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3日晚,澳大利亚媒体宣称,总理阿尔巴尼斯带领工党在联邦选举中获胜,阿尔巴尼斯会成为2004年以来澳大利亚首位得以连任的总理。
两个月前,反对党联盟党领导人达顿在民调中领先,如今他失去了议席,他成为了史上首位失去议席的反对党领导人。
有评论指出,工党在过去几个月实现了惊人的逆转,这与加拿大大选的剧情相类似,“特朗普效应”再次出现了。
绝对多数
当天晚间,工党总部响起热烈欢呼,阿尔巴尼斯发表讲话,他怀着深深的谦卑和深刻的责任感宣布胜利,还感谢民众再次给予机会。
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进行了预计,工党会在众议院150个席位中获得超过75席,从而赢得绝对多数。澳媒做出了预测,工党将获得86席。
澳大利亚分析人士表示,工党守住了每一个处于边缘位置的席位,有希望以“压倒性”多数的优势结束此次大选,阿尔巴尼斯将会成为近21年以来首位实现连任的总理,这些情况都有着历史意义。
种种迹象表明,澳大利亚举行了大选,此次大选和上月的加拿大大选极为相似,在“特朗普效应”的影响下,竞选轨迹在最后几周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在过去的三年当中,工党政府于抑制通胀这件事上收获了成效,然而食品价格依旧处于高位,燃料价格同样居高不下,房租价格也是如此 。
反对党利用此事对政府发起攻击,还呼吁选民与执政党保持距离,宣称“要让国家回到正常轨道” 。今年2月时,反对党领导人达顿在民意调查中的支持率处于领先地位 。
3月底,工党政府开启大选,两党都聚焦民众最大关切,即缓解生活成本担忧。工党提出减税、医疗补贴等主张,联盟党承诺降低燃料价格等 。
最近一个多月,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产生了“震动”,在此情况下,民调显示,“应对特朗普”逐渐成为选民重点关注的内容 。
澳大利亚政治专栏作家肖恩·凯利称,特朗普主导了本次选举的轨迹,其引发的全球不确定性让“阿尔巴尼斯的无聊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商品”,这促使选民倾向于立场平和的现任总理,而远离他的保守派对手达顿,达顿的政策和言论与特朗普如出一辙 。
有评论指出,从历史记录来看,阿尔巴尼斯取得了胜利,这一胜利既不同寻常,又在意料之中。
墨尔本拉筹伯大学国际关系教授丽贝卡·斯特拉廷称,澳大利亚政界存在这样一条真理,澳大利亚人常常会给政府第二次机会 。
群龙无首
3日晚,联盟党方面氛围压抑。有评论指出,本次大选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达顿的失败。他丢掉了议员席位,成为联盟党历史上首个失去议席的领导人。联盟党即将面临领导缺失的状况。
达顿稍晚时候承认,他对联盟党的失败“负全部责任”。
外界普遍觉得,这位前警官在竞选接近尾声时犯了一系列错,有令人难堪的失实表述,在关键问题上表现反复无常,还提出了类似于特朗普的、反对多元文化的主张等 。
前政府顾问凯利说,工党的竞选活动向来敏锐,联盟党的竞选活动却很糟糕,事实表明,选民已对冲突感到厌倦。
堪培拉居民马修·史密斯49岁,他表示,达顿在过去几年出现了转变,变得极为民粹主义,他觉得达顿有点像特朗普,还称达顿已使联盟党的自由主义品牌偏离正轨 。
三角关系
工党继续执政,它面对的世界已与三年前截然不同。
有澳大利亚学者表示,阿尔巴尼斯和达顿在竞选期间都竭力避开国际问题,然而澳大利亚新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处理好华盛顿、北京和堪培拉之间的战略三角关系 。
澳大利亚视美国为重要的安全盟友,将中国当作最重要的经济伙伴。自2023年起,阿尔巴尼斯政府着手推动与中国关系的缓和,阿尔巴尼斯成为近年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总理。
如今,澳大利亚所依赖的国际秩序正遭受冲击,新一届政府需要给出恰当回应。它能不能迈着缓慢却稳定的步伐,引领澳大利亚熬过或许会持续很久的全球贸易动荡,延续多边平衡的外交道路,与此同时推行其一系列进步的国内议程。外界都在拭目以待。(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