笔试环节,接着按照笔试成绩进行排序,其中 15 人进入面试。在面试中,有 3 名毕业生表现优异。我公司依据面试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应聘的资格条件以及招聘的过程程序,都符合招聘的有关规定,不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

国能置业对于“公示后被质疑的拟录用名单已被删除”这一情况作出回应。2 月 22 日,拟招录人员经过 5 个工作日的公示期满,便按照正常程序撤下了公示公告。

目前所有公开的信息以及证据都不能够证明此次国能置业的招聘有违规操作的嫌疑,这部分内容并非我本篇文章所讨论的主题。我要讲的是另外一个能够进行讨论的主题:期满之后,公示信息一定要匆忙地撤下吗?

现在用人单位对于公示这件事往往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进行广而告之,在主流媒体或者政务新媒体平台上正式地发布公示信息,期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做法存在合理性:能够在公示阶段将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这样就不会出现“带病提拔”或者“带病招聘”的情况,也能避免日后处于被动的局面。

一种做法是悄无声息的,在一些外界不太关注的网站不显著位置发布公示信息,等期满后在第一刻立刻撤下。这种做法有它的“说法”,即符合公示的有关规定,在程序上是正常的。

这两种情况在当前的实务中都较为常见。从程序方面来看,第二种做法不一定属于违规行为。然而,“匆忙撤下”这一行为自身就会带来舆情风险,原本没有问题,一撤却引发了质疑,使得外界议论纷纷,给公示工作带来了被动局面,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塑造公开、透明的良好外在形象。

更重要的是,若被公示的人自身存在问题,那么在公示期之外的时间被举报,其所在单位就能置之不理吗?所以,公示信息期满后并不存在匆忙撤下的现实必要性,撤或者不撤,都不会对人们向用人单位举报其存在的问题产生影响。

有时候世间本没有事,操之过急了,反而惹出了“事”。

公示信息,可以慢慢撤。

作者陈良飞担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以及港澳台新闻部总监,并且是一位高级记者。

言短意长|公示信息何必匆忙撤下?__言短意长|公示信息何必匆忙撤下?

设计:王璐瑶

陈良飞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