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多样利弊共存

admin

5月11日,IT之家报道,央视新闻近日对当前流行的隐藏式车门把手进行了详细梳理。这些车门把手采用了按压、触控、感应等多种设计方式,但总体上可以分为杠杆式和电控弹出式两大类。

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

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

杠杆式开门机制主要依据物理杠杆原理运作,操作时只需按压门的一侧,另一侧便会自动抬起;相对地,电控弹出式则依赖电力系统进行控制,车辆在解锁状态下,内部电机会将门把手推出,而在锁车时,电机则会将其拉回。

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

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

面对形形色色的上车方式,众多网友不禁感叹:“打车开门如同开启一个未知的盲盒。”针对这一现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章弘认为,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不仅彰显了汽车的科技感和美感,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汽车的风阻系数和提升续航里程。

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

然而,这种隐藏式车门把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许多用户反映在寒冷天气下,门把手会被冻住,导致无法正常开启车门。同时,专家指出,这种门把手的设计存在强度不够、控制逻辑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操作复杂、易出现故障、甚至可能夹手等风险。特别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或起火等紧急情况时,可能导致电源中断,使得电动外门把手和电动内车门把手失效,从而增加了救援和逃生的难度。同时,当前尚无统一的行业规范进行指导,导致不同厂商的产品在设计上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不同之处。

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

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

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

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实际使用中显现出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现已启动公开征询,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征求意见。展望未来,相关部门将依据《安全技术要求》这一规范,对汽车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标准进行明确。

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__央视盘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专家称相应设计或存潜在逃生风险

广告声明:文章中包含的各类外部链接(涵盖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密码等),旨在提供更多资讯,帮助用户节省筛选时间,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IT之家发布的所有文章均附有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