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2025财年Q4财报:营收393.3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增长93%

admin

工具平台:腾讯元宝

人工审校:腾讯科技编辑组

英伟达在北京时间 2 月 27 日凌晨公布了 2025 财年第四财季的财报。此财报表明,英伟达第四财季的营收达到 393.3 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 78%;净利润为 220.9 亿美元,同比增长 80%;经调整后每股收益是 0.89 美元,超出了 LSEG 所调查的分析师平均预期的 0.84 美元。在财报发布之后,英伟达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先是一度上涨超过 3%,随后转为下跌。

一、财务表现:超预期增长背后的“双刃剑”

英伟达在 2025 财年的第四财季(Q4 FY25)交出了一份成绩十分突出的成绩单。英伟达 2025 财年第四财季的成绩单表现亮眼。2025 财年第四财季(Q4 FY25)的英伟达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亮点解读:

写财报分析的方法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

数据中心业务表现极为突出:数据中心的营收达到 355.8 亿美元,占总营收的 90.5%,并且同比增长了 93%。全年的收入为 115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2%。这一增长主要是由 AI 大模型、生成式 AI 以及云计算的需求所推动的,尤其是 Blackwell 架构芯片的快速增加销量,在第四季度贡献了 110 亿美元的收入。

游戏业务出现了触底反弹的情况。在第四季度,游戏收入同比下滑了 11%,达到 25.4 亿美元。然而,全年的游戏收入为 113.5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9%。这主要是因为 RTX 40 系列 GPU 的份额得到了提升。

新兴市场潜力开始显现:专业可视化全年营收为 1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汽车业务全年营收为 1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这两大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表明英伟达在工业设计、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渗透速度加快了。

隐忧浮现:

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二、数据中心:AI时代的“核动力引擎”,但燃料接近满仓

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已成为其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其业务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地位,就如同“脊梁骨”一样。在第四季度,该业务的占比超过了 90%。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业务模式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写财报分析的方法_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

增长动力:

Blackwell 架构迎来爆发。在第四季度,交付了 110 亿美元的 Blackwell 产品。这创造了公司最快的产品爬坡纪录。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需求推动着云厂商持续加大采购力度,而云厂商在数据中心收入中占比 50%。

四大云厂商(Meta、谷歌、微软、亚马逊)在 2025 年的资本开支预计接近 3200 亿美元。其中,微软的预计资本开支为 800 亿美元,谷歌为 750 亿美元,亚马逊为 1000 亿美元,Meta 为 600 亿美元。并且,AI 芯片的采购份额进一步向英伟达集中。

英伟达从 GPU 到 NvLink 互连,再到 Spectrum-X 以太网平台,构建了端到端的算力解决方案,使得客户切换成本极高,这体现了生态壁垒的加固。

瓶颈隐现:

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三、游戏与边缘市场:防守中的“突围战”

尽管数据中心主导增长,英伟达在传统市场的表现仍值得关注。

1. 游戏业务:份额逆势扩张

写财报分析的方法_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

2. 边缘市场:从汽车到工业的“长尾机会”

四、Blackwell:火力全开,但“达峰”在即?

Blackwell 架构是英伟达当前增长的关键所在。它是核心引擎。然而,其量产爬坡的情况以及市场的反应,将会对未来的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积极信号:

潜在风险:

五、未来展望:站在“算力之巅”的挑战

短期指引:稳健但缺乏惊喜

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英伟达对 2026 财年 Q1 的营收指引设定为 430 亿美元,上下浮动 2%。该营收同比增长 69%,与市场预期相符。英伟达对毛利率的预期为 70.6%,环比呈现出进一步承压的态势,这反映了 Blackwell 的爬坡情况以及竞争性定价策略。

长期隐忧:

数据中心收入占比过高。如果云厂商的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当前同比为 59%。那么就可能面临增长断档的风险。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方面,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进行了升级,中国地区的收入(其占比大约为 20%)有受到冲击的可能性,需要密切关注供应链本土化的情况,例如台积电在美国建厂的进度。

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当前股价对应 2026 财年的市盈率约为 33 倍,这就是估值天花板。当前的估值虽低于历史高位,但需要持续保持超预期的增长来支撑。如果毛利率或收入指引有所下调,就有可能引发估值的回调。

六、结论:脊梁犹在,但需寻找“第二曲线”

英伟达在 AI 时代依然是“算力霸主”,其在数据中心业务方面的统治力是不可动摇的。不过,由于过度依赖单一业务,以及面临着毛利率的压力和竞争的升温,这预示着它的增长火力已经接近了阶段性的峰值。未来能否突破瓶颈,取决于以下三点:

生态进行扩展:借助 CUDA+AI Enterprise 软件生态,向云服务(例如 DGX Cloud)以及企业市场渗透,促使长期订阅收入的占比得以提升。

边缘进行突围:促使汽车、机器人以及工业自动化等这些边缘场景能够快速落地,并且减少对数据中心的依赖程度。

确保 Rubin 架构能够按时推出,以此来维持技术代差。同时,通过这一举措巩固 Rubin 架构在 AI 芯片领域的“摩尔定律”地位。

“脊梁骨”虽硬,但英伟达需在巅峰之上,构建更广阔的护城河。

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整体超过我们的预期,但仍然有一些小问题:

首先是上下文处理能力受到限制。在我们的测试中,它仅能够处理大概三份篇幅为 50 页的财报。这就导致了进行多个年度的连续性分析是很困难的。

其次,联网搜索功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时效性方面,即便通过 Prompt 特意限定了时间范围,系统仍可能返回过时的数据。比如,当我们限定查询上一季度财报时,AI 却仍然返回了 2023 年的财报信息。二是准确性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

因此,使用 AI 财报进行分析是很方便的。然而,其深度和可靠性远远未达到能够替代专业分析师的水平。不过,这也反向证明了,在未来,“Deep Research”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创作过程复盘

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将英伟达的财报放置于元宝的对话界面,接着关闭联网模式,此操作能够让元宝专注于分析文档本身,从而减少出错的情况。

写财报分析的方法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

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输出结果如下:

写财报分析的方法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

整体来看,所需要点都具备了。然而,仍带有较浓的“AI 味”,结构较为规整,结论较为简洁,并且未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所以,第二步要做的是打开联网搜索的功能,并且要让它进行有目标的调整。

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写财报分析的方法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

输出的结果如下:

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_

这时候,就已经有了我们想要的雏形了。

不满意的是,小标题显得呆板且无聊。数据图表并非我们所期望的维度。后续的分析缺少一些我们所希望的角度。

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

所以,后续我们依据这些内容,继续通过 prompt 与它进行交流并进行调整。后面的步骤都是微调,大概要反复进行 10 次。

人工做的工作主要是在生成完成后,对文字进行了简单的微调,将过于 AI 导致的生硬表述进行了修改;同时还调整了排版和分段,在腾讯文档中对样式进行了美化。

最后一步:模型校验。

虽然AI写稿很方便,但需要时刻担心幻觉问题。

首先,我们花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大模型的交叉验证。其次,得到的结果是很有意思的。

Kimi针对每个数据会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核实”。

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GPT 也对我说 DeepSeek 算错了,甚至是“每一个数字”。

但是在我质疑了它们之后,它们会承认,“是自己算错了”。

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_写财报分析的方法

写财报分析的方法_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_

AI 工具在信息汇总方面很高效,也能提供分析思路。然而,其分析深度存在局限,若要进行深入研究,仍需人工进行搜索和验证。目前,AI 写作尚未成熟到可以替代专业编辑的程度,不建议完全依赖 AI 进行编辑和校对,以免出现理解方面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