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丨
NO.1 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落幕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的首场测试赛,也就是我国首次举办的机器人足球3V3人工智能比赛,于6月28日圆满结束。在小组预选赛和半决赛的激烈竞争中,清华火神队最终以5比3的比分赢得了冠军,中国农业大学的山海队则荣获亚军。而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Power智能队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Blaze光炽队则并列季军。
据了解,这场赛事作为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场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首次举办的机器人足球3V3人工智能比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参赛的机器人球员不再依赖遥控器的操控,而是完全通过AI技术自主完成比赛,这使得本次比赛在某种程度上更贴近于人类足球赛事。
评论指出:目前,机器人足球选手的技艺尚处于五岁孩童的水准,勉强能独立完成某些足球技巧。若要让机器人足球比赛更贴近人类足球比赛,我们还需在软件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小米汽车对于YU7赛道测试中刹车片发生起火事件作出回应:该起火是由于在未进行散热圈极端条件下的直接停车操作所导致。
针对小米YU7在赛道测试中刹车片起火的事件,小米汽车在6月28日晚的最新一期网友问答环节中作出回应。视频中显示,小米YU7 Max在天津V1赛车场完成了“一次热身圈加一次空跑圈”的训练后,在未进行散热处理的极端条件下立即停车。由于高温作用,制动片中的有机物材料引发了火灾。然而,制动系统并未出现制动失效等故障,整体运行状态良好,使用上没有问题。此外,在测试过程中,该车辆并未启用小米YU7 Max大师版所提供的“能量回收强化”这一特定功能。
评价指出,电动高性能车型在极端环境如赛道等场合的物理表现(比如制动系统的热负荷)需要提供更明确的用户指导,以防操作失误。小米方面表示,此次事件凸显了极端工况下材料的特性,尽管这不构成日常使用中的安全隐患,但对企业来说仍是一个警示。在推广高性能驾驶体验的同时,相应的用户培训和工况解释也需同步加强。
马斯克宣布,脑机接口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实验对象已扩展至7名参与者,未来他们有望实现对人形机器人的操控。
6月27日,位于当地时间的这一天,马斯克的子公司Neuralink公布了一部时长为一小时的影片,影片中详细介绍了他们近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产品规划。据悉,Neuralink目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共有7位,其中包括4位脊髓受损的病患以及3位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患者。这些参与者频繁操作相关设备,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平均每周投入的时间大约是50小时,而在某些时段,使用时长甚至超过了100小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脊髓受损的受试者Alex计划进一步与特斯拉研发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机械臂相连,以便执行更为复杂的任务。马斯克指出,未来,借助Neuralink技术,人类或许能够实现对Optimus身体的完全操控。
点评:脑机接口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正引领人类跨越生理界限,步入“意识驾驭物质世界”的新纪元。然而,这一技术飞跃也带来了诸多深层次的挑战,如神经数据的隐私防护、意识的自主性边界,以及增强技术的社会公平性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全球性的监管框架来加以解决。在享受技术带来的奇迹之际,我们亦需为“人机共存”的时代奠定伦理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