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轸和陈家的旧改地块,其全部安置楼的主体已经封顶。多年来,三滩区片和大郝家一直被地势低洼以及配套贫乏所困扰,如今多栋旧改安置房已经拔地而起。莱山经济开发区的 6 个村居拆迁工作基本结束。凤凰大街、虎山东路等崭新的交通动脉将会把新建好的居住区全面连通……记者从烟台市莱山区住建局得知,今年,莱山区总共计划改造 24 个村居,并且目前已经有 23 个村居开始启动改造。本月中旬截至时,累计签订拆迁协议的户数为 10301 户,协议拆迁面积是 87.5 万平方米。已完成拆迁 8000 户,拆迁面积为 68 万平方米。在已启动改造的村居中,有 12 个村居完成了土地出让且开工建设了安置房,开工面积为 90 万平方米。16 个村居整村拆迁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7 个村居正在进行拆迁。剩余 1 个村居正在进行拆迁的前期准备工作。告别“闹市洼地”三滩3号明年初交付
昨日(30 日)上午,记者抵达莱山区三滩 3 号旧改地块。放眼望去,能看到 11 栋住宅以及 2 栋网点房。这些建筑的地上施工部分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巍峨的楼体高高耸立,仿佛直入云霄。现场有 10 余台塔吊在运作,100 余名施工人员正在全力施工。建材不断被吊装起来,施工车辆不时地进出工地。整个工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去年这个时候,三滩 3 号地块处于刚完成清表的状态,上面覆盖着绿色防尘罩网,是一片空地。今年初,开发单位进场开始进行桩基施工,进展十分迅速,差不多一个月就会有一些小的变化,一个季度就会有较大的变化。莱山区旧改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这些情况。
曾经烟台德尚世家二期,三滩 3 号处于莱山区中心地带的闹市区,是一个“城中村”。每年夏秋汛期,孙家滩和刘家滩地势南高北低,多处危房在遭遇暴雨后,积水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能漫到住户的炕沿上。“城中村”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配套也乏善可陈。周边上海滩、德尚世家等新盘纷纷拔地而起,与市委党校仅一街之隔,位置更加靠近莱山中心区。然而,孙家滩、刘家滩的居民却多年被不利的自然和居住条件所困扰,他们动迁“上楼”的意愿极为强烈。目前,三滩 3 号的 11 栋住宅和 2 栋网点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在明年年底能够交付使用。凤凰大街促多个
旧改地块“连方成片”
从三滩 3 号旧改地块北侧入口的钢便桥上向远处眺望。工地围挡的南端是凤凰大街,它恰好与地块交汇。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凤凰大街的建设,新安装的红绿灯以及划设的标志线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这条交通动脉西起长安路,东至观海路,长 1123 米,宽 44 米。它将充分带动道路周边孙家滩、大庄、大郝家等村居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它还可以进一步打通交通微循环,贯通凤凰大街的东西交通大动脉,完善中心城区的路网结构,方便道路周边群众出行,有效地缓解港城东大街、迎春大街、观海路等道路的交通压力。
沿着刚通车的凤凰大街西段,大郝家旧改地块进展很快。从凤凰大街向北远望,可以看到正在进行楼体施工的工地。该工地计划建设 21 栋楼房,其中 8 栋是安置房。今年 5 月份完成 AB 地块摘牌后,地块迅速进入施工的“快车道”。土地摘牌第一天起,我们便开始了场地平整以及部分土方施工。地块中存在部分楼房为安置房,因此,我们在按工程进度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会保证施工质量与建设品质。我们争取在明年 6 月份让 8 栋安置房封顶,以此确保老百姓能够早日回迁上楼。负责大郝家地块棚改开发的煜炜置业项目负责人如此介绍道。
今年 5 月,烟台市规划局对大郝家小学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进行了核发批前公示。这表明未来大郝家地块将会依山傍湖建成现代化居民区,并且能够方便回迁居民就近安排子女上学,从而为周边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配套设施。远期,大郝家旧改地块的滨湖万丽社区,会与东侧的万光·富园以及北侧的凤凰山庄等楼盘一同,达成“连方成片”的效果。而凤凰大街作为这一崭新居住区的主要干道,其增容和分流的意义将会更加明显地凸显出来。
大郝家棚改项目处在初家街道办事处。初家街道是莱山区中心城区的重点区域。棚改工作推进的速度会对全区的城市形象产生直接影响。今年,区委成立了一个指挥部,其指挥长由副书记担任,副指挥长由七名区级领导担任,负责初家区片的棚改和道路建设工作。指挥部下设五个工作组、一个法纪保障组、一个政策协调组、一个综合保障组。这些组全部脱岗办公,只有在任务完成且人员不撤的情况下才会结束工作。指挥部集合了全区的力量来推动初家街道的棚户区改造。目前,辖区内有宋家庄、午台、庙后、初家、陈家、沟北、松岚、解家等 7 个项目,还有 8 个村居正在加快推进拆迁工作。同时,界牌正在进行拆迁前期的准备工作。此外,西轸、陈家等多个旧改地块已经完成了主体的封顶。
今年 2 月,莱山区西轸旧村改造项目在节后上班第一天就开始复工建设。记者来到现场时,看到地块已开始进行桩基施工。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了,规划总建筑面积 58668 平方米的西轸地块,其 5 栋回迁楼将全部用于异地安置动迁居民。目前,全部回迁楼已经完成封顶,即将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工地入门处的显示牌很醒目,上面罗列着实时气温、风向、PM2.5 以及扬尘等监控指标。预计到明年年底的时候,原西轸的居民就能够全部住进那些明净敞亮的新楼。
莱山区较早启动动迁的地块之一是位于港城东大街北侧的陈家地块,它的进展同样迅速。记者在现场看到,全部安置楼已完成主体封顶。按照规划,陈家旧改被分为 A、B、C、D 四个地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31.71 公顷,可建设用地面积 25.03 公顷。其中 A 地块最小,里面含有文化遗址。整个基地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且西高东低。东至虎山西路,西至规划路,南至永铭路,东北至河道中心线,北至竹林南路。此地块与山海南路、港城东大街相邻,未来会成为莱山中心区的一个全新白领时尚社区。一路向南,经济开发区的多处旧改速度加快了。
莱山经济开发区位于莱山区南部,今年的棚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从莱山区住建局旧改办处得知,该开发区辖区内有 6 个村居,共 3038 户将进行棚户区改造。为加快改造步伐,莱山经济开发区管委成立了棚改工作政策指导组,抽调精干人员对南?、西都、东都、丰田、蒲昌、董家庄这 6 个启动棚改的村居进行相关政策指导。到 10 月中旬烟台德尚世家二期,1 个村居完成了土地出让并开始建设安置房,开工面积为 4.6 万平方米。另外 5 个村居的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拆迁扫尾工作。
董家庄旧改地块,距离村内兴建的居民楼数百米远。该地块已完成清表工作,运输车辆不时进出。今年 8 月,烟台市规划局对董家庄旧改地块规划进行了公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13.15 公顷,其中不含保留居住用地面积约 0.95 公顷。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用地面积约 4.91 公顷。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约 124286 平方米。除建设安置楼外,还将建设相应商业设施。
望着即将旧貌换新颜的地块,居民王先生感慨不已:“没想到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我们村就拆完了。去年我们还在想着什么时候我们村能改造,现在不用攀比人家了,我们也要住楼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