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 4 月 14 日电,记者吕少威报道。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 14 日发布了《2025 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数据报告(一季度)》,此报告简称《报告》。该报告从重点产业、岗位类型以及岗位等不同的维度,对北京市的薪酬水平进行了展开分析。
今年开始,北京市的薪酬季报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与优化。原本有 9 大产业,现在新增了 4 个重点产业。这 4 个重点产业分别是文创/文旅产业、商贸服务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覆盖范围扩大到了 13 个产业领域。这样一来,进一步提升了市场薪酬数据的细化程度和精准度,也能为市场提供更全面、更客观的薪酬参考和依据。
本年度薪酬季报为更好地服务北京市人才高地建设,针对北京产业结构特点,首次增添了不同产业服务型人才和高精尖人才的薪酬水平数据。这样做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数据空白,并且为吸引和留住人才以及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季度,北京市的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在消费领域,持续呈现恢复的态势。北京市的整体薪酬水平也保持着平稳的状态。由于受到政策利好以及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一季度的集成电路产业和智能/高端制造产业的薪酬增速较为显著。其中,集成电路产业的月平均薪酬中位值为 16403 元/月,智能/高端制造产业的月平均薪酬中位值为 13800 元/月。
在产业升级以及人才需求快速变化的这种背景之下,一季度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依然处于领涨的态势,其月平均薪酬的中位值达到了 12967 元每月。高技能人才,也就是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他们“技长薪涨”的现象较为明显,其中高级技师的月平均薪酬中位值是 12767 元每月,技师的月平均薪酬中位值是 11566 元每月,高级工的月平均薪酬中位值是 11241 元每月。
此外,为能及时对行业发展变化以及薪酬走势进行监测。一季度的《报告》增添了“热点直击”这一专题。该专题重点对人工智能这一极为引人瞩目的新兴产业予以关注。深入地分析了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薪酬走势,还有各层级岗位的薪酬以及核心岗位的薪酬。以此来动态地反映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且对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潜力进行了预测。数据表明,“人工智能+”推动各产业升级提速,在此背景下,北京高端技术岗位人才的缺口持续增大。其中,AI 大模型架构师、深度学习研究员、感知算法工程师等热门招聘职位的薪酬中位值都超过了 40000 元/月。
《报告》中的薪酬数据统计口径是以 2025 年一季度各月份税前应发工资总额为依据,这里的工资总额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销售提成以及相关津贴福利待遇等,然后进行算术平均,并且不包含年终奖金、股权激励以及分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