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人民币国际化功能持续增强

admin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张益铭

4 月 23 日,中国人民银行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在发布会现场介绍,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功能在逐步增强,人民币的投融资功能也在逐步增强,人民币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同样在逐步增强,如今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并且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投资货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相关方案,金融监管总局也印发了相关方案,国家外汇局同样印发了相关方案,上海市人民政府也印发了相关方案,这些方案联合起来即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陆磊表示,《行动方案》存在两个核心要点。其一,着重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其二,聚焦于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的便利化程度。

他介绍,首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这项战略是我国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核心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稳步推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积极进行先行先试的工作,从而形成了一批能够被复制、能够被推广的上海经验。

2024 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的总额达到了 29.8 万亿元。这一数额同比增长了 30%。该总额占全国业务总量的 47%。这不仅体现了上海在对标国际规则方面的努力,也是其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同时,这更是中国金融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标志。

第二,当前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的便利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企业有走出去的需求,且这种需求日益迫切。一方面,这样做能更好地分散单一市场的风险,推动产业进行升级,对全球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凭借含金量更高的商品、服务以及技术,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彼此互利共赢。在这个过程里,企业对于金融服务有着需求,这种需求已经不只是单一的融资了,而是需要金融机构能够给出“投融资+风险管理+咨询”这样一体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市场以及产业的特性,来量身定制适合的方案。

陆磊指出,以这两方面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行动方案》将目光聚焦于更好地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它支持各类主体能够以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并且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 18 条重点举措。这些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陆磊称,接下来,中国人民银行将与有关部门协作,促使行动方案的各项举措得以落地并落实。同时,会认真做好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的工作,切实给予企业走出去以支持,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