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起11岁儿童骑行遭遇汽车撞击不幸丧生的悲剧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以上,涉及此事的两个家庭至今仍旧深陷于极度的哀伤之中。截至目前,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司机姜永亮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至于检方是否会对其提起公诉,目前尚无明确结论。据了解,姜永亮是家中的主要支撑,事发前一直通过打工来维持生计,他的妻子不幸患有白血病,父母年事已高,他还抚养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去世男孩的父亲在失去心爱的儿子之余,还因被指责“携带未满12岁的儿童在公路上骑行,未尽到监护责任”“骑行速度过快”等问题而遭受网络暴力。在9月9日至12日期间,红星新闻记者抵达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案发地点,沿着事发路段进行了实地走访,旨在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做更深入的探究。
悲剧:
男孩骑行时摔向对向车道
遭来车碾压后身亡
8月10日,正值南拒马河右堤顶路西侧的庄村举办活动之际,范先生(化姓)携子女前往游玩。在此过程中,他偶遇了同样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同村工友姜永亮。一番交谈后,两人达成共识,约定次日范先生将搭乘姜永亮的车一同返回工地。
第二天清晨五点半左右,姜永亮开着车,带着范先生从村庄启程,沿着南拒马河右侧的堤顶公路,由西向东行进,目的地是位于大约四十公里外的雄安高铁汽车站附近,那儿的工地是他即将开始工作的场所。
行车记录仪记录到,在8月11日的清晨6点12分,姜永亮驾驶车辆,速度保持在每小时50公里。在其行驶方向的前方,有一辆汽车正在行驶;与此同时,他的右侧有一位骑行者;而在相邻的对面车道,则有一支骑行队伍正向他们驶来。
骤然间,骑行队伍中的一名少年不慎跌倒,上半身越过了道路中央的实线,最终躺在了对向的车道中。就在少年倒地的那一刻,姜永亮紧急刹车并减缓了车速,紧接着向右急转,将车停靠在路边,然而不幸的事故仍旧发生了。
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事发地点与南后台村的“骑行小镇”相隔大约五六百米,而与姜永亮所驾驶的车辆驶上堤顶的那条小路则相距大约4公里。
范先生当时正坐在汽车后座刷手机,忽然间车子发出一声“咯噔”,猛地停了下来。他抬头望去,只见一辆自行车从车旁掠过,随即他向姜永亮询问:“发生了什么?”姜永亮回答:“出了点事情。”
范先生与姜永亮一同走出车辆,目睹了一名少年躺在车尾,周围聚集了众多人群。姜永亮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与此同时,范先生也迅速拨打了110报警。
范先生回忆说,事件发生后不久,男孩的父亲匆匆赶到现场。与他同行的男子情绪异常激动,竟将骑行眼镜摔得粉碎,随后他冲上前去,对着姜永亮的后脑勺连扇了几巴掌,紧接着他抓住姜永亮的衣领,强迫他跪下向孩子赔礼。
王先生(化姓),这位经常在此路段进行骑行锻炼的人,向记者透露,他在骑行过程中,偶尔会遇到一群男孩。在他看来,这群男孩中的那个孩子特别招人喜爱,且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
事发不久,王先生抵达了事故现场,目睹了一群人聚集在那里。他清楚记得,男孩的父亲绝望地跪倒在地,而司机则焦急地拨打着电话。不久后,救护车赶到,男孩的父亲带着孩子一同上了救护车……然而,不幸的是,男孩最终离开了人世。
河北容城县公安局发布的拘留通知中提到,事发当日,姜永亮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同时,逮捕通知亦显示,在容城县人民检察院的批准下,8月25日晚23时,容城县公安局对姜永亮实施了逮捕措施。
相关逮捕通知书
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进行了调解工作。姜永亮的家属筹集了二十万元,意图对逝者家属进行赔偿。然而,这笔钱最终还是被退还。他们表示:“我们至今未能与逝者家属见面,渴望有机会亲自道歉,并竭尽全力进行赔偿。”
困扰:
被质疑监护不力
去世男孩父亲遭网暴
姜永亮学历仅限于小学,自与孙女士结为连理,他们共同养育了两个年幼的孩子。近些年,姜永亮与几位工友携手,跟随工头在村庄附近的县城四处奔波,承接各类工作,主要从事水暖和电焊业务。
2016年,孙女士不幸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自那时起,她的身体状况变得十分虚弱,不得不待在家中静养,仅能完成一些基础的家务活。
姜永亮在工友们的心目中,言辞不多,却性格朴实厚道,对待同工友间的交往总是坦率且慷慨。自从妻子患病以来,他的工作态度变得更加刻苦,经常自愿加班。大家都有印象,他曾在一个月内完成了相当于42天的工作量。
去年八月,河北省遭受了暴雨袭击,姜永亮的家不幸被洪水侵袭,房屋出现裂缝。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们齐心协力筹集资金,重新建造了一座新居。到了年底,为了更便捷地上下班,姜永亮在家人支持下,毅然决然地贷款购置了一辆汽车。自从有了车,他经常载着工友们穿梭于村庄与工地之间,而那些搭车的工友们也时常听到他谈论起,偿还车贷的压力确实不小。
事发之后,范先生曾多次前往姜永亮家中进行慰问。孙女士眼含泪水,与他交谈,提及他们凑钱修建了新房,原本以为生活将有所改善,却未料到意外发生。她孤身一人,身患疾病,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抚养年幼的孩子,面对困境,不知如何是好。
记者留意到,已故男孩的父亲李某在抖音的个人简介上标注了“某某小队”,并且经常发布他和朋友们骑行的视频内容。
事故发生后,部分网友认为李某不该让年幼的孩子在公路上骑行自行车,骑行速度过快,其监护责任未能得到充分履行……随之而来的是,李某在抖音的评论区遭遇了大量的侮辱性言论。紧接着,该账号被注销处理。
9月12日,记者在高碑店马营乡的一个村庄找到了这名男孩的家属。当时,他们正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家属们表示,孩子的离世以及网络暴力,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然而,他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去应对网络上的各种争议,也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或公开发表言论。他们坚信,“真相终究会水落石出”,并选择相信法律的力量。
同村村民透露,李某夫妇在邻近的村庄从事箱包贸易,他们平时很少回家,只有在重要的节日里才会归乡。大约在2021年,这个男孩开始学习骑自行车。近期,李某不惜花费上万元,为儿子购置了一辆公路自行车,此举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南风窗报道指出,李某曾提及,他骑车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减重。一位骑友回忆说,李某大约40岁,他的儿子当时11岁。他们父子俩是从东马营乡出发的,若非意外发生,他们本计划骑行至沟市村最北端,然后再沿原路返回。
9月12日,沟市村附近,一条通往堤顶路的小路口已被土堆封堵
探访:
事发道路尚未交付
沿途小路已经设置路障
该路段的特性成为了争议的核心之一,众多村民向记者透露,该道路已建成多时,尽管尚未正式开放通行,但路面状况良好,通行顺畅。
9月20日,雄安新区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该事故发生路段尚未完成交付,至于具体的完工日期,他目前并不清楚。目前,该路段已被临时封闭,禁止车辆通行。
数位村民以及骑行爱好者向记者透露,这条道路的性质与功能令他们感到颇感困惑。
一些村民觉得,这条道路横跨两个县域,比堤坝下的道路更为宽敞平直,沿途经过众多村庄,使得沿线居民驾车沿堤顶路前往邻近县城工作变得既节省时间又便利。然而,一些骑行爱好者却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道路两端安装了障碍物,且路面两侧的标线采用圆点虚线,与某些景区的道路相似,这表明该道路是供居民休闲骑行的,因此不应允许机动车驶入。
一个月后,在9月10日和12日,记者实地考察发现,事故发生地的道路西端起点坐落在两个县的分界线上,靠近沟市村,而东边则延伸至白沟镇。在道路的中央,京雄高速的东侧,薛庄村附近,一排障碍物将堤顶路拦腰截断。该路段的西端起点被水泥制成的障碍物严密封闭,而在障碍物的东侧,道路中央划有白色实线,而道路两侧则是白色的圆形虚线。
堤顶道路宽阔平坦,两旁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小径,它们分别通向堤坝下方的道路、沿线的村落以及雄安县郊野公园。
然而,目前堤顶路上的小道几乎被泥土堆积或水泥障碍物所封闭,路口两侧的树木上悬挂着“封闭区域,严禁进入”以及“限速15公里每小时”的警示牌,而在某些区域,则可见“解除限速15公里每小时”的标识。
道路旁“限速15km/h”和“解除限速15km/h”的标志
孙女士在9月3日的帖文中提到,当天事件发生时,姜永亮先是注意到了“限速15公里每小时”的标识,随后行驶了大约300米,又看到了“解除限速15公里每小时”的指示牌。
记者获得的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在2022年6月,一辆汽车沿着沟市村周边的乡间小道驶上了南拒马河的右侧堤路。当时,小路交叉口并未设置土堆或路障,路口的树上也未悬挂“封闭路段 禁止入内”或“限速15km/h”的警示标志。此外,通过网络视频可以发现,在今年事件发生之前,已有多辆机动车在南拒马河堤顶路上行驶。
周边的村民表示,以前堤顶路上的车辆能够正常行驶,村民们也能沿着小道走上堤顶。近些年,该路段开始动工修建,部分村民以为是在对道路进行翻新。大约在2023年前后,附近的居民们陆续发现这段路恢复了通行能力,于是纷纷选择从这里通行。
官方:
仍在补充侦查
正与双方家属沟通
以京雄高速公路为分界线,堤顶路东侧坐落着形态各异的玩具制造厂和箱包生产企业。众多村民向记者透露,位于道路西侧的村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或外出寻求工作机会。东侧的村庄毗邻以生产箱包而著称的白沟镇,其经济状况相对较为优越。近年来,随着“骑行热潮”的兴起,参与骑行锻炼的人群也日渐增多。
河北日报讯,2020年3月,南拒马河(二期)生态景观提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设计阶段正式拉开帷幕。该工程西端始于容城与定兴的接壤地带,东端延伸至白沟引河,全长大约19公里。
工程描述中提及的起始点与事故发生地的路段基本一致,因此,不少当地居民推测,南拒马河右堤顶路的施工工程很可能是整个项目的一部分。
王先生是位于堤顶路东侧村庄的居民,他反映,村庄内的道路尘土飞扬,车辆穿梭,骑行体验不佳。随后,骑友们注意到南拒马河右侧的堤顶路既宽阔又平坦,尽管偶尔有车辆通行,但大家普遍认为这条路骑行更为安全舒适,因此纷纷选择前往那里骑行。
贾光乡人民政府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指出,在今年的5月16日,该地区曾成功举办了骑行文化节活动。文中附带的图片清晰地展示了骑行路线,正是本次事件发生的南拒马河右堤顶路。
除此之外,位于该路段西侧的南后台村已经成功打造了一个“骑行小镇”。在9月10日记者实地考察时,发现“骑行小镇”门可罗雀,餐饮店和娱乐设施均处于停业状态,通往南后台村的路口被泥土堆和水泥柱严密封闭。等到9月12日记者第二次造访时,发现“骑行小镇”的路牌已经消失无踪。
通往南后台村的小路口 分别摄于9月10日和9月12日
“骑行小镇”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春节过后,“小镇”已展现出初步的规模。进入五月,随着骑行节的举办,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配套设施也日渐完善。然而,事件发生后,游客数量急剧减少,那条路上的自行车和汽车也明显减少。
王先生回忆说,去年八月的那场暴雨,造成了堤顶路上部分设施遭受损害。而到了今年五六月间,路面已经得到了修复。此外,位于道路东端薛庄村附近的围挡路障,也曾在一段时间内不复存在。
8月13日,红星新闻尝试联系了当地多个部门,就事发路段是否允许机动车行驶一事进行咨询,但未能得到明确答复;8月14日,记者通过拨打当地12345热线寻求帮助,并在第二天收到了道路管理责任单位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回复,告知该路段目前暂时不允许车辆通行,建议绕道行驶。
9月20日,雄安新区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该道路是由雄安集团生态公司负责修建,承建单位为中铁十八局集团。至于道路建成后的具体用途,他尚不清楚。不过,目前该路段已经设置了禁止通行的标志。关于骑行男孩不幸遇难的事件,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同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正积极与双方家属进行沟通,努力安抚他们的情绪,期望能够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周兆成,姜永亮的辩护律师,表达了对男孩不幸去世的深切哀悼。“在我与姜永亮在容城县看守所会面时,他反复强调,不管怎样,对于孩子的意外离世,他感到极度悲痛。案件发生后,孩子的家属强迫他下跪,他对此也能感同身受。”周兆成表示,男孩的父亲不幸遭遇了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这种痛苦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我们应当给予他同情,而不是进行指责和恶语相向。同时,他呼吁大家停止对男孩父亲的网络暴力行为。
周兆成同时强调,事故发生时,孩子朝向对面车道坠落,道路右侧还有骑行者,而孩子摔倒的位置与骑行者极为接近,这极大地限制了司机的避让空间。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这起悲剧。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因素,都对最终的死亡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是否可以认定司机的行为与小孩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相当因果关系”,这一点值得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