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现代外交:东盟、海合会与中国三方协同意义重大

admin

东盟合作模式_东盟区域合作协议_

_东盟区域合作协议_东盟合作模式

国际在线独家报道:在6月29日,欧洲的《现代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题目为《三方协作:东盟、海合会与中国共同塑造全球合作新格局》。文章基于不久前成功落幕的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强调东盟、海合会与中国之间的三方协作对于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增进全球南方国家的繁荣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同时指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领导角色。

_东盟合作模式_东盟区域合作协议

东盟合作模式_东盟区域合作协议_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文章截图

东盟合作模式__东盟区域合作协议

文章指出,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的圆满举行,成为国际外交领域的一大亮点,为东南亚、阿拉伯海湾区域以及我国之间崭露头角的三边协作确立了坚实的框架。这三个地区均拥有雄厚的经济力量、战略地位,并怀揣着基于相互尊重和务实合作的多边协作愿景。此次峰会不仅象征着三方伙伴关系的进一步稳固,更预示着三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增强的背景下,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以及与海合会的互动,其在国际贸易、经济领域以及地缘政治层面的作用和影响力正变得更加显著。

文章指出,此次峰会将东盟、海合会与中国紧密团结,旨在将三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并迈向制度化的新阶段。在过去十年里,中国与东盟、海合会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外交等多个领域保持着频繁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东盟国家与海合会成员国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特别是在贸易和能源两个关键领域。各方均着重于寻求实际成效,力促经济融合,深化互联互通,并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粮食安全以及人文交流等领域深化协作。这种涉及全球经济总量约四分之一、服务超过21亿人口市场的三方合作模式,有望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重大影响。

东盟区域合作协议__东盟合作模式

文章指出,这一合作框架不仅拥有明显的战略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东盟、中国与海合会之间的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共同发展目标和务实合作精神为基础的独特形式;其次,这种模式能够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东盟的多边协商机制,海合会的金融资本,以及中国的工业规模和投资实力,这三者相互结合,与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合作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构建制度化的合作框架能够有效应对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从而确保三国经济合作能够高效运作。尽管如此,三国间的合作仍难以完全避免国际冲突和区域动荡带来的不利后果;例如,一些东盟成员国遭受了美国关税政策的严重打击,东盟内部贸易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同时,海合会成员国和中国也都在经历着经济结构的转型难题。

文章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在三国合作框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文中提到,中国充分展现了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坚决主张以多边主义和国际规则为基石的合作方式,这与美国政府所倡导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立场形成了强烈反差。由此,东盟、中国与海合会之间的合作愿景不仅致力于实现经济目标,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中的领导地位。

东盟合作模式__东盟区域合作协议

文章结尾着重指出,2025年东盟、中国以及海合会峰会召开,可能标志着全球外交新时代的起始。这一三方合作模式,与以往以西方为中心的联盟相异,它以经济上的相互补充、区域间的相互依赖以及对多极化平衡的共同愿景为基础,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国际合作,并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作出关键性的贡献。(胡晓薇)