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争下的全球经济格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是否迎来末日?

admin

特朗普宣布关税战争之后,全球局势变得更加高度不确定。特朗普的“解放日”到底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末日序曲,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这是个问题。但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正在迅速舍弃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下自身所拥有的经济和文化领导权,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美股蒸发的数万亿市值就是这种舍弃的直接体现。

不考虑一系列情绪反应的情况下,怎样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成为一个急需处理的现实问题。我国政府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就开始研判特朗普关税战争的范围和强度,对美征收对等关税的做法以及一系列配套行动是经过明确规划得出的结果,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报复。其他经济体对于特朗普的关税都有自身的预估。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公关技巧是美国对英国关税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其中一个原因。

笔者需指出,关于一些观点所预判的美国“闭关锁国”以及全世界其他国家形成新全球产业链的想法,可能对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表现估计得过于乐观。更为实际的情况可能是,除了我国和欧盟之外,其他经济体在对美关税方面,主要存在的是何时开始对美让利以及让利的具体数量等问题。以色列削减自身关税的行为以及越南削减自身关税的做法,都只是它们对美初步让利的一种表现。

灭亡欧洲__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

欧盟因其自身产业结构以及各国经济财政状况存在差异,所以在关税问题上很难与美国展开实际性对抗。这一方面意味着我国将成为能够长期抗衡特朗普关税的唯一经济体,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作为三大一级经济体之一的欧盟正处于自身命运的关键节点。不管是选择加征关税,还是不选择加征关税,都将使欧盟内部本就紧张的政治经济冲突进一步加剧。今日欧盟一体化的幻觉已消散。欧盟是否会进一步散架,这是值得思考的前景。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给出了对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解释。考察特朗普长期的思想塑形过程后可知,关税战争是他重塑美国整体计划的步骤之一,也是他顽固信心的初始来源之一。美国日益衰落以及特朗普年事已高的事实,让他的时间焦虑更加严重。他认为需要采取更强烈且激进的举措,以此来扭转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对美国国力的透支,这迫使了他。从这一角度来看,特朗普与强硬拆除定居点的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有着非常类似之处。

在技术层面而言,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争的底气是基于两个条件的。其一,是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尤其是 MAGA 派对对于关税战争的耐受程度;其二,是美元依然作为国际贸易主导货币这一事实。关于第一点的耐受性,是因为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几乎全部都与这一轮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受害者紧密相关。关税战争会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在纽约或者洛杉矶这样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核心世界,与俄亥俄乡下这样的边缘世界相比,所受到的影响强度存在很大差距。

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_灭亡欧洲_

曼哈顿超市买不到廉价鸡蛋,这不意味着肯塔基州乡下的红脖子就会缺少蛋制品。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股市大幅蒸发,与某个蒙大拿州的红脖子农民没有直接关联。用中国的俗话来讲,“赤脚的不怕穿鞋的”,红脖子能够失去的东西比新自由主义的受益者要少很多。

第二点是关于特朗普对全球美元价值的压榨。其一,特朗普在摧毁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全球美元的霸主地位造成伤害;其二,全球美元的衰落与关税战争之间存在时间上的差异。正因如此,特朗普在发动关税战争的时候,美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作为国际贸易主导货币的地位。这就是笔者一开始所指出的原因,只有我国和欧盟具备抗衡特朗普关税的可能性。

事实上我们能看到,绝大多数国家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时,有的直接选择保持沉默,有的则呼吁避免进一步的报复升级。正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说,“我觉得报复不符合英国的最佳利益”。

这是本轮舆论斗争焦点基本集中在对耐受性争夺的原因。相较于取代全球美元,动摇特朗普支持者的耐受性似乎更易选择。各个媒体空间充斥着大量关于美国民众因关税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报道和分析,其中关税对 MAGA 群体的负面影响是重点。

特朗普的“赢赢赢”这种做法能够提高耐受性阈值。其本质与战争期间的对内宣传以及信息管控相近。这种做法是为了维持民众,尤其是核心支持者对战争的支持与热情。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向美国屈服并给予利益,特朗普将会获得大量的辩护素材。可以预见到,随着特朗普关税战争持续推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全球媒体对关税叙事的争夺将会变得更加激烈。

现在我们把问题转回到国际政治现实博弈的层面。在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争中,从理论层面来看,有多少国家能够承受反抗的成本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这取决于其他经济体是否能够团结一致。然而在现实里,那些力量弱小的国家只能选择安于现状,甚至连声音都发不出来,对于他们来说,关税大战就如同天灾一般。新加坡作为城邦国家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只能全盘接受特朗普关税所带来的负外部性。而在经过复杂考量后,有资格思考的二十来个国家中,躺平成为了英、日、韩这些大经济体的优先选择。

大经济体们首先难以有除对等征收之外的有效反制措施。不对美征收对等关税,从政治角度看会被视为软弱之举,从事实角度看也将成为对美让利的表现。当然,在微观层面上,存在许多不增加关税的办法,能将一部分关税压力转移到美国人身上。在任何国际贸易中,成本转嫁都是无法摆脱的现实,而且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本身就在鼓励成本转嫁。但这些办法都不如对等关税直接有效,并且会极大地增加实行政策的成本。

灭亡欧洲_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_

在实践方面,不对美征收对等关税,这就等同于直接向美国让了利;而且情况更为糟糕的是,这样做会降低特朗普在未来进一步索取更多让利的难度。要知道,摧毁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才是特朗普的根本目的,而减少贸易逆差只是诸多外在表现之一。

对等征收的情况如何呢?剩余的经济体需要思考的指标包括美国贸易顺差程度所受到的直接影响程度、本国经济和财政情况即财政上能够承担的代价,以及对美军事政治依赖程度。更直白地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战略自主能力是衡量对美关税反应的最终标准。

考虑完的结果,就是英日韩等经济体纷纷选择躺平。

对于脱离欧盟的英国来说,英美特殊关系是能够维持其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甚至英国首相斯塔默把 10%的对英关税都看作是英国的一种相对胜利。

日本方面,石破茂直接把美国关税称作“国家危机”。日本政府在强烈请求美国把日本从关税征收范围中排除出去的同时,已经开始老老实实地起草经济措施,目的是帮助企业和家庭抵御美国关税带来的影响,并且还着眼于编制额外预算来为这些措施提供资金。

韩国的话,连总统的行踪都不清楚的国家,在这种重大问题上是不可能做出决策的,更别说知道该如何做决策了。

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__灭亡欧洲

_灭亡欧洲_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

_灭亡欧洲_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

大部分主要经济体意志不坚定,这成为了特朗普关税胜算方程式的一部分。即便在我国无法讨到便宜,他也能够通过舔其他经济体血包的方式来回血。所以,如果认为特朗普只是在复刻 19 世纪的帝国特惠制,那肯定是颠倒了特朗普的关税逻辑。一定程度上帝国特惠制的复现,只是特朗普国际贸易政策的副产品,而非主要目的。

在经过重重筛选之后,我国以及欧盟是仅有的两个拥有反抗可能性的经济体。(被半绝罚出新自由主义全球贸易体系的俄罗斯或许可算作半个。)与中美相比,欧盟国家的经济体量是足够大的,它拥有相对可替换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在产业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至少那些整日强调自身独立自主战略能力的欧盟国家并不承认自己是美国的经济殖民地。从货币国际化程度方面来看,单纯比较的话,欧盟的条件或许比我国更有优势,因为欧元的国际化程度确实是超过了人民币的。并且,欧盟还是除了北美之外,在整个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网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地方之一。

问题在于,我国迅速实行了对等关税,然而与之不同的是,除了马克龙所发出的无人理会的威胁外,仅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了缺乏细节的威胁。这恰恰彰显出欧盟并不具备其自身所宣称的独立自主的战略能力。

笔者先前的文章表明,欧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超主权机构难以避免主权国家在危难时刻各自飞离的状况。泛欧洲共同体意识是个美妙的设想,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说,怎样从欧盟中获取更多利益才是最为真实的需求。

欧盟国家在特朗普关税面前充分展现了人生百态。有的国家支持对抗,有的国家反对对抗。各成员国在这一问题上意见分歧,都有着自己的打算。

这两个国家还代表了南欧国家债台高筑的现实。意大利是如此,西班牙也是如此。它们都体现了南欧国家在债务方面的严峻状况。欧盟对特朗普关税进行任何全面对抗,都会使本已恶化的财政预算进一步失去挪转的余地。法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不过相对较轻。这就是为什么处于政治光谱不同位置的两国政府都呼吁欧盟保持冷静,避免全面对抗。

东欧国家中更多的代表是从对美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依赖角度来反对关税升级的国家。与西欧国家相比较而言,这些国家同美国的相对贸易顺差通常是更小的(这是因为它们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并且在政治和军事上对美所存在的依赖程度也更高。很多国家由于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转变而普遍存在不满情绪,然而这种不满并不能够使它们忽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除非向俄罗斯投降,否则它们就只能依赖美国。

灭亡欧洲__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

这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基本认知,同时也是波兰这样的东欧强国的认知。波兰总理图斯克曾说:“这是一次严重且令人不快的打击,因为它源自我们最亲密的盟友。不过,我们会挺过去的……我们两国的友谊也必须经受住这次考验。”

法德是最为积极的抵抗者,更确切地说,它们是仅有的主要推动者。德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工业衰退,特朗普的关税对即将上台的新政府来说可谓是迎头一击。《卫报》更是用“棺材上的又一颗钉子”来宣判德国汽车制造业的命运。擅长表演法国独立自主性的马克龙更是如此。

在特朗普实施关税措施之前,法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欧洲内部统一进行抵抗的呼声。倘若法德处于欧盟之外,那么它们或许就只能如同英日韩那般选择放弃抵抗。然而,凭借着欧盟的规模,它们显然有着一些更为丰富的想法。

灭亡欧洲_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_

然而法德借助欧盟来对抗美国关税,实际上是把法德自身的一部分成本分摊到其他欧盟国家身上。要是法德完全能够绕过欧盟,自行宣布对美国征收关税的话,就不会借助欧盟了。当然,有很多读者可能会提出,欧盟拥有贸易方面的对外权利。但不要忽略,从理论上讲,以《申根协定》为基础的自由边界政策,在主权国家的紧急状态面前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甚至可以更直白地说,法国和德国带头去破坏欧盟的规则,那欧盟又能有什么样的办法呢?

法德分摊成本的行为已引发其他国家的强烈不满。更糟糕的是,法德在推动欧盟对抗美国之际,还试图把成本尽可能地转嫁给对方。例如,因为法国是欧盟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并且大部分葡萄酒销往美国,所以在上个月欧盟针对特朗普钢铝关税的反制清单里,法国总理要求将美国波本威士忌排除在外。比如,德国即将上任的新政府有一个直接通过五千亿欧元来刺激德国国内生产的计划。这个计划让其他欧盟国家非常不满,纷纷大呼德国在欧盟内部搞不公平竞争。

以上事实表明,各国之间存在勾心斗角,欧盟存在官僚主义迷宫,这是欧盟至今未做出明确回应的原因。这本质上是欧盟作为超主权机构所一直面临的问题,而特朗普的关税只是让各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_灭亡欧洲_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

欧盟在经过漫长的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会给出针对美国关税的回应策略。然而,由于其缺乏战略自主能力,所以极大概率会在这场“眨眼游戏”中率先出局。特朗普每次加码,都会促使欧盟内部意见出现分裂,并且会强化欧洲一体化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确切地说,特朗普有诸多办法可以绕过欧盟以及法德,从而分化各个具体国家的意见。

_灭亡欧洲_毁灭欧洲需要多少枚核弹

曾经经常被提及的中欧经济战略合作,我只能讲在理论层面是很充实的,而政治现实却是很残酷的。我相信国内的观察者们能够轻易看出,在疫情尤其是俄乌冲突之后,欧盟在我国经济战略考量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渐降低。并且,即便到了现在,欧盟的主流政治力量从整体上来看,也依然没有太多意愿去加强与我国的经济协作。

欧盟放出的各种声音里,一方面强调了南方市场协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了地中海经济圈。然而,极少提及加强中欧贸易协作这一点。也就是说,这种声音在学术圈之外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力。曾经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走向了终结。

中美发生冲突,欧洲会遭受损失。然而,欧洲人凭借过去多年的历史经验,展现出了在美压力下的选择倾向。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在这场关税战中向美国屈服,我国将成为对抗特朗普关税的关键力量,这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将对中美两国的战略定力进行重大考验。这正是笔者特别强调加强共同体建设和区域内循环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体现了全球经贸格局的重大重构。只有加大内部市场的整合,才能够提升抵御外部剧烈波动的能力。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所带来的虚假的战略合作美梦已经结束。现在,我们迎来的是残酷且痛苦的大国战略竞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